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美学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

2017-04-13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古典油画美学

陈 明

(齐鲁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 文 史 哲 】

中国古典美学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

陈 明

(齐鲁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能做到互识已不是问题,中西文化在对比中互鉴互补,为传统文化发展的“取”与“舍”寻找各自合理的依据。油画自传入中国以来,受中国古典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极具东方色彩的表现语言。中国古典美学思维方式对中国当代油画表现语言、内容题材的选择以及对油画写意抒情、大道至简的审美风格产生深刻的影响,其整体包容的思维方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与主题思想达到完美的统一,阐释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中国古典审美观与西方艺术本质论的关系以及中国传统的中和、类比、整体、圆形等思维方式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揭示中国当代油画“引西入中”“借洋兴中”的因果关系,使其最终走向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成为一种可能。

中国古典美学;思维方式;中国油画

油画是西方的艺术语言形式,自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经澳门将西方油画以圣像的形式第一次传入中国以后,西方油画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受中国古典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在绘画题材、内容形式上与西方传统油画就显得有所不同。由于东方古典认知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中国油画独特的形式语言,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执着此岸、关怀今生的现世精神陶铸了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和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圆形思维等传统思维方式在油画东进的过程中逐步融合了中国积淀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油画表现语言。

一、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和思维与中国当代油画表现语言的选择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油画艺术就像是两条轨道上的车,在思维方式和表现语言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但是,西方油画一踏进中国的门,就以它严谨、科学的造型使中国人耳目一新,两种艺术形式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这与中国古典文化思维“中和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关系。中和的概念最早见于《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p15)什么是“中和”呢? 如果一个人的本性与境界能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心理状态,天下万物就会各安其位,繁衍生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2](p76)孔子的“中和”思想昭示了儒家的道德规范和审美理想,在他看来,“中和”是最高的美德。

西方文化在融入东方的过程中,西方理性主义以科学的态度进入似乎更能赢得东方人的信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运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价值观看待问题,甚至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结果让中国文化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没能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没能深入学习西方的文化精髓,使自身的文化特点走向模糊,变得不纯粹。西方古典油画讲究客观理性、科学表现,中国传统绘画则是追求人精神层面上的主观感受,强调气韵生动,从艺术的目的这一角度来看东方文化更胜一筹。中和思维方式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起到调和东西方艺术观点、思维方式的作用,使中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了更多的东方气质。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越是传统的越是世界的。

中和思维惯用“此犹如彼”的语言格式表达其思维判断,“此”与“彼”是相互对立的两个端点,越往中点聚集越表现为它们的一致性,达到中心后“此”不是“此”“彼”不是“彼”,“此”与“彼”完全重合。在中国人眼里,“此”与“彼”的表现皆为偏颇,可信赖的是它们的中间状态。比如,“欲速不达”“过犹不及”等命题,都是“此犹如彼”的语言表述格式,是一种典型的中和思维方式。再如,“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3](p122)“狂”与“狷”的形成,都是背离中庸之道所致,要避免这两种偏致,只有返归中庸之道。另外,在中国古典思维方式中,也常常借用“甲而不乙”的语言格式,“甲”与“乙”程度不同,但并不截然对立,“甲”靠近中心,“乙”偏离了中心。因为中国人在分析问题时惯用中和思维方式,通常认为“甲”居于事物两个对立极点的中心,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在观念上往往取“甲”舍“乙”。久而久之,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相沿成习地形成了“甲而不乙”这一相对固定的表述方式。比如,孔子在《论语•尧曰》中提出的“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4](163)的“五美”范式,均说明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中庸之道。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中和思维方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突变。这种中庸的思想在大多数中国油画家的创作中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传统的思维痕迹,在作品中往往既要保留东方民族传统的绘画写意风格,也要发挥西方传统油画的写实精神。决不是仅仅用油画颜料来画中国画,也不是用纯粹的东方传统思维去画油画,这种“执两端而用其中”极具东方色彩的思维方式,在对立两极之间取恰到好处的中点,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思维定势与特征,被认为是至美境界。“以和为美”成为中国古代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标准。单线平涂是中国画的特征但不是中国油画的特征,中国人画油画,当掌握了西方油画性能和具有一定表现能力之后,往往并不停留在西洋画的表现形式上,而是根据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表现方法,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油画风格的作品。这种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维方式在油画中的痕迹。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思维方式在绘画形式上使中国油画走了一条不纯粹的路,既有西方的成分,也掺杂着东方元素;既不是东方的,也不是西方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独创,但这种独创要受到大众认可,为世人所接受,才能称之为创新,否则就是怪诞、小众。中庸之道在绘画内容与精神表达上符合中国古典美学主静、尚虚、美善的宗旨,与西方油画崇尚科学、美真是有差别的。

