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探析
2017-04-13杜建,姜华,王曼
杜 建,姜 华,王 曼
“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路径探析
杜 建1,姜 华1,王 曼2
(1. 山东艺术学院 职业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朋辈教育是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热点,日渐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和应用。它的兴起有其时代必然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自媒体,一根网线连世界”,给学生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与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做出改变,将管理由“主动脉”延伸至各个“毛细血管”。朋辈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服务学生,同龄人影响同龄人,从而发挥朋辈群体的榜样示范、激励、约束作用,强化带动与辐射功能,形成良好的共振与扩散效应。“朋辈教育”模式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路径主要是通过朋辈导师这一载体来开展工作,安全引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生活向导则是四个比较鲜明的功能定位。这一模式体现出一种宏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空观,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一种创新。
朋辈教育;朋辈导师;高校学生管理;学生工作时空观
谈到朋辈教育,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朋辈群体(也称同辈群体),这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更为重要,其所产生的“同辈效应”甚至超过父母和老师的影响。同辈间这种相近性与趋同性,容易使彼此之间产生亲近感,因此,“让同龄人影响同龄人”成为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朋辈教育”就在这种情况下成为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日渐兴起的一种新模式。
一、互联网时代,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已经明显落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
首先,传统工作模式已经无法跟上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切换新的工作模式势在必行。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这种模式重心在上,侧重自上而下的指令传达与教导,信息量小,容易产生沟通不畅和效率低下,对学生工作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疲于应付,力不从心。各高校大学生安全问题频发,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痛点”就是例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个体获取信息呈几何倍数增长,可以说,“人人都是自媒体,一根网线连世界”,学生工作者的话语权被大大消解,带来巨大挑战与压力。因此,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校学生工作也应随之进入“新常态”,切换新模式。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变化并主动变招,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握发展脉搏,厘清发展脉络,摸清发展规律,从而找到解决发展“痛点”的好办法。
其次,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很难进行系统、有效的学生管理教育。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有明确定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学生管理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日常学生管理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现实工作中,这一点却很难做到。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每名辅导员要带150-200名学生。伴随高校的扩招,大多数一线辅导员实际所带的学生数大大超过这一数字。辅导员要求24小时开机,从每天例行的早上查操、查课到晚上查宿、晚点名,从奖助困贷补各种政策落实到,各种学生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支部、党员活动的参与,从线上微博、微信、QQ交流到线下电话、短信以及与学生面对面谈话谈心,从日常处理请销假、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从各种报表的上报到工作日志、工作方案、工作总结的撰写……可以说,“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因此,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本职工作无暇顾及,更谈不上腾出时间来系统研究学生管理的规律。对此,《高校观察:站在十字路口的高校辅导员》一文的相关评论一语中的,“现在,辅导员成了学生的保姆,工作内容多而杂乱,几乎学校里出的所有和学生有关的事情都得辅导员出面,辛苦不说,完全是在打杂,弱化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本职工作。”[1]
二、“朋辈教育”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创新的有益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生管理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第16号)指出,“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朋辈教育模式可以发挥榜样示范、激励、自我教育功能,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载体。可以说,朋辈教育模式既符合中央精神要求,又顺应了教育规律。
1.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朋辈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
“朋辈教育”模式的出现,一方面来源于中央16号文的出台,另一方面也源自高校扩招,辅导员人数不足,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各高校逐渐探索推行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如2005年,吉林大学出台了《吉林大学关于在优秀学生干部中选聘辅导员助理的意见》,安徽理工大学出台了《安徽理工大学学生政治辅导员助理工作条例(试行)》,这是朋辈教育的最初雏形。早期明确提出朋辈教育概念的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05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推行了“学导制”,最初采用“3:1”的模式,即3名高年级学导结对1个新生班级40名新生,对全班学生进行共性化与个性化问题的指引和导航。后推行“1:1:4”即1个学导指导一个新生寝室4名学生的模式,之后又发展到实行双向选择方式,即将学导与新生的资料进行公布,以寝室为单位进行个性化双方互选。他们的做法被中国教育报、文汇报等媒体报道,并于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案例收入《探索、实践、跨越》一书,总结文章《学导制:朋辈教育,学导共赢——朋辈教育在大学生学生管理教育中运用的实践探索》,被评为上海高校学生管理教育优秀成果[3]。2009年,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法学系教师许占鲁发表《论朋辈教育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从朋辈教育制度的概念及意义入手,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内容,系统阐述了朋辈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三种具体运用方式,即有利于高校学生和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深入开展学生党建活动、协助毕业生顺利就业[4]。近几年来,朋辈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如2011年陶宏发表文章《论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为例》,从朋辈教育模式、构建意义以及具体应用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5]。同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宋玲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朋辈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中,阐述了朋辈教育的分类、特点、理论依据,以及在高校德育中实施朋辈教育的必要性。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途径对高校德育现状进行研究,探析了朋辈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适用领域和主要方法,并且从构建朋辈教育工作体系、完善朋辈教育队伍建设、健全朋辈教育制度、搭建朋辈教育平台、按需分层推进朋辈教育工作等方面提出优化朋辈教育的建议[6]。
由此可见,“朋辈教育”模式已经在越来越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领域中得以应用。总结起来,各个高校的朋辈教育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教育理念上高度统一,都意识到新形势下“朋辈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不同形式推广;二是教育举措各不相同,操作层面没有统一标准,各有各的称谓和做法;三是多数高校对于“朋辈教育”模式的应用还停留在一些具体做法上,没有进行规律性总结,也没有形成自身特色。
2.“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就理论价值而言,“朋辈教育”模式体现出一种宏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空观,使得这一工作成为一个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就时间而言,突破了传统的8小时工作时间,基本做到24小时全覆盖;就空间而言,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哪里,学生管理工作就在哪里,学生管理人员就在哪里”的要求;就领域而言,可以关照到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情感、心理等方方面面;就方式而言,可以通过课堂、社团、活动、实践等线下方式,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线上新媒体方式展开,这体现出一种宏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空观。
