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 融 生 卒 年 新 考

2017-04-13

关键词:翰林

艾 炬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吴融为唐末著名文人,官居翰林学士承旨,《新唐书》《唐才子传》有其传,《全唐诗》收录其诗297首,《四库全书·集部》收其诗集《唐英歌诗》3卷。历代诗论家对吴融的诗作多有称道。宋刘克庄《后村诗话》称:“吴子华诗五言合作绝少,七言佳者不减致光。”[1]214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说:“吴融、韩偓同时,慨叹兵戈之间,诗律精切,皆善用事。”[2]1367明许学夷称:“吴融七言律‘太行和雪’一篇,气格在初、盛唐之间。”[3]301清翁方纲云:“吴融《李周弹筝歌》起句:‘古人之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此起法,已开元人门径。”[4]162吴融作为晚唐诗人的杰出代表,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吴融多有研究,但囿于遗留的生平资料较少,关于其生卒时间的考证,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结论。

吴融之生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柏俊才先生在《吴融年谱》中考证的会昌六年(846年);[5]22—24二是台湾胡雅岚女士在《吴融生平及其诗作研究》中提出的大中四年(850年);[6]20三是竺岳兵先生在《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中转引《源一堂吴氏总谱》记载的大中八年(854年)。[7]129吴融之卒年,岑仲勉先生曾根据有关史料推测为天复三年(903年),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赞同这一说法,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采纳这一说法,此后,有关吴融的研究著述均采用此说,一时几成定论。

吴融是唐末文坛和政局的参与者、见证者,对其生平及创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政治史价值。如果能考辨清楚吴融的生卒时间,不仅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其诗文作品,而且有利于我们对唐末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判断。笔者通过梳理相关家谱资料、史籍记载以及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吴融生于大中四年(850年)一说最为可信,而卒于天复三年(903年)之说明显有误,吴融卒年当在唐亡以后。现撰文试述之,以求教于方家。

一、吴融当生于850年补说

吴融生于何年,正史没有记载,现存诗文中也无确凿证据。据《新唐书》吴融本传及《登科记考》所载,吴融于龙纪元年(889年)春登第,同时及第的还有韩偓等人。胡雅岚女士根据吴融《祝风三十二韵》及韩偓《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肯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中相关记述,参以及第时间,得出吴融约生于大中四年(850年)的结论。鉴于《祝风三十二韵》是诸多学者研究吴融生平的重要依据,在此先将原诗中涉及到生平的后半部分抄录如下:

余仍轗轲者,进趋年二纪。秋不安一食,春不闲一晷。肠回为多别,骨瘦因积毁。咳唾莫逢人,揶揄空睹鬼。中又值干戈,遑遑常转徙。故隐茅山西,今来笠泽涘。荒者不复寻,葺者还有以。将正陶令巾,又盖姜肱被。不敢务有馀,有馀必骄鄙。所期免假匄,假匄多惭耻。骄鄙既不生,惭耻更能弭。自可致逍遥,无妨阅经史。吁余将四十,满望只如此。干泽尚多难,学稼兹复尔。穷达虽系命,祸福生所履。天不饥死余,飘风当自止。[8]7871—7872

胡雅岚女士从诗中“干泽尚多难”之句推断,此诗作于及第之前;从“进趋年二纪”、“吁余将四十”等句推断,吴融参加科考屡试不第达“二纪”(二十四年)之久,作此诗时年近四十岁,当是三十八九岁;又据韩偓诗中“二纪计偕劳笔研,一朝宣入掌丝纶”之句推断,吴融在困于举场二十四年后不久即登第。由此,胡女士认为,吴融此诗当作于文德元年(888年),上推三十九年,即吴融约生于大中四年(850年)。

