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翻译视角下《感遇其二》和《感遇其七》的英译本研究1

2017-04-13梁淑英

惠州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张九龄诗行原诗

梁淑英

文化翻译视角下《感遇其二》和《感遇其七》的英译本研究1

梁淑英

(韶关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感遇其二》和《感遇其七》是张九龄《曲江集》中的名篇,著名的“孤清高鸟”和“江南丹橘”等文化意象皆出于此。运用文化翻译诗学的理论,分析这两篇的英译本在相关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蕴的翻译策略及翻译影响,总结了张九龄《曲江集》的选篇翻译和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文化翻译;张九龄;《曲江集》;《感遇其二》;《感遇其七》

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蕴在学界中讨论的时候总会被归为“不可译”或“难译”等一类,而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意象和意蕴是翻译的挑战也是翻译的乐趣。周芳衡说道“译者在古诗英译过程中若拘于原诗的字比句次,而不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势必不能彰显我国古诗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1]”。张九龄的《曲江集》收有《感遇》十二首,集中抒发了其自罢相以后的心情心境。就已流传的张九龄的作品的英译本来看,诸多译者都选择了《感遇》作为发端,看中的是在《感遇》中一名能出庙堂之高位的政治家能屈能伸、退处江湖之远淡泊明志的中国典型文人高洁之形象。选取台湾大学徐富昌先生选编的译本,用文化翻译诗学的独特视角,阐述其译本中对原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蕴的翻译处理,窥见张九龄的《曲江集》在对外传播中的轨迹和翻译借鉴意义。

一、《感遇其二》的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蕴解读

感遇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2]361

该《感遇》组诗的第二首的视角从“幽人”的归来独卧展开,可以理解为张九龄自罢相归来的政治流放状态与精神面貌,“卧”一词是昔日张九龄权倾一时的反面,也为张九龄创作该诗的政治失望所引发的愁绪的基调。“滞虑”生动形象地把压在张九龄心头的愁思的凝滞感引出,“孤清”是外在的形体表现和内在的心灵感受的统一体。“洗”的主体和客体值得讨论,如是“滞虑”把“孤清”洗掉,则表达张九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魂不守舍的落寞;如果是“孤清”洗掉“滞虑”,则表达张九龄选择远离乌烟瘴气的朝堂,通过自身高洁的追求,来洗净尘心萦滤。

第二句的“持此”的“此”的指称可为实物可为虚物,实物可为幽人独卧的整个实在状态;虚物可为滞虑孤清后的一番澄澈心境。“高鸟”在指林中高飞的小鸟,其自由飞翔的特质被张九龄借来作传递情意的载体,也可被解释作“朝堂恩情”。“谢”指的是张九龄对过去皇恩的感谢和怀念,才会有下句的“远情”,“远”对应前文的“归”,路途遥遥而归,如张九龄罢相后远离朝堂的沉痛和忧郁之情,现在对高鸟传的“情”,应非前文的“滞虑”愁思,而是张九龄对谢唐玄宗的感怀之恩的纯粹情感。何英提道“意象是诗人主观情致和客观物象的结合,视觉意象由于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美感经验,在表达诗人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在翻译时必须要保持视觉意象的特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欣赏诗歌的感情和写作技巧……[3]”所以这句营造的气氛和情感,都属纯洁高尚,有别前一句的烦思纷扰。

第三句仍是前承第二句的张九龄对玄宗的感恩不忘,从心灵的呼唤回到时间的实在继续阐发该情至深。“日夕”是一天的结束,日升日落象征着天道常在,张九龄选择在日夕的时间点发出悼念,是自喻自己的权力衰微,也是象征着自己与玄宗的君臣之情渐渐变淡,念此张九龄颇是伤感和无奈。有别于积极向上的情感疏导和争取,张九龄只是锁在自己的“滞虑孤清”中发幽幽之叹,如古诗中爱情诗篇中常见的模仿女子口吻对夫君的眷恋和追寻,在此是“感至精”。人谁都比不上此时张九龄的精诚,也是张九龄委婉地劝诫唐玄宗不要被奸臣所迷惑而远离忠贤。该句反问是表达张九龄的意诚,也是用反衬的手法对奸臣的口诛笔伐。

