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色》谈黑人社会的伦理回归之路
2017-04-13范小田黄安平
范小田 黄安平
(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从《紫色》谈黑人社会的伦理回归之路
范小田 黄安平
(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艾莉丝·沃克的《紫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对白人统治下黑人社会伦理观的形成和转变进行探索,进而实现对黑人文化重构的介入,希望能够为黑人社会伦理回归提供相应的理论参照和精神引导。
艾莉丝·沃克;《紫色》;黑人社会;伦理回归
艾莉丝·沃克是当代国际上影响力最显著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在创作中用笔作为重要的武器,对黑人社会现状进行揭示,希望能够借助小说启发黑人自觉捍卫自身合法权利,走出社会历史限制的桎梏,实现对黑人社会文化的复兴。在艾莉丝·沃克的代表小说中,《紫色》就是对黑人社会伦理思想进行揭示的典型代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艾莉丝·沃克引导社会上的黑人摆脱白人思想价值观的束缚,寻求伦理回归之路,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对《紫色》小说作品进行研究和解读,能够对当前美国黑人社会的发展情况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并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为黑人理论回归的探索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一、《紫色》简析
艾莉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以书信体为主要格式,将美国一位普通的黑人女性西利的人生经历作为情感主线,以西利为代表对美国南方黑人社会上黑人女性的悲惨生活状态加以反映,希望能够引导黑人社会探索伦理回归,实现对黑人和谐生存环境的构建。在艾莉丝·沃克的笔下,西利是当时美国社会上广大黑人群体中女性的典型代表人物,西利在成长过程中与周围人产生的伦理观变化正是当时美国黑人社会伦理回归的缩影。艾莉丝·沃克在《紫色》中刻画了黑人女性的精神状态,因此作品表现出强烈的黑人妇女主义色彩,指出黑人妇女主义者应该力求男女性在社会、全民族范围内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完整性。长时间以来,由于民族歧视一直是世界上的焦点问题,因此《紫色》也被世界文学评论家和批评家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解读,并且将研究视角集中到黑人女性群体的精神缺失和伦理异化问题上,艾莉丝·沃克在小说中希望借助对黑人女性生活状况的直观描述探索黑人社会生存状况,特别是女性群体精神缺失和伦理异化的事实,促使黑人社会中的人也能够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共同构建黑人社会的中心思想,有效促进黑人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从《紫色》看黑人社会伦理异化和伦理回归
《紫色》对黑人社会伦理异化问题进行解读,探索伦理回归问题,希望能够为黑人社会伦理回归指明发展方向,促进黑人社会的良性发展。
(一)黑人社会伦理异化的形成
在文学伦理学的研究体系中,伦理观方面的思想是较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主要指在文学创作中对社会体系的构建,对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特殊伦理关系进行合理的架构,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对社会秩序加以确定。从文学作品分析和诠释角度进行研究,伦理价值观的主要思想就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并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思想道德观念的确定以及各种社会秩序和规范的确定等[1]。在艾莉丝·沃克的笔下,美国黑人社会在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长期受到白人种族歧视观念的压迫,黑人群体的思想观念发生一定的变化,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建设和传承,逐步形成了特殊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特别是黑人社会中的黑人女性群体,她们在生活中所受到的思想压迫和身体迫害更为严重,主要包含黑人男性和白人男性群体的双重压迫,并且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思想观念导致黑人妇女的生活异常艰难,对黑人社会的良性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黑人社会伦理价值观异化问题的出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种族歧视方面的深刻社会历史原因。一方面,美国社会中的白人群体对黑人的精神压迫是造成黑人社会出现伦理异化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并且由于黑人群体长时间受到白人种族歧视思想和白人价值观的限制,黑人群体中部分思想不坚定的人开始将白人思想价值观作为生活标准,宗教信仰也随着白人群体发生了变化,所信仰的上帝是白人的形象,在宗教信仰的作用下,黑人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受到完全的禁锢,黑人社会整体伦理价值发生异化现象,在伦理秩序层面也被白人社会所控制。另一方面,受到白人种族歧视的影响,黑人男性逐渐丧失了作为男性群体的自尊和自信,并且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宣泄,将被压迫和被统治的思想转移到压迫女性群体上,希望借助压迫女性重新获得生活的自尊。受此影响,黑人社会中的女性受到白人社会思想价值和黑人社会男性群体的压迫,承受身心双重伤害,在身体和精神层面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和约束,并且长时间以后,黑人女性群体逐渐默认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伦理观也呈现出明显异化的现象[2]。在小说《紫色》中,小说主人公西利在生活中任劳任怨,从来没有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只求能够稳定的生存,其思想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异化的伦理思想在社会上世代相传,黑人社会中的青少年群体在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也逐渐树立了异化后的伦理价值观念,在生活中维护既定的传统社会秩序,导致黑人社会中伦理异化问题日益严重,甚至根深蒂固为特定的社会准则。艾莉丝·沃克在小说中希望借助小说的主题思想引发黑人社会同胞的深思和反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错误的伦理观念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探索社会伦理观的回归,真正追寻自由、平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黑人社会的伦理回归