在这一推论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确定《祝风三十二韵》的创作时间。胡雅岚女士对《祝风三十二韵》的创作年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首先,诗中所言“茅山”,在润州延陵县,吴融曾隐居于其西;其次,光启三年(887年),杭州刺史钱镠攻常州,又命阮结攻润州,此后,常润二州兵祸连年,诗中所言“干戈”应当指此;再次,“笠泽”即松江,由“今来笠泽涘”、“是时立秋后”等句可以推知,吴融当时已自武康回到长洲。故该诗最有可能的写作时间为光启三年(887年)之后,龙纪元年(889年)及第之前,即文德元年(888年)。这一推论基本符合诗文所记内容,当是比较接近事实。而且,细细揣摩整首诗作,作者似有退出科场、归耕田园之意,故有理由认为,吴融创作该诗之后不久即进士及第,否则,他可能会因屡次下第而放弃了科举,这样也就无后来及第之事。

柏俊才先生将吴融生年定为会昌六年(846年),其主要依据也是《祝风三十二韵》,但其论述的核心问题是吴融始置田产于长洲的时间。据其考证,吴融在长洲置田产的时间约为乾符元年(874年),而《祝风三十二韵》诗题下作者自注说“有田在吴将十祀”,又由“吁余将四十”可知,作此诗时年近四十,故吴融始置田产于长洲时近三十岁。若以二十九立论,则吴融当生于会昌六年(846年)。随后,柏先生又根据这一出生时间,将《祝风三十二韵》的创作时间定为中和四年(884年)。

细考柏先生的整个推论过程,似有一些矛盾之处。其一,如果吴融生于会昌六年(846年),则其及第时已困于考场二十九年。这不仅与韩偓诗中提到的吴融蹭蹬科场二十四年后及第不相符合,而且也与《祝风三十二韵》中欲归隐田园的诗意不符。其二,据柏先生考证,吴融于咸通十年至咸通十三年(869—872年)宦游长洲。在此期间作有《寄殿院高侍御》一诗,其中写道:“黄梅细雨幂长洲,柳密花疏水漫流。钓艇正寻逋客去,锦衣方结少年游。”[8]7859—7860古代男子二十岁为弱冠,需要举行冠礼,以示成年。如果将吴融的生年定为会昌六年(846年),此时他已经是成年人,二十四五岁了,按照古人的婚育观念,应该已经结婚生子。况且,唐代法令对男女婚嫁有明文规定,唐太宗时期颁布诏令:“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9]1527唐玄宗时期再次颁布诏令:“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9]1529一个早已到了结婚生子年龄的人似乎不大可能称自己为“少年”。因此,吴融生于会昌六年(846年)于情理不通。而如果他出生于大中四年(850年),则此时他正好处于弱冠前后,与“锦衣方结少年游”的诗句非常契合。

另外,关于家谱所载吴融生于唐大中八年(854年)的说法,因竺岳兵先生在转引《源一堂吴氏总谱》的记载时并未提到家谱所依何据,而该家谱又不易得见,故难以详考。若照此说法,则吴融及第时三十五岁,这似与其诗作中近四十岁尚未及第的自述相违。对比分析以上三种说法,吴融生于唐大中四年(850年)一说较为合情合理,可能性最大。

二、吴融卒于907年以后新考

《新唐书》吴融本传云:“龙纪初,及进士第……久之,召为左补阙,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官。”[10]1480唐末“凤翔劫迁”在天复年间(901—903年)。天复元年,昭宗为关中强藩李茂贞等所迫,迁驾凤翔,天复三年二月,朱温迎昭宗还朝长安,时任翰林学士承旨的韩偓因忤怒朱温,被贬为濮州司马。吴融当在昭宗还朝、韩偓被贬以后充任翰林承旨。关于吴融卒年,岑仲勉先生考证说:“融卒于何年,虽乏明文,但据《旧唐书》一七九《柳璨传》,璨天祐元年正月十日命相时,充承旨者已是张文蔚,则文蔚殆于天复三年加充。换言之,即融以天复三年(903)卒官也。”[11]482此后的研究者均从此说。

