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
——当代环境历史研究的一种思辨解析

2017-04-13陈琴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莫兰复杂性范式

陈琴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想
——当代环境历史研究的一种思辨解析

陈琴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法国著名学者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范式作为一种独特视角,对当前环境历史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研究用莫兰的复杂性思维范式来解析当代环境历史研究中复杂现象的适用性,能够对当前中国环境历史研究理论发展带来一些积极的思考。

复杂性;复杂性范式;埃德加·莫兰;当代环境历史

1.复杂性思想引入:历史环境研究复杂性的哲学思考

事实上,历史和哲学间本身就呈现出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学科上的共通之处远胜于差别,现实实践是发现问题之源,而解决现实问题则就需要实现对历史的探究,以此来追求到事物的因果联系,给出相应的答案。而基于历史理论下,则是借助哲学思想体系,实现对问题的分析,并基于哲学理论下,实现对历史理论体系的解析与重构。[1]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1921-),其在复杂性问题上所给出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且深入,其主要中译本著作有《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方法:思想观念》及《方法:天然之天性》。在《方法》一书中阐释“复杂性思想”或“复杂性范式”。在其相关研究理论中,则是基于复杂性方式下,实现了全面且整体的人类学体系的搭建,在此过程中,还将生物与物理学等多学科与之相融合,将相应学科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吸取,以此来针对一般的科学研究的复杂性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其提出的复杂性思想下,主要的理论成果为自组织、多样性以及自我反思等理论。在莫兰的理论观点下,提出"在大千世界中,事物本身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融合体,同时有序性和无序性相互混合交融,而个体与环境间所是相互渗透的"[2],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则需要借助"宏大概念"与策略性眼光、元系统的理念来进行理解。此外,基于莫兰的"复杂思维"下的整体思维范式,对于复杂性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则延续了欧洲重视哲学精神的这一传统,并提出了如下的观点:要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自然科学之中,以促进二者间实现融合发展。基于莫兰的复杂性理论下,为哲学研究提出了全新的系统论与方法论。

基于莫兰的理论观点下,经典科学有着自身的特殊理解方式,即以简单范式为原则,并在研究中呈现出普遍性特点,进而总结出复杂性范式。在传统意义上随机性只是由于我们的无知而产生的表面现象,而把有序性作为一种绝对解释的最高原则,但是,无序性与有序性在本体论中各自占据的地位几乎等同,这就意味着在事物的发展中,二者发挥出着双义性作用。其中,虽然无序性在事物发过程中破了了这一发展的稳定性,但是,这是事物实现多样性发展的基础性前提;而有序性则负责着维持事物实现稳定发展,但是,这就意味着基于游戏性,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具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因此,在莫兰的理论观点下,则是将无序与有序看做成一个在不断发生关系的相对概念,同时,这一概念所表现出的是一种互补与竞争的关系,并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着互动性的组织结构。这一理论精髓在于形成了一个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完整的复杂性哲学架构,并建议建立“宏大概念”、程序性和策略性眼光和元系统观点以认识对象。因而从复杂性的定义、复杂性思想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原则和方法等层面,对莫兰的复杂性思想进行系统的探究对于当代中国环境历史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以莫兰的复杂性思想解析当代环境历史研究复杂现象的适用性

莫兰的复杂性思想因在思维层面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共性,从而能够解释当代环境历史研研究的复杂性。

第一,哲学本身则是针对人的存在方式与对世界关系的一种反思。而基于这一反思下,则离不开人与事物以及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在哲学科学视角下,则是针对现实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借助哲学理论来进行辩证思考与分析,进而将事物的本质与所存在的规律进行外显。而基于复杂性思想下,则是立足于当前各个不同研究领域中所面对的复杂性问题,搭建起全面的理论框架体系,并提供相应的复杂性研究方法。而在当今的的时代下,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与挑战,在这一领域中,可将环境问题看做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存在体,是在相应历史阶段下,将人类社会生产以及活动的背景进行了反映。而从这一角度出发,莫兰复杂性思想的提出恰好与历史环境研究的复杂性探索隶属于同一时期,同时也受到了之前的西方学术理论的影响,如系统论与自组织理论等。虽然其隶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范围,相应研究范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二者存在着一大共同点,即价值取向相同,同是针对历史时代发展过程中,在相应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复杂性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如美国1969年-1970年通过并签署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尼克松宣布20世纪70年代为“环境十年”并成立国家环保局等。

