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题材电影叙事主题研究
2017-04-13杜萱
杜 萱
(太原学院科技处,山西 太原 030020)
青春题材电影叙事主题研究
杜 萱
(太原学院科技处,山西 太原 030020)
随着80后一代逐渐步入中年,都市情感影片越来越使观众感到审美疲劳和重复。怀旧题材无疑成为观众对青春及自我成长最好的释放,随即产生了《中国合伙人》《青春派》《致青春》等一系列青春题材电影。通过影片,观众完成了自我情感的审美成长及身份的自我归属和价值认同,也蕴含着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在影片审美感知的背后,我们更加深刻地体悟到在商业文化消费时代的影响下,青春怀旧电影审美及叙事主题的局限及其审美人文感召的缺失。
青春怀旧;电影;叙事主题
从2013年开始,导演将消费的热点聚焦在逐渐走入中年的80后这一观影群体,一批以追忆青春、感伤怀旧的青春题材电影应运而生,诸如事业励志型的《中国合伙人》、感伤爱情流失的《匆匆那年》等。这些影片映射着影片创作者对青春的深刻诠释,同时,也通过影片为我们创设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审美机制。但是,无论是《中国合伙人》中的陈冬青,亦或是《匆匆那年》中的陈寻,主人公的影像背后总是肩负了太多的商业市场的重压,从而导致青春以及梦想的文化感召的力量的缺失。
一、青春题材影片的市场分析
青春题材的影片从表象上看是市场商业消费因素影响下催生的视觉表达,不仅如此,它更是电影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青春题材的电影由原本最单纯的抒情主题,由于市场消费因素的参与,出现了叙事主题多重化、审美视角零散化的局面。显然,青春题材影片的受众群体远远超出了80后的群体,而走向全社会化。这种受众及审美情感的扩大可以说是市场消费文化因素直接渗透的结果。我们理性地看待青春题材影片的创作,不应该仅仅从票房的高低来决算,而是应该看到青春题材电影主题创作此时已经陷入了模式化,观众审美单一化的创作困境。基于此,青春题材电影的主题叙事及审美力量与票房的实际消费市场间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电影创作者只片面地迎合市场需要,追求市场的经济利益,反而会失去电影创作的本质所指,进而造成创作枯竭、停滞不前的局面。这除了与一味迎合市场效应有关,也与电影行业的“文化新政”的实施有关,“文化新政”降低了电影行业的准入门槛,而很多年轻的电影创作者显然缺少文化的沉淀与电影本质传播的责任担当。
二、青春题材影片的叙事主题
依据最新的关于电影票房的调查显示,青春题材的影片已经占据市场竞争中的半壁江山。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注重对于青年人文化素养的提升,电影就成为了文化宣传的重要渠道。电影的受众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在这样的国家文化新政下,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在市场出现了井喷的现状。观影的人群年龄大约在17岁至35岁之间。那么,对于青春影片如何来鉴定,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通过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对于青春题材电影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毋庸置疑,青春题材有着共同的特质,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象征性的群体,运用隐性的叙事策略,来展现社会群体所集中映射的社会存在与质疑,但多数青春影片的走向却不是与青春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也再次例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就是从非类型化到类型化再回归非类型化的过程。经过对青春题材电影的爬梳,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期70年代的青春电影中,带有极强的意识思想形态特征。直至改革开放后,这种意识形态的表征才逐渐减弱。青春题材的电影在90年代迎来了它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成长叙事。当时,执掌中国电影的第四代导演,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在岁月的洗礼中,运用镜头诉说自我对青春的理解。而后的第五代导演,他们则试图将情节建构抽离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转而表述社会个体的情感和话语权的争取,如张艺谋的《父亲母亲》,以倒叙追忆的形式来表述父亲和母亲之间的青春情感碰撞,而它却与历史呈现离得更近。而后的第六代导演则创作了大量的以成长为叙事母题和主线的青春电影,它的主题就是成长,展现的是成长过程中的撕裂痛感、压抑疼痛亦或是茫然质疑式的疼痛。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电影市场因素的介入较少,对影片的宣传力度略显欠缺,使得这一时期的影片受众较低,只是被电影人士所接受和认可,影片的辨识度和自我叙事程度较高,但与观众的贴合较低,并不是一味地逢迎观众的口味,而忽略自身清楚主题的审视。