笔者通过检阅吴融现存诗作发现,其部分作品明确提到“昭宗东迁”之事。例如《题湖城县西道中槐树》:“零落欹斜此路中,盛时曾识太平风。晓迷天仗归春苑,暮送鸾旗指洛宫。一自烟尘生蓟北,更无消息幸关东。而今只有孤根在,鸟啄虫穿没乱蓬。”[8]7892其中“暮送鸾旗指洛宫”即指昭宗车驾东迁洛阳一事。又如《登途怀友人》:“日落野原秀,雨馀云物闲。清时正愁绝,高处正跻攀。京洛遥天外,江河战鼓间。孤怀欲谁寄,应望塞鸿还。”[8]7881其中“京洛遥天外”显然也是指唐室由长安迁都到了洛阳。据《新唐书》本纪第十载:“天祐元年……朱全忠杀太子少傅崔胤及京兆尹郑元规、威远军使陈班。戊午,全忠迁唐都于洛阳。”[10]98《旧五代史》卷二(梁书)太祖纪第二载:“(天祐元年)闰月丁酉,昭宗发自陕都……甲辰,车驾至洛都,帝与宰相百官导驾入宫。”[12]19由此可知,昭宗迁都洛阳的时间为天祐元年(904年),故吴融的这两首诗作不可能早于是年。也就是说,吴融的卒年不可能早于天祐元年(904年)。

除了上述诗文,笔者新近还发现了一篇吴融作于唐天祐二年(905年)的佚文。在《中国家谱资料选编》序跋卷上册中,有一篇署名“吴融”的谱序,标题为《翁氏族谱旧序》,原载清翁大贵重辑《[江苏吴县]洞庭东山翁氏世谱》。此序《全唐文》《全唐文补遗》均不见录,当是吴融之佚文。为便于读者核查,兹全文转载如下:

今大丞相翁公,以检校太子太傅致仕归,蒐辑其家史,勒为一编,出示予曰:“吾先本周室故封,原城翁山,逮秦灭汉兴,太子家令以儒道仕于朝, 所谓师谷梁而友黄公,是为远祖也。至南齐工曹尚书讳邵,徙居睦州。孙国子祭酒兼侍中珞,丁隋末之乱,萧铣兵起,睦焚劫,乡井悉为丘墟。于是与右仆射孔范、端明学士余献中、中丞张衡本,挈妻子窜四明之太平山。孔居山西墺,张居山南,余居桐湖,而祭酒公居金川乡,今之慈溪界也。自祭酒迄今为十叶,支序流衍,居各异地。而考其世系,稽其爵里,犁然俱载。等而上之,以至于远祖,其世系爵里,可考而知也。子其为我序之。”予受而卒业,临帙而感焉。翁为天子之苗裔,公卿之子孙,衣冠蝉联,近世罕有比。朝散大夫国子司业承训公、太傅江南东道采访使谥文敏承绪公暨丞相晋国公承赞公,相继登科第,名闻天下,目曰翁氏三虎。蓋其德被生民,功在简册,既崇显于前人矣。相国乃撰家史,垂休方来,又非显荣之不朽者乎!夫家犹国也。国史,所以昭治乱兴亡之变,示君子小人之分。家史,所以明尊卑亲疏之别,述言行政事之详。其为事至钜,而其道至远也。后之谱翁氏而秉笔者,可不致其敬谨哉!唐天祐二年乙丑八月既望,翰林学士承旨吴融书。[13]18

笔者初步考证,该序是吴融应同僚翁承赞之邀而写。关于翁承赞其人,《十国春秋》卷九五载:“承赞举唐乾宁三年进士,擢宏词科,任京兆府参军,累官右拾遗、户部员外郎。天祐元年受诏,册封太祖为琅琊王,赐金紫……”[14]1376《唐诗纪事》云:“承赞,字文尧,闽人。唐末为谏议大夫……”[15]1717宋代胡沂在《翁彦国行状》中称:“(承赞)历官乾宁、光化、天复、天祐间,为开府仪同三司、右丞相、检校太子少师致仕,晋忠献公。”[13]7翁承赞官居右丞相,受诏入闽册封王审知(琅琊王),当是朝廷重臣,吴融为翰林学士承旨,同样身居要职,而且二人在昭宗朝均有谏官和户部的任职经历。据此可知,两人为同僚,彼此非常熟悉。又因为吴融善制诰属文,故翁承赞向其求序。