第四句的“飞沉”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从抽象方面看,“飞”若指升迁的奸臣,“沉”就指罢相的张九龄;从具象方面看,“飞”若指眼前的林中高飞的小鸟还能替张九龄传情,那“沉”就指远离朝堂的张九龄正处人生低谷之处、人微言轻之态。这对概念厘清后,后面的问句就不难解释是张九龄的滞虑的进一步膨胀发酵。“何所”对应前文的“人谁”,正是这两个不定指称把张九龄的滞虑带入虚无之境,即张九龄的精诚于自身而言沉重万千,但于他人而言无足轻重,其结果便是张九龄自怜自艾,发出叩天问地的伤情之语。

二、徐富昌先生选编的《感遇其二》译本的英译本解读

Thoughts

The hermit in his lone abode

Nurses his thoughts cleansed of care,

Then he projects to the wild goose

For it to his distant Sovereign to bear.

Who will be moved by the sincerity

Of my vain day-and-night prayer?

What comfort is for my loyalty

When fliers and sinkers can compare?[4]3

点题的“感遇”用抽象名词“thoughts”的复数形式,表达纷杂烦乱的愁思,切入正题。第一诗行从“hermit”的角色展开下文。原诗中的主人公是“幽人”,即张九龄本人。“hermit”是隐士,身份属确指;而原诗中的“幽人”是有不同阶段过度而来的,张九龄前一阶段还在权力中心,后一阶段属远离朝堂,该“幽人”体现了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的被疏远的诗人情绪,并非是直接的身份判断,改用“I”表述稍微模糊的身份,能更合适地表达一个渐进的转化过程。“独卧”的“独”是修饰“卧”的副词,在译本中被改写成“lone abode(幽静的住处)”,原诗中体现的是主人公的主观意识的描述,而译本则是对主人公的空所在的客观性地描述,与主人公的主观情感有一定的疏远距离。第二诗行的原文中的“滞虑”变成了“nurses his thoughts滋养其思”,又少了表达张九龄心境烦闷的主观色彩,更倾向于“一位隐士幽居独处,喜哲学思辨”的形象建构。“cleansed of care”用过去分词做后置定语修饰“thoughts”,意为“用小心翼翼清洗了思想”,这跟原诗中的“孤清”又有所不同。译本更似从表层意义揭示原诗创作,但在挖掘诗人内心情感等却不同。

第三行从“隐士”的“projects to(投射)”至“wild goose(高鸟)”,指诗人在回到幽静住处后用“投射”的方式将“wild goose”引入自己的视阈中。“投射”的主体应是“隐士”的思想,“投射”的终点是“wild goose”。而“wild goose”是野雁,代表着自由和无拘无束;原诗中的“高鸟”指的是地位的崇高和纯洁。第四行的for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从字面意义的“因为它将(某种东西)传递给远方的君主”,解释为何“投射”的终点是“wild goose”。英语读者不难理解象征着自由与力量的大雁可以向远方的君主传递某种情感,但这种情感在译本中的表述属于语焉不详。如前文分析,“持此”的“此”于译本中用模糊的“it”来替代,难以再现张九龄怀念朝堂希望唐玄宗回心转意的复杂心思。

第五行和第六行凑成问句,对应原文中的第三句的反问。“prayer”在英语文化中含有宗教意味,是人对不可知的力量的虔诚祷告;原诗中的“至精”指的是张九龄对唐玄宗的耿耿忠心。同样,第七行和第八行凑成问句,对应原文中的第四句的反问,“loyalty”承接着上文的“祷告”,很容易联想为是在宗教意义人对信仰的忠诚;原诗中的“吾诚”指的是张九龄一切的滞虑和对玄宗的赤诚之心。译本中的“loyalty”可以被“flier”和“sinker”相提并论,字里行间体现的是主人公对自己情感的自视甚高、对“flier(上飞者)”和“sinker(下沉者)”的不屑一顾;原诗中对应的“飞沉”是指位尊与位卑,并非“吾诚”作比喻的喻体。