艾莉丝·沃克《紫色》小说中主人公伦理观随着其成长不断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黑人社会中理论回归的历程和黑人社会的良性发展。艾莉丝·沃克在小说中融入先进的民族主义思想,通过对“莎格、索菲亚”等具有代表性的个性新女性形象进行塑造,呼吁黑人同胞摆脱自身思想认识的束缚,从而真正探索伦理回归的发展方向,让更多的黑人能够为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而坚持和奋斗,以期可以全面推进黑人社会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3]。在小说中,艾莉丝·沃克所塑造的新女性敢于否定当前社会不合理的思想价值观念,追求自由、解放和平等,并在生活中感化和影响了黑人社会中的其他人,在女主人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中,美国社会上禁锢黑人思想的白人传统价值观逐渐弱化,最终土崩瓦解,整个黑人社会日渐认识到自身思想认识层面的异化问题,真正踏上伦理回归发展道路。
在《紫色》小说中,莎格是黑人社会中新女性群体的典型代表,其追求独立、平等和自由,思想开放,受到莎格成长经历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小说的女主人公西利日渐转变了保守思想,开始追求自由和解放,如西利在莎格的支持和鼓励下穿上男士长裤,就是其突破自身传统思想价值观念束缚,这不仅表现出其思想的解放,也是其向当时社会上处于统治地位的“父权制”提出挑战的最直观反映[4]。同时,在莎格的影响下,主人公西利最终放弃对上帝的信仰,与莎格一同信仰泛灵论。泛灵论即坚持万物有灵的思想,具有浓郁的黑人文化色彩,西利在生活中放弃对上帝的信仰,不仅是其信仰方面做出的改变,更是其在思想意识层面摒弃白人传统价值观的束缚,重新追寻黑人传统文化以寻求精神层面的解放。在西利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其思想价值观念从错误走向正确,最终其离开束缚她的家,与莎格一起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世界。
在小说中,耐蒂伦理观回归与其在非洲社会的挣扎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在逃跑到非洲社会并艰难挣扎生存期间,其眼界不断开阔,对黑人社会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且肯定了美洲黑人是非洲黑人转卖给殖民者后在美洲社会上生存和繁衍的事实,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理论的日渐丰富促使耐蒂逐步探索思想的解放,真正突破了传统伦理观的束缚,为自己作为黑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由此可见,艾莉丝·沃克希望黑人能够正视自己的肤色、正视自己的身份,以期可以有效激活黑人群体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艾莉丝·沃克小说中,黑人社会整体呈现出的伦理回归不仅在黑人妇女伦理观的常态化发展方面有所表现,也与黑人男性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认识的扭转存在一定的联系。《紫色》小说中各个主要人物在成长和日渐成熟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伦理观的回归,并且在正常社会秩序的作用下日渐告别不幸,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小说进行综合分析,小说中某某先生的改变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在西利离家出走开始寻求独立的生活后,某某先生也摆脱了父权制腐朽思想的限制,思想的自由度日渐提高,不再寻求上帝的信仰和上帝的主宰,而是挖掘自身爱好,并做起针线活这种在黑人社会上只能由女性所做的家务活,在伦理观转变的同时他也真正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像个正常男人那样生活在世界上”,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生活最本真的价值[5]。在艾莉丝·沃克笔下,某某先生是传统黑人男性的缩影,其伦理观的回归也能够引发黑人社会男性群体对自身精神状态的反思,进而促使男性群体也能够重新寻找伦理观的回归,探索精神世界的完整,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促进黑人社会的整体性发展。
在艾莉丝·沃克小说《紫色》中,其将美国社会上普通黑人女性的生存经历为主要线索,揭露了异化伦理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对黑人社会造成的危害,进而让人认识到黑人社会整体回归的重要性,启发和引导黑人同胞能够自觉探索伦理价值观的回归,为黑人社会的发展指明发展方向。可见对《紫色》小说的深刻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能够对黑人社会的整体伦理价值观形成系统的认识,真正呼吁黑人同胞逐步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观,重新构建平等的黑人社会基本诉求,有效促进黑人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艾莉丝·沃克的《紫色》对黑人社会伦理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反映,艾莉丝·沃克由此引发黑人同胞的反思,希望能够以此文化引导促进黑人同胞精神意识的觉醒,有效推动黑人社会的伦理回归,让黑人能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对艾莉丝·沃克的《紫色》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当前世界上种族歧视问题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参照,为正确处理种族歧视问题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借鉴。
[1]陈晶.从《紫色》看黑人社会的伦理回归之路[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47-148.
[2]叶美玉.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紫色》[D].东北林业大学,2014.
[3]余秋兰.社会歧视下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智慧——艾丽斯·沃克的《紫色》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J].学术界,2015(3):149-158.
[4]冯丽君,何圆.《紫色》中独特的成长领路人——黑人女同胞[J].商洛学院学报,2014,28(3):47-49,96.
[5]贺洁.《紫色》中新现实主义和黑人民族主义的建构[D].安徽大学,2014.
责任编辑:徐向阳
审稿人:于吉瑞
I106.4
A
1009-8534(2017)04-0032-02
范小田,九江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