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研究

2017-04-13李玉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负荷运动

李玉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陇南 742500)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研究

李玉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陇南 742500)

首先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分类进行阐明,进而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从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强化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并对具体的实施方法进行了论述。达成了从优化大学生体育教学角度培养大学生优秀素质的研究目的。

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预防

新时期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仅要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养以及思想观念进行培养,同时也要优化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专业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更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和身体素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性的呈现下降趋势,这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在高校期间的精神状态和学习质量,而且对大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就业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教学理念,不仅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减少理论知识课时,更鼓励学生在课上与课后中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增强个人体质。大学生在参与健身活动、体育竞技活动以及课堂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这不仅可能不能起到预计的体育教学效果,可能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在保证大学生展开足够充分的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如何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是人在运动中由于技术操作不当或者客观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人体损伤。运动损伤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给人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但是一些运动损伤具有蛰伏性,如果不能够有效进行处置将会在未来给人体带来严重而不可挽回的机体伤害。特别是对于体育专业或者专于某一体育项目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潜藏的危机很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或者在学生的业余锻炼中,预防运动损伤非常关键而且一旦出现运动损伤情况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常见的大学生运动损伤有以下分类。

第一,受伤组织结构划分肌肉肌腱损伤、骨损伤、血管损伤、皮肤组织损伤以及内脏组织损伤等。第二,按照运动损伤后皮肤完整性以及黏膜完整性,可划分为开放性损伤以及闭合性损伤。第三,按照损伤后运动能力丧失程度分为轻度运动损伤、中度运动损伤和重度运动损伤。第四,按照损伤的病程可以将大学生运动损伤划分为慢性运动损伤和急性运动损伤。第五,按照运动技术或体育活动类型可以划分为运动技术伤和非运动技术伤。

二、大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成因

(一)准备活动不够充分

人体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状态是逐渐融入、逐渐发挥出来的,这是人体机能逐渐适应运动需要的过程,也是每一个人运动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完成之后人体机能充分发挥出协调性、力量、敏捷等能力。但是这一过程如果没有得到充分而科学的准备,人体将无法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并有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所以在大学生展开运动之间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运动前期准备活动,进而使身体在正式开始激烈运动之前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准备活动的关键在于对自身身体机能的调节,准备活动如果不够充分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但是如果准备活动用时过长,或者准备活动强度过大,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反而会使大学生在未进入体育活动时就已经开始流失体力,并又有可能因为体力流失而导致在体育活动进行时对身体控制不当而出现运动损伤。另外,准备活动的时机应有准确的把握,如果准备活动与正式体育活动时间间隔过长,准备活动将失去作用,同样会引起大学生的运动损伤。

(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绝大多数运动损伤都是由于大学生对运动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没有意识到可能会发生危险的话,那么大学生就不会做出保护性动作,进而使大学很容易就会产生运动损伤。大学生对运动损伤不够重视主要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缺乏安全知识的普及,正是因为教师向学生传递了这种错误的体育运动理念才导致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淡薄。大学生在运动的过程当中由于缺乏体育安全意识和体育安全知识,在体育运动进行的过程当中注意力不集中、嬉笑打闹,这是导致大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成因。

(三)体育运动负荷过大

运动负荷过大也是导致大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成因,而且由于运动负荷过大而导致的大学生运动损伤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伤情,甚至给大学生的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在当前高校校园内体育活动盛行,体育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高涨,很多大学生出于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热爱而自觉性增加训练,并且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过分强调体育活动的竞技性。这些现象都会导致大学生运动负荷过大,并因运动负荷过大而使身体机能难以发挥出相应的能力作为支撑,进而导致了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损伤形成。

(四)综合性客观因素的影响

体育活动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所涉及的客观性因素较多,尤其是户外的体育活动,与天气、场地、体育运动器材等因素产生着直接关系。首先是天气因素,如果大学生展开体育活动时处于高温闷热或者暴晒的环境下,大学生很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而中暑,如果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大学生人体机能协调性将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大学生自我保护动作的发挥,导致了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如果在潮湿闷热的天气下大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将会导致大学生出汗过多,进而使大学生体力透支、虚弱,这也是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重要客观因素。另外高校运动场地的物质条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场地的不科学性和不完善性都会导致大学生在体育活动的技术技能难以有效发挥,进而产生的运动损伤的发生。另外很多高校的体育运动器材过于老旧、缺少维修与更新,这都会成为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潜在性危险,不仅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行程,甚至会导致大学生严重伤情发生。

三、大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之前严格而充分的做好准备活动,是有效减小体育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体育运动前准备活动的技术要领并不难,多数大学生都是因为对准备不活动不够重视而不做准备活动或者不严格执行准备活动标准。所以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讲述准备活动的具体应用技术。通过话语的引导教育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进而使大学生能够自觉的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并自主的展开体育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应依据正式运动的内容、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天气情况等来确定,其强度一般为 45%V·02max,心率控制在 100~120次/min,运动时间为10~30min,与正式运动的时间间隔以2~3min为宜.同时为保证准备活动的合理性。

(二)强化体育运动安全教育

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并传授大学生体育安全知识,使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能够有效运运用体育安全知识和技巧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体育安全教育的传授过程可以与体育专业知识理论课协同展开,教师在向大学生传授某项体育运动技术时,同时将该运动动作的体育知识传递给大学生。进而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体育安全知识的应用。在大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实践训练时,教师应保持对大学生的观察,对一些危险性动作及时给予安全指导。另外教师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大学生能够自觉的在体育运动中注意自我保护。特别是在脱离教师视野的情况下,大学生不仅能够具有良好的体育安全意识,更能够运用好体育安全知识来保护自己。

(三)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侧重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与身体素质,进而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奠定基础。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减少或者避免对抗性比较强的体育运动,弱化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强调体育运动的精神性和健身性。所以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应减小运动的负荷量,运动负荷量维持在保持健身需要即可。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不仅能保证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性,也能够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要求。在体育活动的安排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健康状况、运动水平及运动项目特点等,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四)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高校体育运动医务监督工作是针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保障机制,以预防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为工作目标,从多个层面实施体育运动保护措施和方法。由专业医务人员以及体育教师共同组成,在体育活动之前对体育设施进行检查,对大学生进行体育安全知识教育,并监督大学生完成体育准备活动。在体育运动的活动展开过程中,准备相关医疗设备及医药用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大学生应,在运动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自身有无出现不适反应,特别是运动系统的局部反应,譬如,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局部肿胀等,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即刻停止运动,并进行相关检查。

结语

通过对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分类以及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得知,准备活动不够充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运动负荷过大以及综合客观因素的影响,是导致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主要成因。针对问题形成的原因,首先通过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强化体育运动安全教育,来强化大学生产生体育安全意识、传授大学生体育安全知识。进而使得大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当中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同时高校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来降低大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构建体育运动医务监督机制、加强医务监督工作,来应对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大学生运动损伤概率,并使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负面影响最低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对其精神面貌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业完成程度。加强的体育运动安全的管理能够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郑进贵.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22:4130-4133.

[2]任重宇,杨光.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病率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05:105-109.

[3]林杉,张振东.常见体育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应急处理[J].河南医学研究,2013,03:476-478.

责任编辑:周圣强

审稿人:于吉瑞

R873

A

1009-8534(2017)04-0166-02

2016年度甘肃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普通高校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规避和保险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T201645)

李玉辉,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负荷运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