三、《感遇其七》的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蕴解读

感遇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2]365

在这首诗中,张九龄继续沿用《感遇》组诗中常用的手法:借物言志。古有屈原的《橘颂》表达屈原对君王的赤诚忠心;今有张九龄的“丹橘”自比志向高洁。从谋篇布局来看,前五句围绕“丹橘”的特质和命运展开。第一句的“江南”是“丹橘”的故土,正是江南这片肥沃的土地才会培育出“经冬犹绿”的丹橘。张九龄被贬至荆州,换了新的政治环境,感于物华难免有所伤情。“江南丹橘”的能指即被贬的张九龄,“冬”乃季节之末、一年之终,就如张九龄跌入政治低谷。“绿林”是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新生。第二句的反问引出了自然环境对万物的生长影响,如张九龄与所处的政治环境所做的抗争。“伊地气暖”指江南怡人气候,适合丹橘生长,而下句对怡人气候有个反拨,便是丹橘不会是因为怡人气候而过得舒服,而是自身带来的“岁寒”之心。孔子曾说“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丹橘的岁寒心是张九龄经历了政治动荡后依然保有赤诚之心的写照。

第三句是从丹橘自身的品质上升至其对命运的思考。“嘉客”可指懂得欣赏世间美好之物之人,也可指张九龄托付一片冰心欲给的唐玄宗。香草美人,丹橘配嘉客是自然之理,也是对丹橘所向的前途一番预测与信心。而“奈何”笔锋一转,不禁对丹橘的前程去往开始担忧。这种欲抑先扬的手法使诗中情感张力饱满。其实就丹橘荐嘉客而言,常人难以理解为何“阻重”深,但结合张九龄的遭遇来思考变迎刃而解,即张九龄受奸臣排挤不得再近唐玄宗。所以第四句的重点放在“命”的人生命运的哲学终极思考。中国的哲学思想受儒释道影响,命定论属家喻户晓。“遇命”,可窥见张九龄的人生哲学是消极淡然的。“循环”可见佛家的轮回思想,凸显张九龄在罢相之后的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第五句的“桃李”是“丹橘”的对立面,是对丹橘的存在和命运前程的反衬和拷问。“桃李”指的是培育贤才,“徒言”是对该论断的否定和排斥。张九龄一身正气,对“桃李”有如此巨大厌恶肯定是源于“桃李”有其所指,可指奸臣李林甫等,也可指唐玄宗“近小人远忠臣”,还以为自己获得良臣的事件。“此木”指“丹橘”,也指张九龄本人,“阴”指的是树荫,也指作为忠臣的价值所在,也就是张九龄本人的怀才。桃李和丹橘的对比,从文字上看并不是要贬低某一方而凸显另外一方,可见张九龄还是比较含蓄委婉。但从整篇来看,张九龄抒发其不为重用,以“丹橘”自喻贤才高洁而透漏出的悲凉可叹、力透纸背。

四、徐富昌先生选编的《感遇其七》译本的英译本解读

Orchid and orange

Here,south of the Yangzi,grows a red orange tree.

Al winter long its leaves are green,

Not because of a warmer soil,

But because its’nature is used to the cold.

Though it might serve your honorable guests,

You leave it here,far below mountain and river.

Circumstance governs destiny.

Cause and effect are an infinite cycle.

You plant your peach-trees and your plums.

You forget the shade from this other tree.[4]4-5

王辰昊提道“文化意象则是在意象中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使读者能够在作品中联系自己的文化背景来解读诗歌,从而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诗歌所传达的精神与意境[5]”。诗题“orchid and orange”中的“orange”是取自原诗中的丹橘做的对应。第一诗行的“here”将发肺腑之言的诗人送到了读者面前。原诗中的主人公一直都是“缺席”存在,而“here”则一把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想一探究竟“这里”将展开什么事件。“south of the Yangzi”是该句的主语,该地点空间种有“a red orange tree(一棵灿烂的橘子树)”,有别于原诗中以“丹橘”话题中心的实在展开事件。“red(红色)”作为颜色形容橘子的绚烂状,对应原诗中的“丹”,都为使橘的形象生动突出。第二诗行、第三诗行和第四诗行对应原文的第一句的后半句和第二句,由此可见译本对原文的诗歌逻辑结构有所调整。原诗中的第二句是对第一句后半句的原因阐释和设问,而译本中处理成第一句后半句为第二诗行的客观现象描述,第三诗行和第四诗行改成了带有转折关系的原因并列状语从句,使前后诗文的逻辑以显性呈现。这三行都在“究其丹橘经冬犹绿,并不是因为江南气候适宜,而是其本身就有能抵御严寒的品质”。从这句译文开始,英语读者课可靠嗅到由自然之物引发的物自身价值本身的哲学思考的味道。

