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2017-04-13周美娟周春荣孔令春
周美娟,周春荣,孔令春,高 亮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统战理论与文化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石家庄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周美娟,周春荣,孔令春,高 亮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统战理论与文化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石家庄解放初期,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重视恢复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建立教育机构,健全教育制度,恢复和发展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在恢复和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党的领导,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对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参考价值。
石家庄解放初期;教育制度;学校教育;优良作风
从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解放,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恢复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市的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石家庄恢复和发展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对于后续解放的城市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对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石家庄解放前教育概况
石家庄解放以前,国民党政府把石家庄作为进攻并消灭解放区革命力量的基地,大量修建军事设施,掠夺百姓的财富,不重视民生,更不重视发展教育,石家庄的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石家庄解放前夕,“学校数量少,教学设备差,教学质量低,而且教学秩序也很乱。那时,全市仅有1所中学,15所完小,64所初小。全市小学在校学生15 825名,教职员工377名。”[1]78国民党政府规定在各类学校中,所有训导人员和公民教员均须经国民党市党部审查合格后方能任用,在教员和学生中大量发展三青团,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党义课(后改为公民课),灌输“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的观念。在中等以上学校设立训育主任,用以监督、管制学生,同时,在高中以上学校实行军训制度,初中、小学设童子军课,以军队的管理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绝对服从意识[2]2-4。这一时期,经济凋敝,企业破产,石家庄的教师生活境况很差,教师薪水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难以养活全家,即便是很低的薪水,也往往被拖欠。
二、石家庄解放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石家庄解放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把恢复和发展教育摆在了重要地位,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完善教育制度,恢复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一)完善教育制度
石家庄解放后,石家庄市政府设立了新的教育机构——石家庄市教育局,任命武树藩为局长[2]243;宣布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实行新的教育制度;确定学校招收工农子女,为工农兵服务,为解放战争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取消训育制,实行教导合一;取消国民党政府设置的公民课,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课;在学校公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3],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教育制度。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当时的教员队伍,进行必要补充和训练。制度规定,只要不是首恶分子,且愿为新政权服务的教职员工,一般原职不动[3]。从华北联合大学和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调来20余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又从老解放区调来一批骨干教师和教育干部,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到1949年底,小学教职工已增至553人(其中专任教师520人),中等学校教职工253人(其中专任教师167人)[2]68-72。政府还对各类教师职责、资格、任免调动、工资待遇、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事项做出了详细规定。
2.建立经费制度
为保证教育经费,石家庄市政府规定,教育粮应占地方粮的60%左右。教学设备的经费开支,高等小学由地方教育粮解决,初等小学经群众同意,经县级政府批准由村自行解决。无校舍或校舍不足的学校,优先从公共房屋(如庙宇、祠堂等)拨付使用,并规定将土改时没收的适合作教室、操场、校园的房屋,在征求群众同意后,分配给学校使用。各类机关占用的校舍,尽量退还给学校。为解决经费不足问题,政府还鼓励私人或企业捐资兴学[4]。
3.建立班级与课程设置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石家庄建立和健全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班级和课程设置制度。在学制方面,规定小学学制为四二制,初级小学四年,单独设立;高级小学二年,以与初小合设为原则,称完全小学,必要时亦可单独设立[5]。在课程设置方面,规定高中文化课占90%,政治课占10%,课程有政治常识、国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生理卫生等。班容量和课时量方面规定,中学每班50人左右,教员每班不少于2人,专任教员任课每周不得少于10课时。全年上课时间不得少于36周[6]。
(二)恢复和发展学校教育
1.恢复和发展小学教育
石家庄解放后,相关部门全力恢复和发展小学教育,提出:“稳定社会秩序是我们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而学校能不能迅速开学,标志着石家庄市解放后是否稳定的问题。”[1]79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采取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小学教育,向已经离岗的教师发函,邀请他们回校任教,请已返校的教师去说服离岗同事返校,对有声望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派专人登门礼请。向返校复课的教师讲明党的政策,打消这些教员的顾虑[1]80。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石家庄市教育局于1948年2月举办了小学教师培训班,这是石家庄解放后第一次组织大型教师培训班。培训班由市教育局第一任局长武柯藩亲自领导,参加培训的人员除在岗教师外,又招收了80余名待业的青年知识分子[1]81。
由于恢复发展教育的各项措施得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调动了百姓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石家庄市小学入学率迅速提高[1]82-87。1947年11月25日,小学开始复课,多所小学得以恢复,其中完小14所,多村小学48所,私立小学8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上新建小学,石家庄市共有小学近170所,学生6万多人,入学率达87%,教职工1500多人[7]1586-1590。