近几年,在电影市场的竞争中,以都市男女的青春成长、情感纠葛为叙事主题的青春电影越来越多地引起观众的关注,分享着影视利润中的一杯羹。而绝大多数的作品还是对青春过度地解读,失恋、堕胎、辍学成为其经典桥段。简单的建构与重复暴露了现实中青春题材电影的创作困境。而这样的青春片还是能够在观众已经对于好莱坞大片审美疲劳之后,带来些许的惊喜与精神回归,这更加体现了当今人群对于优质的青春题材影片的精神追求及渴望。文章、白百合主演的治愈情感电影《失恋33天》,演绎了黄小仙失恋的情感变化过程。它的审美寓意涉及了失恋这一情感主题,弥补了当时青春题材电影的唯爱情论的创作空白。它以一种全新的题材主题为情感切入点,从而在观众中引起了共鸣,实现了创作者与观众间的情感无缝对接,并且为失恋痛苦中的都市男女开出了治愈情感的一剂良方。此后,影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演化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的力量,11月11日成为了“光棍节”,它也暗含着观众对于青春题材电影的精神诉求。
在《失恋33天》后,电影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以“怀旧”感为表现主题的青春题材电影,其中不乏力作,如赵薇的《致青春》,陈可辛的《中国合作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电影只是冠有了青春的名号,却没有真正的青春叙事,青春只是其宣传影片的一种噱头,打着青春的旗号,却演绎着无关的影像内容,这只是创作者想要扩大影片的受众面,创作出跨年龄的影片,进而在电影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惯用伎俩而已。目前,对于青春题材电影的受众的接受年龄应该是在15岁到30岁之间,这是符合人个体发展的生理及情感特点需求的一种划分,同时也贴合青春题材影片的市场定位。都市男女面对日益紧张的工作节奏和生存压力,事实证明,凡是与青春情怀贴合的,都是有着不错的市场反馈的。这是因为观众在影片中得到暂时的精神放松,并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情感定位,自然地完成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肯定。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虽然处处充满纸醉金迷的审美意象,但引发了“粉丝”的电影效应。韩寒的《后会无期》则是开辟了奋斗与友情的新篇章,让人不免感伤儿时的真诚伙伴现已消失联系,甚至名字都已模糊。新生代导演创作的青春题材电影更多地渲染了同时代背景下的青春纯洁的情感悸动与懵懂的青春情节,她们的怀旧青春有着自己成长体验的痕迹流露,以及独特的青春话语理解。它的写实,没有西方青春影片的直接“性”、“暴力”,也没有韩国青春影片的残酷审美象征。新生代导演更加注重的是回归现实生活,用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为观众交出一份青春的答卷。
三、新旧青春题材电影审美主题的演变
(一)缺失的青春阐释
所谓新旧青春题材,主要是根据导演所处的创作时代而言的。旧式的青春题材电影大多出自以管虎为代表的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之手。“早期的第六代青春电影多数为体制外制作,顽强地保留了青春反抗、意识形态异端性和边缘性色彩;虽然也不无时尚化的外观,但其青春反抗性还是发自真诚的,更绝无喜剧性,从而成为转型期中国青年文化生成的典型例证。”[1]在第六代导演的镜头表达中,旧式的青春则是扎根于乡村的知识青年对于人生的考究和追求,这是一种远离都市生活的青春主题宣泄。旧式的青春或是生活在城市中无所事事的边缘人的随波逐流式的青春体验。旧式的青春也是生活在都市中的农村青年,却永远无法被城市接受的“骆驼祥子”式的悲剧命运。他们是一批被城市边缘化的群体缩影。他们的青春是缺席的,也是缺失的。他们的青春也许是父辈青春意愿的强加,而无自我选择的余地,如王小帅导演的影片《青红》。