第五诗行和第六诗行用转折连词“though”衔接了原文中的第三句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指“丹橘可伺候汝等嘉客”,后半句指“汝等嘉客却把丹橘留在这无人问津的遥山远海之地”,大有责怪“汝等嘉客有眼不识珍物而暴殄天物”的意味。这里突出了“your honorable guests汝等嘉客”的话题重点,而原诗中的“嘉客”与“阻重”之间的距离是未名的,但在译文里却是“嘉客”造成了“阻重”,如果原诗是表达“张九龄不再被重用”是含蓄委婉的表达,在译文中则是开门见山。第七诗行和第八诗行各自作为独立的一句,对应原诗中的第四句,即关于“命”的哲学追问。第七诗行指“环境主宰命运”,第八诗行指“因果循环论”,都与原诗的意思相去甚远。原诗中该句的意味是张九龄抒发自己命运的无常和上下求索后不得其解的无奈心情(如为何忠臣为何被皇上罢黜、奸臣却能嚣张盛气),译本中的这两句反倒是确凿的命运哲学的定论。最后两句诗行再次引入“you”指代的“your honorable guests(汝等嘉客)”作为话题中心,该译本强调“嘉客种植桃树李树而忘了还有橘树之阴”,焦点仍在责怪“嘉客”,原诗中的“徒言”引发的抽象哲理的感慨却荡然无存,且原诗中也不是在强调“嘉客”的看法,而是“此木”本有阴也是良才之木,张九龄所发唐玄宗弃贤用奸的感慨罢了。

五、结语

孟立提到“从文学角度看,意象是诗的基本要素: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连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从美学角度看,意象是诗的最小审美单位:一首诗中的各个意象通过不同组合方式达到一种整体效果,即产生诗歌的意境[6]”。《感遇其二》和《感遇其七》的内涵并不难理解,但并不意味着将其翻译成英语译本就是简单之事,因为张九龄擅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营造自己独特的心境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纵观徐富昌先生选编的《感遇其二》和《感遇其七》的英译本与原诗的差异还是颇多,要填补该表述的空白和拉进译本与原诗的距离,建议可采用增补法将译本适当扩写。如在《感遇其二》可采用“I”开篇、不要过早地给主人公的角色定位,并在“高鸟”“飞沉”“至精”“吾诚”等文化意象处理上,着重表达在张九龄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君臣之情重,来深入挖掘张九龄对唐玄宗的深情厚谊,是实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并非某位隐士的独处时的形而上学的思辨。在《感遇其七》的英译本中可适当添加背景文化注释来解释张九龄当时的政治心境,以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通过译本来理解这首诗的真正所指,如“丹橘”“桃李”应在译本中要补充说明其比喻的哲学内涵,加强整篇诗文的修辞逻辑等。

[1]周方衡.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看许渊冲的古诗英译策略[J].惠州学院学报,2015(4):87-90.

[2]张九龄.曲江集[M].刘斯翰,校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3]何英.论中国古诗英译中视觉意象的翻译[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I.

[4]徐富昌.徐氏文房唐诗三百首[Z].内部刊物,2017.

[5]王辰昊.从许渊冲翻译原则看古诗文化意象的处理[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I.

[6]孟立.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及其翻译[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IV.

On English Versions of Zhangjiuling’s Reflection 2 and Reflection 7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LIANG Shu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0,Guangdong,China)

The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English translated versions of Reflection 2 and Reflection 7 by two different foreign translators when study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Qujiangji by Zhangjiulin the famous poet of Shaoguan origin during Tang Dynasty.With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specific cultural images such as the aloft bird and the southern tangerine are discussed.Th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nd skills employed help to promote the translation of Qujiangji to the English world with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translation;Zhangjiulin;Qujiangji;Reflection 2;Reflection 7

H059

A

1671-5934(2017)05-0059-04

2017-06-02

2016年度韶关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青年项目(Q2016001)

梁淑英(1986- ),女,广东韶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和翻译教学,E-mail:1910691344@qq.com

【责任编辑:孙 健】

猜你喜欢

张九龄诗行原诗
大河诗歌 诗行天下
爱的诗行
峨眉山月歌
张九龄借棋劝谏
彩色的诗行——阅读《蝴蝶·豌豆花》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改诗为文三步走
在红色诗行里重回长征
张九龄与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