另外,关于翁承赞“致仕归”一事亦可考知。翁承赞天祐元年(904年)赴闽册封王审知,在还朝途中,作《奉使封闽王归京洛》云:“泥缄紫诰御恩光,信马嘶风出洛阳。此去愿言归梓里,预凭魂梦展维桑。客程回首瞻文陛,驿路乘轺忆故乡。指日还家堪自重,恩荣昼锦贺封王。”[8]8089诗中表达了辞官还乡之意。天祐二年(905年)时,昭宗已被弑,朱温缢杀王子,罢免朝臣,制造了“白马驿之祸”,唐朝名存实亡,翁承赞或许于此时辞官,准备回闽隐居,故吴融在序文开头称其“以检校太子太傅致仕归”。至于翁承赞后来归梁,又入闽为相,则另当别论。

这篇序文所言人物事迹符合史实,落款中撰写时间、撰写人官职、撰写人姓名一应俱全,为吴融所撰无疑,且年号与干支吻合,时间上亦无讹误。这可谓是吴融天祐二年(905年)依然健在的铁证。

既然证明了吴融并非卒于唐天复三年(903年),那么他到底卒于何年?以下几则材料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一载:“融诗音节谐雅,犹有中唐之遗风,较偓为稍胜焉。在天祐诸诗人中,闲远不及司空图,沉挚不及罗隐,繁富不及皮日休,奇辟不及周朴。然其余作者,实罕与雁行。”[16]1302这里将吴融归为天祐诗人,说明其天祐年间仍然在进行诗歌创作。

清代李调元《雨村诗话》卷下云:“晚唐人品最高洁,以司空图为第一,唐室凌夷,不食而卒。忠烈之义,千载如生。吴融亦不事异姓,大义凛然,故余编《全五代诗》,以二公以上为断不采入也。”[17]1532唐亡于天祐四年(907年),也即朱温代唐自立的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李调元为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诗人,历任翰林编修、广东学政等职。此人出生于书香世家,记忆力过人,凡经眼书籍大多过目不忘,家里藏书达10多万卷,于经史百家、稗官野史无所不览。鉴于李调元的学识、阅历,其所言吴融“不事异姓、大义凛然”之事,当有所依据。由此看来,吴融至少活到了唐朝灭亡,甚至活到了五代时期。

清代王士俊等所编《河南通志》卷六十九《流寓》中记载:“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力学富词调,昭宗龙纪初登进士。仕终翰林承旨。卜居阌乡皇天原北,后卒,葬于营门右,融有卜居诗。”[18]538,333又有《叠石吴氏宗谱》《南明吴氏宗谱》记载吴融晚年“爰卜剡东叠石而居焉,卒,御葬于会稽汤浦之原”[7]129。尽管方志与家谱在记载吴融隐居及墓葬之地上有出入,但都明确指出,吴融并非卒于翰林承旨任上,而是先罢官隐居,后来方才去世。若参照李调元的说法,很可能是唐亡以后罢官隐居。这也间接说明,吴融的卒年不是天复三年(903年),而是在此之后。

以上材料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吴融卒于何年,但足以证明之前广泛认可的卒于唐天复三年(903年)之说实误。吴融至少活到了天祐二年(905年),其卒年当在天祐四年(907年)或之后。这一结论,不仅仅是更正了史籍记载的谬误,同时有助于我们对吴融晚年创作的隐逸诗进行正确解读,有助于我们了解唐末“昭宗东迁”等政治事件的社会影响。

三、吴融是否卒官臆测

上引《新唐书》本传称吴融“迁承旨,卒官”,另有《全唐诗》《唐才子传》《嘉泰会稽志》等所记内容基本相同,但于“卒”字后均无“官”字。而且,上文已考述吴融天祐年间还在世。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吴融是否卒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如果不是卒官,那他归隐在什么时候?笔者推测,吴融天祐年间仍在翰林承旨任上,其归隐或在唐亡以后。