在片中,父亲作为一个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再次在自己儿女的身上重演,不顾一切地要回上海,以此割裂了女儿青红关于青春和爱情的所有回忆。青春的意义定格在父辈青春价值追求的延续上,必然,是一种苦痛的青春。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对于懵懂青春的一种另类表达。阳光少年马小军,一个无所事事的青年,他对青春是无知的,是苍白的。他的青春是缺席的,他的青春就是在偷窥照片中完成的,看似平淡甚至荒谬的影片叙事,却在无意中揭示了现实生活中马小军群体式的青春存在。《十七岁单车》将主人公圈定为城市的边缘人小坚和小贵,他们是一群从农村来到城市却永远无法被城市垂涎的边缘人。他们就像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想要一辆单车,命运却在不停地戏弄他们,永远都无法拥有单车,融入都市生活。无论是北京都市的现代化高楼,亦或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北京胡同,这些具有城市意象的都市空间,都是不容边缘人存在的,所以,小贵只能扛着毁坏的单车一直不停地走在城市中,一直在路上,无处安身。而于小贵等边缘化的人物来说,青春是缺失的,是残酷的。他的青春来不及品味,就已经被高压的生活所压碎。小贵从农村来到城市追求都市生活的梦想破碎,也昭示了这一人群的生活悲剧和青春情感无处追寻的无奈。纵观第六代导演的青春题材电影,他们的主人公就是一群“漫游者”,他们并不是生活中的知识分子或者都市生活中的普通百姓。[2]他们处于社会底层,为了生活颠沛流离地奔走着,他们被这个社会所排斥,青春的叙事审美亦是残缺的、苦痛的。他们在都市中苦苦挣扎打拼,想为自我的青春填补空白,完美自我青春的成长体验,但带来的却是缺失青春中苦痛的精神回忆和现实打击。
(二)市场机制下的青春阐释
第六代导演影像中的青春是导演自我成长精力的一种直观视觉演绎,它是深刻的,直击观众眼球的,他们的青春影片有着明显的精神诉求与自传色彩。从电影的创作本质层面而言,他们坚守住了动荡时代中的青春书写,这是他们对于艺术的一种坚持与理解,无关乎票房和经济。他们的影片暗藏着对社会精神尊严的追求及对社会黑暗现实最有利的抨击。而随着现代教育文化产业的扩大发展,大学生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精英光环。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化,在这样的文化市场背景下,很多大学生成为了物质金钱的俘虏,对上层的贵族生活无限奢望,根本无心关注自己的学业。一批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的青春片应运而生。如郭敬明的《小时代》。《小时代》的推出极大地满足了当前大学生的物质虚荣心理及白日梦的物化意境。奢靡的别墅、绚丽多彩的珠宝和时尚潮流的服饰让观众惊呼。它满足了青年人对贵族生活意识中的奢望与偷窥。[3]在影片中,物质欲望的刺激令人振奋,励志的根源变为了物质权利的诱惑。拥有金钱是人获得尊严的唯一途径。为了获取成功,可以不惜一切,出卖友情,就像是腐朽制度表面上的一幅虚伪面具。显然,《小时代》是市场机制下运用心理学成功逆袭的一部影片。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它反映了当前社会青年人的青春心理现状,也真实再现了在当年经济日益发展的大潮中,青春价值观的颠覆和缺失。而作为导演,郭敬明并没有给予处在人生青春懵懂期的青年人正确的人生指引,而是导演了一部自欺欺人的精神满足的虚假的青春影像。这类青春影片缺少对于人性精神层面的亮点塑造,总是一味地沉浸在过度的自我迷恋中,缺少对于青春未来的预期判断,也因不符现实的情节塑造而显示出浪漫主义情节的虚假设置。
(三)青春阐释的局限性
当然,在新生代导演的青春题材影片中,还有着多种对青春叙事主题的阐释。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讲述了英语专业的三个大学生励志奋斗的故事。在影片中,青春就是对梦想追求的演绎。梦想的实现总是要经历社会现实的磨砺。从梦想的开始,到遇到困难时的执着坚持,这是现实生活中青春人的青春写照,影片对于激励青年人的事业奋斗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张一白导演的《匆匆那年》,陈寻为了初恋方茴,放弃重点大学,乔燃为了友情,始终将暗恋放在心底,而大学中总是会有迫于无奈的分手让人唏嘘不已。此时,观众早已回忆起自己的那个青春,那份懵懂的青春爱恋,曾经最为真挚的情感现在已然消失,回忆的感伤直中观众的泪点,从而引起观众对青春的情感共鸣。诚然,曾经年轻被呵护的观众,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影片中,重新拾起了曾经遗失的情感美好,成长的轨迹由此引出,自我身份的认同与社会归属感由此自然拼接,满足了当前观众的情感宣泄,也给观众带来了真切的青春安慰和感召。