“朋辈教育”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自我造血、自我孵化功能,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学生管理学生,让学生服务学生,使得整个学生群体发生良性互动,让大家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这种模式将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结构转化为细小、灵活的网格状结构,这种网状管理结构运转灵活,可以做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关照到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朋辈教育”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一种创新,它从整体上改变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格局。
就实际应用价值而言,“朋辈教育”模式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普遍适用性,也即实效性。实效性是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效性意识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内含的一项基本意识,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它通常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目标,为完成某种工作任务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举措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实践活动对于目的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体现着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因此,实效既包含着实际的效果和要达到的目标,也包含了实现目标、取得效果的实践过程,是目的、过程和效果的有机统一。实效性既是行为的出发点,也是行为的最终归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效性就是落脚在工作过程中的教育与学习的行为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上,其本质应当是教育过程及其结果与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能否相符以及相符的程度。“朋辈教育”模式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痛点”进行大胆的解析与探索,为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把脉,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探求出规律性的工作模式,提炼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好的经验与做法,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推而广之。
三、“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载体与功能定位
当前,“朋辈教育”模式已在各大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朋辈导师则是这种模式在可操作性层面进行推广与应用的有效载体。所谓朋辈导师,就是按照一定标准选拔出来的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对目标群体进行朋辈教育的学生。朋辈导师一般而言是高年级或者研究生中的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就选拔而言,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在思想和行动上能自觉地同党组织保持一致,党员、预备党员或者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优先考虑;二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诚实守信,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三是能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学习成绩优秀,在学生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每一个朋辈导师会按照要求负责一个宿舍或者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对他们在日常行为和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总结起来,朋辈导师会围绕以下四个层面的功能定位来开展工作:
1.安全引导。朋辈导师在工作定位上首先要做一名安全员,要做好学校、学院有关政策、规定的宣讲,时刻关注自己所负责学生的日常行为,并配合做好相关的教育、引导工作。具体而言,平日密切关注学生在校情况,定期到负责的宿舍谈话谈心,宣讲学校公寓管理相关要求,杜绝违禁电器,提倡人走电断等等。帮助他们在交通、饮食、防盗、防骗等方面树立起安全意识,掌握相关技能。对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要主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相应的教育引导工作,在学生安全上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墙”。
2.学业指导。很多同学在大学新的环境中一时之间难以适应,面临着各种压力,学习问题层出不穷。有些学生对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兴趣,经常旷课;有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考试挂科;有的学生因为感情问题受到打击,意志消沉,无心学业,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朋辈导师要发挥各自优势,他们中的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代表作典型事迹报告,学霸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负责的学生辅导功课。他们深入到学弟学妹中间,交流心得,传授经验。这种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做法,浓郁了学习氛围,改善了学习风气,成为大家学习上的“加油站”。
3.心理疏导。众所周知,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等方面不顺利时,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学生认为不便跟老师、家长交流,因此处于隐性状态,平时不易发觉,辅导员很难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并跟进工作。朋辈导师们在这一方面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平时就与自己负责的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经常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学生一旦出现反常情绪,比较容易发现并且自然介入进行疏导。遇到个别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同学,则向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及时汇报情况,帮助学校在第一时间介入,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关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的几率,成为学弟学妹们心理上的“避风港”。
4.生活向导。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生活的必须”[7],教育、生活、成长是分不开的。朋辈导师与所负责的学生平时吃住、生活在一起,交流思想,交流经验,共同学习进步,在一种没有功利性的氛围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共同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超越了具体的、功利性定位而追求的一种教育情怀与境界,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南针”。
总的说来,“朋辈教育”模式将学生管理工作者从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回归教育本位,将更多精力有的放矢地投入到工作中。朋辈导师作为学生工作的第三种力量,与辅导员、班主任一道,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架构,三种力量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优化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结构,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网格化体系,大大增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韩琨.高校观察:站在十字路口的高校辅导员[N].中国科学报,2015-07-30(05).
[2]习近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N].解放日报,2016-12-09.
[3]探索、实践、跨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许占鲁.论朋辈教育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2):54-56.
[5]陶宏.论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商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6]宋玲.朋辈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
(责任编辑:韩清恩)
G647
A
2095-7416(2017)03-0102-04
2017-04-20
杜建(1978-),男,山东高唐人,文学硕士,山东艺术学院职业教育学院讲师。姜华(1971-),女,山东威海人,大学学历,山东艺术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副研究员。王曼(1980-),女,山东济南人,历史学硕士,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