APP下载

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分析
——基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视角

2017-04-13□谢

山西农经 2017年17期
关键词:信贷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谢 睿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30)

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分析
——基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视角

□谢 睿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30)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得到迅速发展,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融资难”却成为长期困扰着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问题之一,该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实务界关注的共同难题。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改革具体措施》的文件,提到要不断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促进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加大对农村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发放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融资渠道。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具有地方小银行优势的特点,因此中小企业更易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农村合作金融

放眼全球,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小企业都扮演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它既解决了大量适龄人员的就业问题,也带来了地方经济的快递增长。而与之快速发展不相称的是,我国大多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后期成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政策要求比较严苛,贷款发放量极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长期存在,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壮大发展绊脚石之一。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在的意义就是:“发展农业生产经济,带动农民快速摆脱贫困,发家致富”。中小企业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必须充分重视中小企业的信贷发放业务,扶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得到了发展,利润持续增长,也会反过来带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必然要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其信贷服务功能,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信贷循环模式,这样一来既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又能实现为社会服务和自身盈利的双重目的。

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分析

国外学者Stein在2002年的研究中表明:规模较大银行在获取大中型企业贷款时会取得“硬信息”上的比较优势;相反的是,中小银行在收集“关系型贷款”时对难以量化的“软信息”处理上有天然优势。Weston和Straha在收集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了一个观点:中小企业贷款数量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样,Berger和Udell等人在1995年提出“小银行优势”的假说理论,他们认为国有大银行由于其资产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层级过多,因此代理成本就会偏高,这样就会导致绝大多数规模较大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而小银行就不同了,它们组织机构简单,地方分支少,业务流程单一,从而交易成本较低,可利用天然的地缘性优势就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因此,他们认为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业务简单,经营活动的透明度较差,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经营方式的多种多样性,生产的不确定因素过多,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大银行往往更加偏好于向大企业贷款,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

我国学者林毅夫等人在2001的文献中提出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贷款服务时,由于其效率不一致,会带来成本不一致的现象,换言之就是大型规模的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大企业发放贷款,而非是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可贷款的途径只能通过地方小银行了。

下面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有:其一,交易成本高。因为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会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企业的规模性——企业贷款规模越大,其交易单位成本就会越低。但是,中小企业信贷与大企业相比往往不具有规模效应,因此会造成贷款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这就会使中小企业陷于“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其次,“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时代背景下,大中型银行信贷市场会出现信贷配给制度,也就是说即按照所给出的先决条件,需求方的贷款量会多于提供方配给的资金量。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其受到的规模大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更为巨大。究其原因是:与大企业相比,由于中小企业产权人的声誉较低,其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放贷时,它们的融资成本高。其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中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风险高、持续时间短,退出市场的概率高的多个特征,以上几个方面从客观上说都增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和压力。

2 农村合作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分析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当地金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和四大国有银行及后期发展起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服务地方多年,其业务范围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性小银行”。根据“小银行优势”假说理论分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更倾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相比于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较易解决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地方中小企业难以获取大型规模银行贷款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它阻碍了资源有效快速地分配到需要资金的企业中。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出现恰好能有效解决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虽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收集和处理外部信息上相比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较低,但因其地缘性的优势,可以享有充分的“软信息”,且这些“软信息”在结构单一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能很容易传递开来,从而可以有效地克服了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矛盾。

其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时的交易成本低。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往往受利益驱动,倾向于面向大企业的进行信贷业务,希望攫取更多利润,从而降低了对数量多、情况复杂的地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和热情。即使一些后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想要打开农村金融市场领域这扇大门,由于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经营范围不熟悉,尚处于摸索探究阶段,因而回面临较高的市场进入成本和开拓成本。相较而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织结构单一,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强、做出决策迅速、办事效率高等各种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大大降低各项金融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更适合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综上分析,我们可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于其组织结构相对简单,与中小企业联系较为紧密,地缘性优势强,更容易于克服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中小企业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更加便利。所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拥有地方性小银行优势的特点。

3 阻碍农村合作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自身因素分析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脱胎于为出现于上世纪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农村信用社一直存在于地方,并且只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少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这样的背景导致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诸多不足。

长期以来,政府行为及意识对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摆脱当地政府的主导干预,没有独立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比较依赖于当地政府,而当地政府对贷款企业评估和考证不完善,发放贷款随意性较强,造成日后贷款本息难以收回的局面。长此以往,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亏损连年加剧。总结起来就是:地方信用社运用资金结构不合理,造成资金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出现利率倒挂现象。这些原因都阻碍了农村合作金融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

4 农村合作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建议

根据前述分析,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根据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特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继续深化改革,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完善贷款方法,以便未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模式,以提高为中小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

(3)中小企业应不断健全自身的信用形象,增强企业综合能力,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增强资信等级与管理水平,以提高外源资金获取能力。

[1]Berger A.N.&Udell,GE,Universal banking and the Futur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The Whart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enter,April,1995,Working Paper,:95-97.

[2]Stein,J.C.,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Capital Allocation:Decentralized vs.Hierarchical Firms.Journal of Finance,2002,(57):1891-1921.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4]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6)32-37.

[5]陈天阁,方兆本.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银企规模匹配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149-154.

[6]史建平.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7]熊艳,谢艳,张同建.国有商业银行信息能力培育与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74-75.

[8]程惠霞.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作用的计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004(6):39-43,57.

[9]周月书.农村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基于江苏县域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43-50.

1004-7026(2017)17-0092-02

F832.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7.058

谢睿(1984-),女,江苏扬州人,研究生,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

猜你喜欢

信贷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