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理论及实践措施

2017-04-13崔绍怀黄少镇

惠州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余映潮课文内容板块

崔绍怀,黄少镇

谈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理论及实践措施

崔绍怀1,黄少镇2

(1.惠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2.河源中学实验学校,广东 河源 517500)

为突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了“板块式教学”理论。这一理论以已有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创新型、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能够深化课文内容的学习,提高课堂对话的水平和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板块式教学”实践中,余映潮依据课文内容、教学流程、学生活动等构建的板块,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简洁明了,给一线教师提供了简便易行的范例。

余映潮;板块式教学;实践措施

余映潮老师是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是语文教学界的领军人物。1993年,他在评点上海市教研室徐振维老师的《<白毛女>选场》教学案例时首次提出“板块式”结构,此后便将这一课堂教学结构作为研究目标。文章简要分析了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理论及实践,以便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

一、板块式教学的理论内容

(一)板块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何具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必定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余老师曾说过,他没有建立教学体系的雄心,但是他的教学理论都是与一线教学实践贴切的,是从教学实践中得来的。尽管余老师说自己并不想建立教学体系,但其教学主张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与一系列的教学理论息息相关的。

1.教学纲要的理论。《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提出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继续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1]等,要求语文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关键在于要懂得语文教学的规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文教学设计上。余老师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自序中说:“做热爱语文教学的好教师,一定要懂语文教学[2]1”。还说:懂得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的积累;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2]2-4。他将教学理念融会贯通于日常的教学设计中,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充分活动。

2.加涅的学习理论。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有层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情境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加涅认为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动、激发、维持和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一整套外部条件,学习过程是具有阶段性的[3]381。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理论将教学分成一个一个板块,这些板块中的内容都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内容,而且每一板块的设计都是带着激发、维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的。

3.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斯金纳主张将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呈现给学生[3]372。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将知识内容拆分为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较小的单元项目,其次让这些小的单元知识项目排列为具有衔接性,并逐渐加深的序列组合,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学习。板块式教学理论,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内容切分为几个小的板块。这些内容由浅入深,各板块之间不是简单的分裂,而是紧密联系,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的。板块式教学理论,实则吸收了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4.美学理论。语文教学不单单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人在不断地追求一种艺术美感,不断地在训练和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层面,而应该追求如何用一种具有美感的形式去传授知识,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教学的艺术,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在余映潮看来,好课,首先它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创造性,不是千篇一律僵化了的教学步骤;好课能够陶冶学生的情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听名教师讲课,会觉得是一种享受,是因为这节课具有美感。余映潮教学艺术的审美性,在他的板块教学设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板块式教学的内涵

1.板块的本质内涵。“板块”这一概念是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而提出来的。“板块”原指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从这一概念得知板块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这些板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存在着联系,在某个条件的作用下,板块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余映潮认为一篇课文就相当于一个整体,而各个板块就是课文部分内容的整合,以及对于课堂活动的安排。

2.板块式思路的内涵。“思路”字面意思是思考的路径,换言之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脉络。教学思路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设计进行思考的路径。而“板块式思路”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层进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呈板块状分布排列[2]131。这种板块状的分布并不是割裂开来的,板块与板块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板块式教学的特点

1.实用性。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线教师关注、青睐的,能够引起教师共鸣并被广大教师所运用。一种教学设计不管它的形式多么华丽、多么完美、多么新颖,但是如果教学设计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运用,那么,它也只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设计。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理论自1993年提出至今,一直备受关注。他被邀请在全国各地进行示范课展示,给广大一线教师展现一种教学思路,一种教学范本。这种模式可操作性强,在一线教师中广泛运用,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科学性。“板块式”教学理论是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契合了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考虑板块之间的切分与连缀,板块之间不是随意地组合,而是存在着逻辑关系的。教学层次由简到难,由浅到深,由知识到能力推进,按照序列组合,层次非常的清晰,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境。

