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及其启示
2017-04-13徐方平
徐方平,杨 丽
(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论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及其启示
徐方平,杨 丽
(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公正思想是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亚里士多德将公正分为总体公正和特殊公正,特殊公正进一步分为分配公正和矫正公正,大大推动了公正思想的系统化。其公正思想对中国当前的社会公正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在社会公正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重点加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分配公正、司法公正、环境公正以及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公正建设。
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社会公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公正思想是其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虽未能从根上挽救古希腊的衰落,但仍然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力,维护了古希腊城邦的稳定,促进了古希腊商品经济的繁荣。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巨大危机,各种不公正现象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公正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家建设中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可以为我国现阶段进行社会公平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前苏格拉底时期孕育的公正思想
公正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神话,忒弥斯和狄刻被称为正义女神。后来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自然主义哲学家认为,探索世界万物本原即是在探索城邦秩序得以维持的原则,即是公正。不同于自然主义学派,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公正并非天地间所固有,而是通过教化得到的,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公正思想比较零散,属于公正思想的萌芽时期。
(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公正思想的奠基
苏格拉底认为公正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他将“守法”和“正义”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联系起来,为亚里士多德提出“公正即守法”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详细论述公正问题的哲学家,公正思想几乎贯穿其著作《理想国》全篇。他将公正分为个人公正和国家公正,为亚里士多德提出系统的公正类型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又是柏拉图的老师,两位老师关于公正的思想是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
(三)亚里士多德对前人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希腊城邦日益式微的时代,原有的伦理思想体系逐渐崩溃,重塑公民伦理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受苏格拉底影响,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公正即守法”思想。受柏拉图影响,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每位公民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才能实现城邦的正义。但亚里士多德对两位老师的思想并没有选择全盘吸收,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柏拉图“贤人政治”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同时也强调法律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发展了柏拉图关于“公正类型”的理论,创造性地将公正分为总体公正和特殊公正,并将特殊公正进一步细分为分配公正和矫正公正。
二、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较之以往的哲学家们,突出的成就便是他在归纳和发展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公正思想进行了分类,推动公正思想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关于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的研究,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过深入研究,在国内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龚群先生提出的: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分为总体公正和特殊公正两大类,特殊公正又包括分配公正和矫正公正。近几年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将矫正公正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认为“矫正的公正,按其意愿来分,又可以分为违反意愿的矫正(矫正公正)和出于意愿的矫正(回报公正)”[1]。
(一)总体公正
1.法律维度
公正即守法。亚里士多德主张从公正的对立面来界定公正的概念,因此要弄清楚公正的含义就必须先弄清不公正这个概念的含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不公正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违反法律的人是不公正的,二是爱占便宜的贪婪者和敌视平等的人也是不公正的[2]。在亚里士多德眼中,城邦法律的内容既有惩恶也有扬善,这里“爱占便宜和敌视平等”与法律所规定的扬善相违背,是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因此,从法律维度来讲,不公正是违法,而公正就是守法。
2.伦理维度
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3](p130)。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公正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一种德性,而且是所有德性中最重要的。二是公正是其他一切德性的基础,具有公正德性的人不仅能对自己善,还能对他人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德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局限于自身的个体德性;另一类是关乎他人的社会德性。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眼里,公正属于后一种,其他德性总是隐含着公正的德性,当个体德性是从社会角度出发时,个体德性就不再是个体德性本身,而是体现为一种公正的行为了。
3.政治维度
从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的伦理意义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公民的个体德性从社会角度出发,即主动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时候,个体的德性就成为了社会的德性即公正。对于一个社会共同体或者是政治组织而言,如果每个公民都能不仅对自己善,还能时时刻刻去关注和关心他人和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共同体必将能够保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换句话说,公正是维护社会共同体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原则,公正与否也是一个最为根本的政治标准。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的政体中中产阶级领导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因为“中产阶级(小康之家)比任何其他阶级都稳定。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4]。中产阶级领导的共和政体有利于实现整个城邦的幸福最大化。
(二)特殊公正
1.分配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分配公正是指对社会的财富、荣誉和地位等进行的平等与否的分配,公民应当得到的财富、地位等与公民贡献大小相关。但平等与否“主要不是指两个人的能力(财富、地位等等)与贡献上的相等或不等,也不仅仅是指他们各自占有或得到的份额的相等或不等,而是就两个人的能力、贡献的比例与他们所得到的分配份额的比例之间的相等或不等的关系”[3](p128)。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反对绝对的平均主义,认为绝对的平等恰恰是一种不平等。
2.矫正公正
矫正的公正,按其意愿来分,又可以分为违反意愿的矫正和出于意愿的矫正,前者被称为矫正公正,后者被称为回报公正。简单来讲,矫正公正就是对交往活动中发生的不公正行为进行矫正,旨在“还原欺骗或强制交易前的幸福状态”[5],“矫正的或者重新平衡的公正就是在得失之间适中”[6](p177),而要实现这种适中,就必须要有一个中间人,即是法官。正如《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说的那样,“法官要努力通过惩罚来剥夺施行者不公正的所得,来弥补承受者的所失,使得失恢复平衡”[6](p177)。回报公正也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人们在商业交往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每个人在商业活动中都要遵循契约精神;二是社会中还会出现一些公益慈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都会获得人们的赞赏和表扬,这与经济领域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存在本质的区别,但这仍然是一种回报公正。分配公正和回报公正都是遵循比例平等的原则,矫正公正则是遵循数量平等的原则,每个公民不论地位、财富如何,所应得到的东西应当是绝对相等的,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绝对平等的关系。
三、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对我国社会公平建设的启示
(一)总体公正与社会公正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总体公正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公正即守法,二是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汇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社会公正建设中应该同时重视道德和法律,这启示我们在进行社会公正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1.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法律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外在前提,没有法律就没有评判社会公正与否的通行标准。要想让法律成为正确的判断标准,就必须要遵循两个条件:一是法律自身要保证其公正性;二是要求全体公民都遵守这些良好的法律。第一个条件对应的就是“有法可依”,必须要完善立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法律自身的公正性。第二个条件对应的是“有法必依”,是指公民要自觉主动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法律的效力,体现公平正义。