2.恢复发展中等教育
石家庄解放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中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大量培养具有革命人生观和中等文化水平及基本科学知识的青年,以适应各方需要”[8]的要求,实施了恢复和发展中学教育的具体措施。1947年11月24日,石家庄市政府宣布中等学校复课,首先将所有中等学校合并为联合中学。1948年3月,撤销联中,男生部改为市立中学,女生部改为市立女中,另新建师范学校,抽调200余师生,新建第二中学(校址在今石家庄市兴凯路),原市立中学改为第一中学。同时恢复和新建的一批高中有冀晋中学、石门市立女子第一中学、晋察冀第六中学(辛集中学前身)、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北京101中学前身)等[9]。
3.恢复和发展高等教育
石家庄解放后,中央部委、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市重组并开办了一批高等院校。
(1)华北联合大学
华北联合大学简称华北联大,成立于1939年夏,1940年1月,学校迁到建屏县(今平山县)元坊村一带,1945年9月进入张家口市。1946年11月初,移驻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新城镇一带),校长成仿吾,副校长周扬。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和文艺人才随校迁至束鹿,贺敬之、周巍峙、艾青、王昆、吕骥、郭兰英、张庚、徐光耀等在此任教或学习。1948年2月,联大奉命迁至正定县城,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于正定合并,成立华北大学[10]123。
(2)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
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前身为1940年创建的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抗战胜利后迁往张家口,与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命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1946年11月迁到建屏县(今平山县)柏岭村,1947年12月,迁至井陉矿区,定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为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8月,该校奉命迁入北平(今北京)[10]124。
(3)华北军事政治大学
1948年5月23日创办华北军事政治大学,校址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南新城,叶剑英任校长兼政治委员。1950年9月,该校分别划归南京军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陆军军官学校,现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10]125。
(4)华北军政大学外事学校
华北军政大学外事学校隶属华北军政大学,成立于1948年6月,位于获鹿南海山村(今石家庄市鹿泉区),首批招生七八十人,其任务是培养初级翻译和外事干部,1948年12月奉命迁到良乡。1949年2月,由良乡迁往北平,是年6月,学校更名为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10]125-126。
(5)华北大学
华北大学是由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的综合大学,1948年8月开学。校部位于正定县城(今中国人民解放军256医院院内),校长吴玉章,副校长范文澜、成仿吾。学校下设一、二、三、四部和华北大学工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各部(院)分别位于正定隆兴寺、王家大院、正定文庙等处。至1949年底,该校共培养各类干部19 194名。1949年4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1950年10月,以华北大学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原华北大学各部(院)逐步发展成独立的新型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0]124-126。
(三)加强党员干部教育
石家庄解放初期,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有些干部较少研读马列主义的基本著作和毛泽东主席的著作[11]。针对这种情况,石家庄市委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规定凡是需要文化补习的工农干部一律按文化水平分类入校补习,副市长臧伯平带头入学,每天按时到校听课。1948年12月石家庄市委制定《关于加强在职干部教育培训方案》,要求新参加革命工作或参加不久又缺少基本政治理论基础、现有文化水平在中学以上的,均需入干部学校之政治班。现有文化水平高小以下的,无论参加革命工作长短,一律参加干部补习学校之文化班。这一决策使大批长年处于战争环境中的干部走上政治和文化学习的新起点[7]1586-1591。
三、石家庄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教育的启示
历史经验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支撑。新时期的教育,需要借鉴石家庄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经验,从这段历史经验及其所体现的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
(一)注重加强党的领导
石家庄解放初期各项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华北局及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2]3-5。
当时,一些中小学甚至一些高校中,存在着对党的基层组织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学校党组织的地位被弱化,核心作用被淡化、监督职能被虚化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石家庄市委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对于搞好教育的关键作用,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采取系列措施,对恢复和发展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二)注重政治理论教育
重视政治理论教育,是坚持学校正确办学方向的重要手段。在解放初期,政治思想教育更是不可或缺。市领导不仅亲自对教师、学生宣讲,还请中央和华北局领导任弼时、周扬、潘梓年、冯文彬、艾思奇作专题报告,启发师生自我教育,进行思想改造[2]3。一些资深教师回忆说,那时心情舒畅、干劲十足,经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明确了是非,增强了历史责任感,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水平[7]1591。教师和学生在课内学习,也在课外学习,唱歌、演出、文艺表演、上街宣传等活动都在接受教育。尽管物质条件差,课本都是油印的自编教材,用蘸水笔写字,但学生学习热情高,态度很认真,一心为了求得真才实学,毕业后参加全国解放和祖国建设工作[7]1590。
当前,由于多重因素的的影响,部分学校或某些学校的一些部门,偶有学术失范、道德滑坡的现象,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言论失当的情况;一些高校教师,为了在学生评议中得到肯定,迎合学生的心理,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利言论不敢反驳,不敢批评;有的学校管理人员,收取贿赂,谋取私利,贪污腐化;有的学生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甚至选择了堕落的道路。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和努力,也需要从石家庄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教育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中汲取养分。