纵观新生代导演的青春题材电影,不管是为了满足青年人虚荣心的《小时代》,还是引导观众回忆清楚情感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他们的创作很大程度取决于市场文化消费的作用,这就使他们在情节创作上不可避免地走入了模式化的怪圈。相较第六代导演的青春题材电影,新生代导演的青春题材电影在创作空间上由“大”变“小”。影片的拍摄大多固定在一个封闭的场所中,例如校园。在《匆匆那年》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校园中,或者是酒吧、饭店等固定场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密集的,这是典型的“微型空间”创作,这使得影片缺乏宏观方面的社会价值观的审美引导意义。[4]除了影像空间变“小”,人物情节的编排也随之变“小”。在青春成长的岁月中,总是离不开堕胎、劈腿分手这样的情节。影片的戏剧冲突围绕在现实的爱恋与初恋的追求之间展开,用低缓、煽情的音乐来抒发自我失恋的悲伤心情。在这类影片中,青春成长是疼痛的,疼痛的根源在于美好初恋的遗失。青春的内涵就是一场情感的成长。新生代导演的青春电影由于受到市场营销及消费文化因素的影响,塑造了一种单一的叙事结构及人性狭窄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验。在他们的作品中,青春就是人生的一种极为单薄的、程序化的、虚幻的人生成长体验,这样的创作理念,显然有悖于电影艺术存在的审美本质与意义所指,青春题材应该是具有丰富视野及内涵的影视创作,能够真实再现当前社会人生的青春成长经历,并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正确方向的指引。
[1]陈旭光.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6.
[2]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48.
[3]张英进.多元中国电影与文化论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75.
[4]杨 阳.新时期长影伤痕电影的主题解读[J].电影文学,2014(9):23-24.
[责任编辑 范 藻]
A Study on the Film Narration of Youth Theme
DU X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Taiyuan College,Taiyuan Shanxi 030020,China)
W ith the 80 generation gradually into them iddle age,the urban emotional films increasingly make the audience feel the aesthetic fatigue and repetition.Nostalgia has undoubtedly become the mood of the audience and then a series of“Youth Theme”movies produced,such as“Chinese Partner”,“Youth”,“To Youth”,etc..Through the film,the audience has com pleted their own feeling grown-up of aesthetic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own value,but also contain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since the new century.Behind the film aesthetic perception,wemore deeply realize the effect on commercial cultural consum ption age,lack of youthful nostalgia film aesthetic and narrative theme and aesthetic appeal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humanities.
youth nostalgia;movie;narration theme
I207.351
A
1674-5248(2017)01-0091-04
2016-10-16
山西省教科所规划项目“70后女导演女性题材电影研究”(GH-13180)
杜 萱(1984—),女,河北保定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影视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