2.创新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地加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
伦理道德是社会公正的内在本质,通过伦理道德培养可以起到教化公民的作用,使公民具备良好的德性。加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必须从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着手:在内容上要不断与时俱进,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又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使伦理道德教育真正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方式方法上,要结合时代潮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伦理道德建设,提升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同步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正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提倡的公正德性的精神内核。
3.德法相济,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
法律和道德都是我国进行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唯有德法相济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正。一方面,作为社会公正建设的两种手段,道德和法律必须兼而有之,不能离开德治只讲法治,也不能只讲法治不讲德治。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坚持用法律来严格规范人们的行为,又要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素质。另一方面,法律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其伦理困境,道德建设也必须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只有让道德融入法律,让法律融进道德,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
(二)特殊公正与社会公正的实现
1.分配公正与社会公正的实现
我国分配不公的现象主要分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公。201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5[7],人们收入差距较大。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主要是城乡医疗卫生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首先,农村的医院和学校的数量和密集程度远低于城市。在农村,一般只有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和州才会有较为正规的综合性医院及高中学校。其次,农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资源的质量比城市差。农村卫生条件、医疗设备及医疗队伍的水平比较差,许多人因为缺药材或者误诊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农村教育设施和教师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远程教育并没有得到广泛和普遍的应用,图书也相当缺乏,孩子们很难了解村外的世界。此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师范毕业生不愿回到农村小学教书,而选择在大城市定居,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难以提升。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分配公正,因为它是公民幸福程度最为直接的体现。当前,我国实现分配公正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利用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其次,要维护公民获取收入和资源的机会平等原则,让公民真正实现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进而实现结果公平。最后,认真践行“八项规定”精神,从制度上保证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实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实现分配公正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2.矫正公正、回报公正与社会公正的实现
(1)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制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8]。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司法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司法公正建设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将伦理融入法律,如何避免冤假错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目前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实现司法公正,需要找到一个公正的中间人,这个中间人就是法官。由此可见,要实现司法公正,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法官,加强司法人员的培训并建立健全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提升司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要实现司法公正,还需要排除其他行政机构对司法机构的干涉,维护司法独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机构可以不受监督,司法机构除了要进行内部的自我监督外,还要自觉接受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增强司法过程的透明度,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环境公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不公现象也日益凸显。目前我国最突出的环境不公主要表现为城乡间和区域间的环境不公。城乡间的环境不公主要表现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污染工业、城市垃圾不断向农村转移,致使农村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区域间的环境不公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承接产业升级的高污染工业而遭到严重破坏。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环境公正,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环境公正的立法工作,从法律上规定城乡之间、各区域之间在环境资源的享用和治理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对于违反环境公正的行为要给予严格的法律惩罚。其次,要培养企业和公民的环境公正意识,自觉主动维护环境公正。占用更多环境资源的企业和地区应当主动承担更多的环境保护责任,并给予占用环境资源较少或者受污染更大的地区适当的补偿;遭受环境不公的企业和地区也应该树立维权意识,努力寻求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最后,对一些已经被污染的地区或者已经遭受到环境不公的企业,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缓解环境污染状况,并给予适当的行政补偿。
(3)维护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的公正性
市场主体地位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自然资源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竞争力较低;二是在就业市场上,女性群体往往会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有意识地优先录取男性求职者,性别已然成为求职的一项隐性条件。要维护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的公正性,从矫正公正的角度出发,一是要对要素市场进行改革,使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平等地使用各种市场要素,同时要对垄断行业进行整顿,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二是要注重对女性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女性权益保护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并通过教育提升女性的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增强女性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从亚里士多德回报公正思想的角度出发,维护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的公正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要遵循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道德,实现公平交易;二是交易双方都要自觉履行契约精神,为交易的正常进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包括总体公正和特殊公正,特殊公正可以进一步分为分配公正和矫正公正。总体公正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维度,即公正即守法,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个体德性从社会角度出发即为社会德性;特殊公正包括分配公正和矫正公正,矫正公正又可细分出回报公正。亚里士多德的公正思想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我国当前社会公正建设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1]阎梦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D].浙江大学,2013.29-31.
[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95-96.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吴寿彭.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6.
[5]丁辰.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类型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究[D].湖北大学,2014.14.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邓安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郭同欣.改革创新促进了我国就业持续扩大[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3/ t20170329_1478855.html,2017-03-29.
[8]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全文)[EB/ OL].http://www.zzdjw.org.cn/n/2013/1113/c368924-23523852.html,2013-11-13.
(责任编辑:王友才)
B502.233
A
2095-7416(2017)03-0087-04
2017-04-20
徐方平(1964-),男,湖北江陵人,博士,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杨丽(1995-),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