(三)注重根据需要培养人才
石家庄在恢复和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根据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培养急需的人才,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急需而有用的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石家庄市明确提出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基本文化智能、身心健康、爱好劳动、爱护人民的国家公民,而最重要的是学习文化[5]。
近年来,虽然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几乎都在遵从应试教育的要求,为了取得高分,一切都可以让路,学生的最高目标就是有个好分数,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是分数。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石家庄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的教育过程中,注重根据需要培养学生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四)注重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石家庄解放初期,在恢复和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不论是主管教育的领导还是普通师生,都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作风。在石门联合中学,师生都是早晨6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一天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工作和学习[9]。华北外事学校当时没有校舍,师生住在老乡家,没有专门的教室,就在院里或树荫下上课;没有黑板,就用门板做黑板;没有教材,教师就自编讲义;没有笔,就用高梁秆代替;写字用的是粗糙的土纸[13]。当今,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在部分学校,享乐主义盛行,形成了互相攀比之风,部分学生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惜福,有的大学生一入学就要配备高档电子设备,动辄花费上万元;有的学生,崇尚买名牌;有的学生借口宿舍太乱,影响学习,选择到校外租房子居住;有的学生食堂浪费触目惊心。解决这些问题,要加强中华美德教育,加强引导和管理,从石家庄解放初期师生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中汲取营养。
石家庄解放初期,在中共中央和华北局的领导下,重视教育,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恢复和发展教育,这些经验,对于当今的教育乃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仍然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1] 孙开山.石家庄解放初期学校教育[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员会.石家庄文史资料:第16辑.石家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员会,1983.
[2] 石家庄市教育局.石家庄市教育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3] 华北区中学教育概况[N].人民日报,1949-05-04(1).
[4] 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关于小学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指示[J].华北政报,1949(9):9.
[5] 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华北区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J].华北政报,1949(9):11.
[6] 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普通中学暂行实施办法[J].华北政报,1949(2):33.
[7] 赵孝章.石家庄解放初期教育概况[G]//政协河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北文史资料全书·石家庄卷(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8] 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1949年华北区文化教育建设计划[J].华北政报,1949(4):11.
[9] 吴为.忆石门联合中学[G]//政协河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北文史资料全书·石家庄卷(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593-1596.
[10] 石家庄市政协.石家庄历史文化词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
[11] 中共中央华北局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48-11-26(1).
[1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3] 何天义.外事学校在获鹿县南海山[G]//政协河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北文史资料全书·石家庄卷(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511.
责任编辑:张文革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period of newly liberated Shijiazhuang
ZHOU Mei-juan,ZHOU Chun-rong,KONG Ling-chun,GAO Liang
(Department of United Front,Party School of CPC Shijiazhuang Municipal Committee,Shijiazhuang,Hebei 050051,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fforts of Shijiazhuang government toward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oon after the liberation by setting up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strengthening school educational system,and recovering adult and social education.Meanwhile,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theory and practice,diligence and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re intermingled.
early period after liberation of Shijiazhuang; educational system; school education; fine style
2016-12-06
周美娟(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石家庄历史、统战理论; 周春荣(1964-),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石家庄历史、统战理论; 孔令春(1965-),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石家庄历史、统战理论; 高 亮(1984-),男,河北邯郸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石家庄历史、统战理论.
1009-4873(2017)01-0039-04
G526.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