第二,在关注的内容上,二者也同样存在相似点。基于莫兰的理论下,所提出的不确定性、无序性、非线性等理论观点,则恰好能够对滥用农药导致生态危机的问题的描述,如《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日本水俣病从发病到最终确认环境污染病因并赔偿,以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等事件,都和莫兰对随机性与过程性的讨论有着极大的一致性。同时,整体性(涌现)与自组织着两项内容,是当前复杂性科学领域研究中的焦点,也已得到环境历史研究者的重视,并且相应研究成果也在不断的丰富。在环境历史研究领域中,也同样呈现出了对复杂性的关注程度,并对此进行了探索与诠释。其中,基于莫兰的主体能动性投射到环境历史领域的观点下,能够将环境历史学研究领域对思想创新的重视程度;相应元认识得以重视,获得的成果无疑是对研究原创性的尊重。再以各种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势必给研究带来新的局面。

第三,莫兰提出的要素对立互补性,则是对形式逻辑限度问题的阐释。在这一理论观点下,在承认诸如有序与无序等元素,共同存在同一事物中并对这一事物产生作用的同时,也将各个要素自身在系统内容所形成的复杂逻辑形式进行了表述。具体体现到环境历史研究中,由于研究者研究出发点、相应研究手段等存在一定局限性,因而对无序的强调也将不是无限度的,而是与有序共存,或者有序中产生无序。

第四,研究起源有着一致性,即都是对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复杂现象进行的反思。针对会二者所呈现出的相关性,则需要就“批判和反思批判现代性的不足”这一理论上,展开更深一步的研究。追究复杂性思维范式的起源,则是基于现有科学研究范式方法下的局限,基于莫兰的观点下,针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复杂性问题,则不能够只有单一的方式进行定义,核心则是针对简单性思维模式的反思与批判。当代环境历史研究的复杂性同样也是建立在对早期环境历史研究的简单性思维方式之上的。即反对环境决定历史或者人类活动改变历史进程的二元论思想以及依靠抽象化数据与单一事件进行历史解释。而对于现代环境历史研究领域而言,也正是基于这一反叛的精神下实现了创新性的探索,进而将探索的空间进行了扩展与延伸。作为理解当代环境历史研究的一种视角,莫兰的复杂性思维范式对解析当代环境历史研究思维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3.由莫兰的复杂性思维引发的对中国环境历史研究发展的几点思考

3.1复杂性思维对当前环境历史研究方式的启示

莫兰提出的复杂性范式下,将其以当下科研问题进行反映的过程中,则是对传统从研究思维的一种批判,针对当前现实问题所呈现出的复杂性特点下,则就需要以复杂性的方法,将不同学科进行融合,进而建立其跨学科的范式。在中国的学术研究领域中,现有的思维已成为一种模板,在传统的线性体系下进行授课,虽然在当下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针对环境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因复杂性问题研究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多学科结合的趋势,当前学科分开的学术型教育模式在应对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挑战方面越发显现不足。在环境历史研究中愈发需要考虑到多学科研究的复杂性,这其中涉及到生命科学、化学、历史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协调及渗透,甚至在每一门学科内部不同专业及研究方向都需要协调互补。

