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背景的互联网新媒体研究
2017-04-13张建
张 建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1)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背景的互联网新媒体研究
张 建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愈加广泛,而媒体行业更是融入了计算机的先进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媒体运行模式,形成了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互联网媒体已经是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各个行业提供了便利的信息传播工具,因此,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是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了规范互联网新媒体的相关办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新媒体
一、互联网内涵
互联网最基础的设备就是计算机,通过对多台计算机的网络进行连接,形成一个科学局域网络,再对多个局域网络进行连接,建立一个系统的全球互联网络,这是全球最大的网络。它不仅连接了各个国家的媒体,同时也将各国的文本进行了连接,实现了全球信息化。互联网可以进行远程系统操作,用户可以进行远程登录,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传播,资源检索,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标。另外,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视频聊天等,实现远距离交流和沟通。计算机网络是互联网的核心,利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将互联网与一些移动设备进行组合,从而可以实现互联网的移动,让用户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实现连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互联网发展迅速,也在不断的改革,将互联网与新媒体相结合,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另一大举创。
二、互联网媒体的特征
(一)技术的融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市场实际需求也渐渐增多。这些需求已经不仅限制在物质层面,也开始对精神层面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传统的媒体都是通过电视机,广播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传播,要想得到这些信息资料,必须将人限制在一定的区域才能完成。而互联网却将计算机网络与移动设备技术进行了融合,将两种分开的技术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网络的移动功能,使得用户通过手机就能对网络信息进行查询和了解,也可以进行言论发表。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越来越多,并且还在快速的增长。而4G网络在市场中的使用,加快了移动互联网的运行速度,使得互联网技术,涉及的用户更加广泛,加大了网络资源的共享范围和使用效率。
(二)媒体种类的多样化
在先进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最常用的信息传播媒介除了电视以外,网络应用的最为广泛。为了与人们需求相吻合,网络研发人员不断的对网络技术进行更新和完善,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性,拓宽网络技术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是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由于网络技术存在众多功能,传播方式也很多,使得网络技术得到了更好的普及。在不断的完善网络技术的条件下,增加了更多的新闻传播和资料搜索的作用,,促使网络技术更加专业化,技术化,也促使更多的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研发和使用。
(三)互联网媒体的大众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互联网媒体业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而随着网络媒体使用范围的不断拓宽,促进了互联网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媒体进入到人们的眼中,使得受众人群的需求得以满足,促使互联网媒体向大众化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得到更多人们的关注,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网络运营商一方面研发新产品,一方面调整产品的价格,让更多人群有条件接受互联网技术,从而促进了互联网媒体更加广泛化和大众化。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新媒体移动服务功能的发展
在互联网新媒体出现以前,传统的媒体信息都是通过电脑终端盒移动存储设备来进行存储的,如果用户想获得相应的信息服务,需要使用传统的媒体形式来完成,会大大增加对电脑终端的依赖程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应用于网络技术,并与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从而出现了我们现在使用3G、4G手机,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互联网的应用范围,使移动服务功能有所增加。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进行沟通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使人们相互联系更加方便和快捷。手机与其它通讯设备相比,具有机身小巧,携带方便,运行快捷的特点,在新媒体的融合下,具有移动服务功能,使得手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手机可以帮助用户购买东西,获取信息,发表言论,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等,这些功能虽然在网络上也可以实现,但是却不能达到随时随地的效果。而手机就可以进行移动的完成,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有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都可以完成。除此之外,很多软件开发商也对手机软件不断的完善,使得互联网新媒体在生活服务功能方面更加全面,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可以说,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互联网媒体与智能手机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应用也会更为广泛,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新趋势。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丰富了新媒体的信息内容
在传统的媒体行业中,用于媒体传播的方式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等,这些方式都是依靠文字来进行传播,而后来进入的网络媒体也只是通过文字来进行信息来进行的。后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以后,网络视频技术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特别是在线视频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向直播化,图像化和声音化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传播内容结构发声了巨大的变化。特别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视频传播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在线直播。特别是QQ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可以进行视频聊天和通话。充分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件能够进行信息内容整合,传播内容更加丰富,速度更快,使用更加便利。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媒体传播内容结构更加广泛,包括了新闻,娱乐,时政等多方面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新媒体的信息承载量,促进新媒体服务功能的有效拓展。
四、规范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建议
随着互联网媒体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弊端。如媒体传播侵权,公布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等,给社会舆论和导向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对互联网媒体市场进行约束和规范,加大对互联网媒体的监督力度在社会发展中充分的发挥出互联网媒体的正面作用。
(一)健全互联网媒体行业的法律法规,促使网络秩序的规范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必须在市场中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市场的有序发展。在当前的市场中,针对互联网媒体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相对较少,不够完善,没有对互联网媒体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得互联网媒体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建立健全的网络行业法规,完善互联网媒体相关制度,加强运行中的监督力度,对公民的权利和隐私加以保护。让民众享用互联网媒体带来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加大自己言论的权利,同时也要尽到自己的本职义务,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在相关部门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互联网媒体行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促进互联网媒体的健康发展。
(二)以政府支持为依托,加大技术监控治理力度
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大部分是以产业链模式进行的,传播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提供商,内容集成商,移动平台商和运营商等多个环节进行合作。其中涉及到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安全性,真实性和有效性都是这些环节中重视的关键,因此,需要让这些环节达成真正的合作,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完善安全防护制度,加大技术监控投入力度,对于媒体中的有害内容源和传播渠道进行治理,加强通信网络软件和传输内容的管理,健全安全防护系统,对传播信息的内容进行有效监督,实现互联网健康发展。
(三)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对信息平台进行严格审核
在互联网媒体应用过程中,信息审核是保证互联网媒体安全的重要方式。建立健全的信息审核机制,对互联网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筛选,可以将不良和不健康的信息扼杀在网络源头,防止出现大面积的信息传播。但是,由于互联网媒体涉及范围很广,数量巨大,面对的人群众多,大大增加了对信息审核的难度。而广大群众是虚假信息的第一接触人,也是直接受害者。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借助广大群众的力量,正当行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相应的个人信息反馈平台,并对民间信息加以审核,利用公众的力量对互联网媒体虚假信息进行限制和监督,保证互联网媒体系统的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向现代化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而媒体是人们获取外界甚至国际信息的重要途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下,我国互联网新媒体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方便,更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在互联网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甚至利用媒体进行违法犯罪,导致互联网新媒体中出现偏差轨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范,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应用质量,保证互联网新媒体健康有序的发展。
[1]项骏.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互联网媒体发展的影响[J].新闻战线,2015(4):68-70.
[2]董鹏.刍议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发展模式[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9):167-168.
[3]朱浩.网络技术发展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影响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8):12-13.
[4]苏滨.论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2(5):11.
[5]黄灰泽,黄宝雄.杨灿.面向互联网的新媒体业务融合平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9):21-22.
责任编辑:王俊奇
审稿人:张 勇
G210.7
A
1009-8534(2017)04-0010-0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重建路径研究,编号:sk2017zd61
张建,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