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打造和谐幸福校园

2017-04-13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小学何维泉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幸福感决策校园

文/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小学 何维泉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打造和谐幸福校园

文/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小学 何维泉

在中小学校,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越来越关注校园生活的幸福感。提高教师和学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感,让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的家园、学生学习的乐园,已成为一些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教育管理者们的价值追求。

一、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找到涌出幸福感的泉眼

教师在校幸福感的核心是工作成就感与主观幸福感的正向作用;职业挫败感则主要是因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程度不深、没有核心优势或比较优势等。学校与教师应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学校要帮助教师发展、助其找到个人价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促进新老教师交流。为了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名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可给新教师安排对应的学科导师和班主任导师,鼓励师徒互相听课及定期交流研讨。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仅能让新教师学习到宝贵的教学经验,也能让老教师从徒弟的问题中得到启示,引发更多教学问题的思考,从而促进了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共同发展。

2.鼓励团队教研,培养学术型教师。以往,教师往往注重教学经验,依靠长期的工作经验和主观认识指导进一步的教学计划。而学术型教师则是将教学研究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把经验转化为数据,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善于以研究的思维去看待教学经验的教师,通常能获得更快的成长。因此,学校应当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二、让教师在自主管理中得到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民主平等是教师的幸福感的支撑点,尤其对于一线教师,他们日常教学工作在学校的管理下进行,因此更加关注管理的平等民主。可通过教代会等形式让教师管理自主化,让教师成为校园管理的主体,在工作中感受到民主和平等,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1.关注教师教学自主权。教学自主权是影响教师在校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线教师往往对所任教的学科、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给予教师足够的空间,让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活动。此外,学校的教学任务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之外,也要考虑教师的工作负担,允许在不影响整体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灵活安排任务进程。

2.校园决策民主化。一线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每日从事最细致的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校园的决策无非是为教育教学、学生发展服务的,只有了解学生、了解日常教学工作才能做好决策。因此,一线教师可说是校园决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学校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建言献策活动,积极听取广大一线教师的意见,对于较多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在教职工大会上重点讨论;对于个别教师提出的意见,可以进行个别谈话以深入了解。同时,对于新决策,要让教师及时知悉;对于待施行的方案,要积极征求全体教师的意见。只有决策足够透明化,考虑广大教师的想法和需求,才能真正做到决策民主化。

三、让教师在文化引领中走向幸福人生路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倍受关注和推崇的一种管理手段。以人为本的管理才能促进学校稳定持续发展,才能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激励教师工作。在人本管理模式中,文化氛围是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首先,学校管理要在工作制度上规范每一位教师,可在请假制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让全体教师各尽其责,各显其能,保证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其次是在伦理道德上,不仅要求教师进行自我约束,还要时常表彰校内好人好事,宣扬勤勉奋进的工作态度,正面引导全体教师;再次,良好的校园社会声望不仅能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也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在校幸福感;最后,肯定每一位教师的工作成果,往往能激励教师工作热情,尤其是对于工作表现不太突出的教师,要给予足够的肯定,积极鼓励。

2.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对于教师,特别是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工作压力非常大,空余时间少,如果学校能组织一些高品质的文化活动,如组织教师集体看一场话剧、看经典影片、邀请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职业形象设计的指导等,或者开设教师瑜伽队、太极拳队等,无疑能较好地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升教师的内在精神品质、精神生活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幸福感决策校园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幸福感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