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下的问题教学法

2017-04-13鹤山市第一中学杨桂莲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设置教学法历史

文/鹤山市第一中学 杨桂莲

高效历史课堂教学下的问题教学法

文/鹤山市第一中学 杨桂莲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什么?课程论专家余文森教授进行过通俗易懂的界定,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有人甚至提出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讲多议,教师要少讲多问。问题教学法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就教学实践的体会来谈谈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

一、巧妙设置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遇到的最尴尬的问题也许是学生对于任何问题都无动于衷、态度冷淡,这是我们最值得深思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而有效地设置问题正是要唤醒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设置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开始,思维的发生是出自要求解决某些困难的需要,出自寻求解决困难的最好方法,进而在心理上对达到的结果做出设计和规划,决定需要的步骤和先后秩序。同时,有效性地设置学生兴趣点较高的问题,也就等于给学生提供了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在和教师交流时,感到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从而造成一种集体工作的氛围。

二、利用材料设问诱导知识深入,解决疑难知识点

课堂教学中,为了把纷繁复杂的历史问题讲得线索清楚,主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备课时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这样说,处理历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但对于教学的重难点知识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有时很难突破。这时,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适时地设置问题,就有助于重难点知识的解决。

三、创设情境多角度设问,培养发散创新思维

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则尤其不可容忍。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实行 “填鸭式”教学,学生成了接收知识的储存器,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僵化,创新精神缺乏,不利于其素质的提高。设置扣人心弦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实地进行思考和表达比任何课堂艺术都重要,而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我们所设置的问题反应冷淡,这是因为他们并不缺乏问题, “缺乏的是思考有价值问题的机会。因此,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抛出学生兴趣点较高的疑问,使学生 “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从而把学生从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

四、鼓励自主学习,引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性学习,即由教师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方式强调记忆和背诵,缺少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思辩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运用情感体验精心设问,培养正确人文价值观

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 “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新课程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样的土壤里。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设置教学法历史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新历史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