3.开放性。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提出的问题比较封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教学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教师主导的课堂逐渐向生本课堂转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的问题也倾向于开放性。余映潮有计划的划分“板块”,设置了很多让学生充分活动、畅所欲言的板块。这些板块的设置是开放的,是明确属于学生活动的。

4.创新性。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不断地追求创新性。同一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要达到何种目标,进行有创意地切分、组合。每一篇课文,从朗读、微型话题、学法指导、语言训练等角度进行设计,充分表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5.艺术性。余映潮认为语文教学,就“要懂教学技术,要讲究教学艺术,要用艺术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读写[2]8”。“板块式教学”将课文内容按照不同的角度切分成板块,层进地、有逻辑地将板块组合起来。每一角度非常新颖,细节生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从而达到语言积累、运用的水平,具有美感、富有情味、因势利导、省时高效,真正做到激趣、激智、激情。

(四)板块式教学的功能

1.深化课文内容的学习。余映潮说:“‘板块’内涵的本质内容是整合教学资料与安排课堂活动[2]131-132”。将课文内容进行板块切分之前,必须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读懂课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提出层层深入的几个主问题,从不同角度深化课文内容的学习。

2.提高课堂对话的水平。“板块式”教学,从“学生活动充分”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思路设计,课堂活动板块由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同时老师也起着极为关键的引导作用。板块式教学互动,实际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自由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积累,进行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的课堂对话才是一种高效的课堂对话。

3.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板块式教学”对课本研读有着较高的要求。课文的研读着力于文本的“内部”,即从课文内容挖掘“文学知识”,多层次指导学生阅读;同时,研读文本还需联系“外部”资料,可以延伸拓展出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将文本切分成各个板块,前提是对文本有着深入地分析,对于每一板块设置都有清晰的思考,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但是,研读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在不断地研究教学技艺过程中逐渐提升的。

二、板块式教学的实践措施

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理论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在大量的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他对教材的处理、教学的流程以及学生的课堂活动都有着缜密的思考,并且探索出了明确、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依据课文内容构建板块的措施

1.长文短教。对于阅读的学习,教材安排了长短不同的课文,因篇幅的长短而有不同的要求。随着教材的改革,一些教材新增了篇幅较长的文本。如何教长文?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长文短教”。“长文短教”要求教师细读文本,做到精读,深读,多角度解读,对课文内容进行选择、提取、整合。对于“长文短教”的实践,余映潮有其独特的思考。

如教授《孔乙己》一文时,余映潮的设计技巧在于“板块式选点比读”。他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后,选择了课文两处重要的段落板块进行比较阅读。板块一:说说阅读《孔乙己》的初步感受。板块二:请同学们在第4自然段与第11自然段中寻找对比点,感受这两个段落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感受鲜明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孔乙己命运的变化[4]289。在“板块一”中,初步阅读文章后,学生自主思考,组织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教师在此起着一个引导、过渡的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板块二”这一环节,师生可以交流的内容有:出场与退场,正常与残疾,伤痕与断腿,长衫与夹袄,青白与黑色,站与坐,语言,语气,动作,形貌,而这些细节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的思考——思索孔乙己的命运及命运告诉给人们的道理。

余映潮《台阶》一课的设计技巧在于:通过两个“主话题”组织两次课堂教学活动,整个课堂围绕两个板块进行。板块一:品析人物。用一句话概说“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句中要用上一个四字短语。板块二:赏析细节。一起研读课文第9到第16自然段,赏析细节描写的表现力,赏析小说表现人物的技巧和手法。这个部分写父亲为盖新屋所进行的准备工作,大家看看哪些细节写得特别感人。小结:一线串珠、概写细写、巧用数字、以景衬人、侧面烘托、妙用照应、情在文中[5]。在板块一活动中,余映潮运用了主问题设计手法。主问题的提出,代替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从整篇课文着手,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从中让学生积累了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在板块二活动中,余映潮通过点评完善和引导学生的发言,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再如《祝福》的教学设计,余映潮设计了三个板块。板块一是课文情节梳理,板块二是课文人物认识,板块三是课文选点欣赏。重点读课文的第四部分:“但有一年的秋季”至“那我可不知道”。每位同学自选一个比较小的角度,或从表现手法,或从表达技巧,或从语言品味的角度简述自己的品读体会[2]121。