3.2评判现代环境历史研究成果需要复杂性思维

传统意义上,我们对一个研究报告的评价常常会使用数据翔实、条理清晰、结论合理等评语,更具体一点会用到数据来源准确性、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的可借鉴性等量化的指标。但面对不同学科领域做出的五代、魏晋南北朝的环境变化与民族融合,中国儒家文化与释、老、玄学的吸收及相互融合,中国传统社会超稳定结构的断裂等。发现以往惯用的部分评价方式似乎不再那么贴切与有效。甚至某些环境历史研究者的出发点就是寻求从细小求大突破的研究点,希望能毕其功于一役。如仔细深究就可发现东汉王朝最后半个多世纪恰好遇上太阳黑子衰弱期,强度是前后一千年的最小值,自然灾害和灾异频频发生。自公元107-219年的112年中,特大天灾150次。动摇了“君权神授”的信念,天人感应学说本身被灾异粉碎。此外今文经学通过微言大义精神有效地扩大了儒家经典的适用性,但对孔子的神话和任意解释的极度延伸又导致讳伪的盛行,从而导致汉代宇宙论儒学的解体,继而儒家思想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的散失,在东汉灭亡,三国鼎立,社会大动乱中,又令人口损失十之八九,汉族人口骤减。此外少数民族大举南迁,迅速改变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比例,以及印度佛教传入的双重冲击。

因此,如何针对现有的复杂性问题,搭建出相应的评判机制,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则尚未形成能够获得统一认可的机制体系,但是,莫兰的复杂性思想在认识论的层面仍有借鉴意义,为我们指出了一种方向,提供了一种认识问题的角度。即要从事物构成的多样性、多维度、多因素、多基源、多中心等方面出发,对事物的整体与部分进行融贯与联结,对一个复杂的事物不要随意地拆分与简化,从而建立起对其真实面貌在认识上尽可能的还原。

3.3复杂性思维对当代环境历史研究领域的拓展

莫兰在《方法》一书中曾提出无序性、特殊性、非线性、混沌、涌现、主体能动性等七种应对当前应对复杂性挑战的途径。而在当下,环境历史研究领域中,在针对相应问题进行研究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莫兰的这些理论成果进行了践行,而基于现有的理论概念下,则能够进一步丰富研究的层面,促使相应研究思维随之被拓展,进而为实现对概念的额客观理解奠定了基础。而实现对概念的客观理解,则能够为解决现代历史环境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性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为拓展当代环境历史研究的视阈奠定了理论与方法基础。

4.结语 当代环境历史研究所呈现出的多学科结构及多途径研究范式,与复杂性科学与复杂性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在当下,针对环境历史学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针对复杂性问题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并从多角度、借助多种方法来实现对有效的研究。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促使研究手段实现了创新,这也就赋予了当代环境历史研究以复杂性理论的特点。将莫兰的复杂性思维范式引入到该问题的解决之中,则能够提高现有研究思维的高度,并能够实现客观的分析,以此来实现对复杂现象与问题本质的揭示,为实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理论与方法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莫兰的复杂性范式是认识当代环境历史研究问题唯一的视角。

当我们顺着莫兰的思想延伸对复杂性理解和探索的时候,应意识到人类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为了复杂而复杂。也不能忘记“经济性原则”与“奥卡姆剃刀”法则。探讨复杂性是为了表明以往我们认识的不足,而不是否定简洁。毕竟,复杂与简洁一起构成了当今精彩纷呈的世界[3]。

[1]孟翯巍.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哲学思考[D].吉林:吉林大学,2013.

[2]陈一壮.论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想”[J].中南大学学报,2004,(2): 11.

[3]陈琦.埃德加_莫兰的复杂性思想_当代建筑创作的一种思辨解析[J].住区, 2013,(3).

K061

:A

:2095-7327(2017)-02-0110-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幻觉型诗人研究》(批准号为13BWW052)。

陈琴(1985—),女,安徽怀宁人,就职于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硕士学历,主要从事英语文学、英语教学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莫兰复杂性范式
张卫《向莫兰迪致敬之5》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张卫作品
张卫作品
张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