岑仲勉先生据以推测吴融卒年的理由是天祐元年翰林承旨一职由张文蔚充任,而很可能的情况是,张文蔚接替吴融充任翰林承旨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又由吴融继续充当。关于张文蔚的仕宦情况,史书所载甚详。《旧五代史》卷十八(梁书)列传八载:“驾还长安,(张文蔚)除监察御史,迁左补阙侍御史、起居舍人、司勋吏部员外郎,拜司勋郎中、知制诰,岁满授中书舍人……服阕,复拜中书舍人,俄召入翰林,为承旨学士。属昭宗初还京阙,皇纲浸微,文蔚所发诏令,靡失厥中,论者多之。转户部侍郎,仍依前充职,寻出为礼部侍郎。天祐元年夏,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兼判户部。”[12]71《新唐书》卷六十三载:“(天祐二年)三月戊寅……礼部侍郎张文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申……文蔚为中书侍郎、判度支。”[10]464这两条史料明确记载,张文蔚于唐天祐元年(904年)夏改任中书侍郎、平章事等职,也就是说,他充任翰林承旨也就一年左右,甚至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吴融在唐天祐元年夏继续充任翰林承旨的可能性很大。

若结合吴融晚年诗作来看,其短暂离职或是因为身患疾病,辞官休养。他在《谷口寓居偶题》中云:“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8]7849在《阌乡寓居十首》中说:“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8]7877后一首诗诗题前作者自注“壬戌岁”,可知此诗作于天复二年(902年)。所以,天复三年,吴融“多病决然归”后,翰林学士承旨一职由张文蔚充任。考唐代官制,翰林学士承旨为翰林学士之长,不仅是各类诏令起草者,更是禁中职掌机密者,是实际上的宰相,素有“内相”之称。该职并不轻易授人,往往由年深德重、久充翰林者任之。故朝廷在张文蔚迁任别职后,很可能会继续启用吴融任承旨。这在天祐年间有先例,比如吴融的前任韩偓,就有贬官后复召为翰林承旨(不拜)的经历。

如果上述推测属实的话,则吴融或于唐亡以后因“不事二姓”而致仕归隐。在吴融现存诗歌中,有多首体现其归隐之作品。如《山居喜友人相访》:“秋雨空山夜,非君不此来。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8]7881似描述其归隐剡溪的生活。又如《寄杨侍郎》中有“何事春来待归隐,探知溪畔有风松”[8]7884之句,或许也是指欲归隐剡溪。再如《得京中亲友书讶久无音耗以诗代谢》:“退闲何事不忘机,况限溪云静掩扉。马颊浪高鱼去少,鸡鸣关险雁来稀。无才敢更期连茹,有意兼思学采薇。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复寄音徽。”[8]7893同样是描写归隐之后的生活。由此看来,吴融晚年卜居剡溪基本可信。

综上所考,吴融约生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唐天祐二年(905年)依然在世,当卒于唐天祐四年(907年)之后。吴融并非卒于翰林承旨任上,而是致仕隐居后方卒。《全唐书》等所谓“卒官”之说,当是有误。至于吴融具体卒年及墓葬所在,仅就目前所见资料尚难断言,唯俟将来能有更多的新材料被发现。

[1] 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3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许学夷.诗源辩体(卷3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2)[M].续修四库全书(第170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柏俊才.吴融年谱[J].文献,1998,(4).

[6] 胡雅兰.吴融生平及其诗作研究[D].台湾逢甲大学,2004.

[7] 竺岳兵.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8] 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 王溥.唐会要(卷 83)[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0]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外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3] 陈建华,王鹤鸣,等.中国家谱资料选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4] 吴任臣.十国春秋(卷95)[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 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M].成都:巴蜀书社,1989.

[16]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51)[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7] 李调元.雨村诗话[M].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8] 王士俊,等.河南通志(卷69)[M].钦定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翰林
Valley-dependent transport in a mescoscopic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device
做一本书 交一位朋友 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 推出“459”优惠政策为海内外作者出书
做一本书 交一位朋友 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 推出“559”优惠政策为海内外作者出书
做一本书 交一位朋友 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 推出“459”优惠政策为海内外作者出书
做一本书 交一位朋友 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 推出“459”优惠政策为海内外作者出书
金庸族亲图谱
陳繹爲翰林侍讀學士
A novel 4π Gd-loaded liquid scintillator detection system∗
刻南瓜灯
青梅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