从以上教学设计来看,余映潮重在选点,提出“牵一发而动一身”的主问题,将课文切分成二至三个板块,先让学生通读整篇文章,从整篇文章去感知课文内容,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环节,学生既有了充分的活动,又训练了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此外,对于课文的深入解读,主要是通过选择一个片段或一个点,深入品读探究。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老师以点评的方式,调整学生的发言,并进行适时的引导,很好地优化了阅读课堂教学的状态,也很好地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之处。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语言品位等各个角度,渗透大量语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短文细教。短文在教材中的比重很大,如何将短文上得精致而又高效,是一线教师的追求。短文,因为短,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更丰富的想象力。挖掘短文中的深刻意蕴,要求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巧妙安排课堂教学层次,并且需要给学生创设充分活动的课堂氛围。

如余映潮的《纪念白求恩》一课的教学设计,分成三个板块。板块一:感知一篇。感知课文的内容及写法。板块二:精读一段。先读课文,理解词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句式;又读课文,感知这一段的层次;还读课文,品味对比的手法。板块三:背诵一段。感受层次,读出感情[6]130-137。板块一训练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概括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板块二是对一个选段进行精读,从词义、句式到层次再到表现手法,从每一个角度去解析课文,细致、深入,让学生读懂读透文段,让学生感受中国文辞的魅力以及文字的呈现艺术。板块三选择最能表露情感的文段进行有感情的背读。通过背读,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体会文字背后真挚的情感。

又如,余映潮《夸父逐日》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板块。板块一:精细地认读。认识语法现象;尝试用成语印证词义;译读全文。板块二:精细地朗读。读出文中的重音;读出文中的层次;读出文中的波澜。板块三:精细地品读。品味一个字;品味一句话[2]118-120。其中板块一,余映潮先疏通文中的语法现象,如讲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讲解省略句时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补充,重点要掌握的文言词语通过成语来印证词义。在将这些语法现象以及重点词义理解透彻后进入到全文的翻译,由字到词,由词再到文,完全符合文言文的教学规律。板块二先抓住重点字“渴”进行品析,从仔细琢磨一个字达到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接着品味“弃其杖,化为邓林”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达到深化文章主旨的目的。

以上两个“短文细教”教学实例,说明余老师的课文处理手法精致,学生活动充分,迅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二)依据教学流程构建板块的措施

1.有序层进的教学步骤。“教程清晰是教学思路设计的第一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2]133”。教学设计中要清晰地体现出教学步骤是有序的,必须是一个步骤紧接着一个步骤,否则,学生听起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同时,还应该是层进的,每一环节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是同一水平的问题,整节课不能都是知识性问题,而在难度的设置上应有所提升,这样才能做到对文章的深入品读。

如讲授《七律·长征》时,余映潮设计的教学活动板块,包括铿锵地读、诗意地说等[2]133。第一板块是“朗读”环节,朗读是亲近文本,解读文本最有效的方式。朗读在这里作为一个主要活动板块出现,既符合诗歌教学的特点,又使学生在朗读中达到理解文本的作用。第二板块是“说话”环节,可以从各个角度说,描述性的、想象的、品析性的、评价性的等,余映潮通过对文本的整体勾勒,精心安排,从而使得教程清晰,过程明朗,步骤呈现出层进的特点。

2.丰满细腻的教学步骤。从余映潮的教学实例看,他所安排的教学一般由二至六个板块组合而成,过多的板块会显得一节课涉及的内容太多,在讲解过程中只能匆匆带过,不能讲明白、讲透彻。而他在每一板块中所教授的内容都能落到实处,达到教学目标。

如《散步》教学实例,余映潮将教学目标设置为:(1)通过朗读,对孩子们进行审美熏陶、情感陶冶。(2)品味文章平易朴实,清新优美的语言。(3)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这三个目标的导向下,他设计了三个板块。板块一: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板块二:朗读课文。板块三: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6]25-32。在这里,板块一的理解文意,不是以往的整体把握课文后用一句话概说文章内容,而是在感知课文内容后用更加凝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分歧、幸福的一家、生命、整个世界的分量、情满小路、延续生命。从学生的答案中,可以看到理解文意这一目标的完成效果是很明显的。在朗读课文这一板块中,余映潮给予学生朗读建议并示范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美,最后再进行总结。余映潮时刻紧扣教学目标,保证每一板块的内容都足够细腻丰满,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依据学生活动构建板块的措施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充分地占有课堂活动时间。不管是从理念到手法,还是从教学设计到细节的安排,都应该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实践活动,不能让老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如《泥人张》阅读活动二的课中微型话题设计:余映潮请同学们自选一个话题进行阐释,表达自己对作者写作技法的欣赏,师生共同概括出场景设置、人物出场、气氛渲染、细节描绘、对比手法、伏笔照应、悬念设置、空白艺术等写作技法[4]292-293,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学生主体活动得到充分发展。

再如课文复述式说读活动。如《童趣》的“说话”教学,在朗读课文后,余老师说,同学们,课文第一句话是:“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现在请同学们抓住“忆”字来概说课文内容,抓住“小”字来分说课文内容,抓住“趣”字来详说课文内容[4]291-292。这一板块的设计,让学生抓住三个字从不同角度反复地“说”出课文内容,清晰地展开了充分的课堂教学活动。

2.保证学生充分活动。学生拥有充足的课堂时间,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够充分地利用好时间、能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理解课文的全部内容。要想真正使学生充分地占有课堂实践时间、充分地利用好时间,最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的“形式”与“创意”。在创意上,要新颖,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中,如给课文重拟标题,如用自己的语句代替原文的语句等,都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在形式上,课堂的活动要多样,要实在。课堂的活动应该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的,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文本中的核心问题,具有探究意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训练的效果。余映潮设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经过考量的,最后选择最核心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总之,余映潮的“板块式教学”理论是在已有的教学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创新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能够深化课文内容的学习,提高课堂对话的水平和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依据课文内容、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构建的“板块式教学”实践的措施,实效性强,便于操作,给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02-505.

[2]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3]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2017年最新版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教学理论基础(通用能力测试)》[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5]余映潮,苏丽.《台阶》教学实录与评点[J]. 中学语文,2015(4):60-63.

[6]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Discussions on Yu Yingchao's Plate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UI Shaohuai1,HUANG Shaozhen2
(1.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07;2.Experimental campus,Heyuan Midddle School,Heyuan 517500,Guangdong,China)

In order to hightlight the effitiveness of Chinese teaching,special-class Chinese teacher,Yu Yingchao,proposed his theory of Plate Teaching.Based on existing teaching theories and characterized by its effectiveness,openness,creation,artistry and scientificity,Plate theory can help students learn text content deeper,improve classroom's conversation level,and develope teachers's professional skills.During the practice of Plate Teaching,Mr.Yu practically and clearly focuses on main points according to text content,teaching process and students's activities,which makes an appropriate example for most front line teachers.

Yu Yingchao;Plate Teaching Theory;Practices

G642

A

1671-5934(2017)05-0093-05

2017-04-08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2013JK167)

崔绍怀(1970-),男,吉林梨树人,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Email:Cuish123@nenu.edu.cn.

【责任编辑:赵佳丽】

猜你喜欢

余映潮课文内容板块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一堂朴实、厚实的语文课——余映潮《“飞天”凌空》课例评析
Some methods on cultivat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余映潮诵读教学艺术研究
余映潮“一课多案”教案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