二、中国传统的类比思维方式与中国当代油画含蓄、诗情的表达

中国古代墨子、荀子的逻辑学系统概括了类比思维的理论思想。“以名举实”“以辞抒意”的论辩形式,在增进知识、扩大经验方面往往借助于类比思维。

中国油画在西方油画进入中国之初,其对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与表现形式就已经开始了互相融合,就像两股不同颜色的河水汇集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的发展不要偏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的就是有特色的,否则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创新。西方油画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中国元素的影响,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使中国油画作品的精神内涵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征或样式,从“模仿西方”到“创新中国”,中国油画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独辟蹊径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中国人的艺术思维方式对西方的艺术形式进行再思考,有选择地消化与吸收,创作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油画表现形式。

类比思维以其独有的思维特征在作品的构思立意方面使作品的内涵显得委婉、含蓄,在给人以无限回味之后折射出所要表达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代文人“寓目花鸟,寄情山川”的精神生活方式,就是借助于类比思维增进审美感受、扩大审美经验,在当代油画的发展中永远留存着挥之不去的影子。

比如,孔子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6](p74),就是运用类比思维方式,把这种人们看不见、摸不到的道德内涵用外观的形式比附到可视的自然现象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审美、伦理关系。这种“比德说”在后来的典籍论述中比比皆是。它将自然物化为人不同的伦理道德观的符号,让人们借助伦理性的类比去感受大自然,把握自然美,同时自然也不断地陶冶、净化着人的审美、道德与情感。儒家思想的精辟论述给油画进入中国继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是在思维方式上,在对客体的表现方面强调人的作用,强调作品的意境、气韵,不强调模仿外形,借自由的自然之美表现人的心理活动,促进人的发展。中国古典美学还非常重视音乐造象功能,其主要的成因还是中国古代人善用的类比思维。在音乐欣赏方面,以形象直观的自然现象比附抽象的音乐形式,更能让人理解音乐的内涵,同时还解决了音乐的情感道德教化内容有所附丽的问题,在“乐”与“象”之间建立起一种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符号。

中西方文化在思想意识形态、表现内容形式的不同,赋予各自在绘画艺术上的差别,西方传统油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强调科学、推理,侧重写实、模仿;而中国传统绘画以道德哲学为艺术理论指导,侧重于写意和主观表现。在两者相互融合的情况下,中国油画仍然脱离不了古典思维方式的影响,常运用类比思维方式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注重情感和精神的表达,强调和谐、天人和一、心物交融的观点。这种风格在林风眠的油画作品中最能体现出来,其作品含蓄、内敛,具有象征性,往往是笔不到意到、语不达而情达,引发联想,这与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是一致的。

三、整体思维的包容性对中国当代油画主题思想的影响

整体思维方式是在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一个整体关系。事物与事物之间,组成事物内部的各部分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互相联系、互相说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体上属于同一个终极实在,无法拆解,更不能断章取义,只有在整体思维的模式下才能完整地把握事物,解释其原委。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体思维方式从各个维度对事物的意义内涵伸展扩大而又不失其整体性,似乎与儒家中庸“执两段而用其中”的中和思维相悖,其实不然。从另一种意义上看,也是给艺术创作以更大的自由空间,显示了整体思维极大的包容性。另外,在道家的哲学中也能看出整体思维的影子,“在庄子的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似西方常处于对立的‘分割’状态,而是融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6](p71)。

概念、领域是由词语内涵和外壳构成,是人们生活中长期使用某种事物的涵义与语词外壳时形成的不变的关系。他们之间往往不在同一水平上,内涵发展比较快,词语的外壳有时仅仅是一个名称。概念、领域的发展常常表现为内涵的扩大,语词外壳的变化不受意义内涵的影响,常常滞后于意义内涵的变化。中国人怀旧、尚古的情怀往往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模式,概念与领域走内涵发展的路子,语词外壳形式就像一个旧酒瓶,任凭使用者装进某种意义内涵的“新酒”。

正因为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所具有的特性,中国油画在主题创作中,无论是选取什么样的内容都能与主题相结合,主题将具有的共同特点、意义和内涵,集中在一起,然后找一个恰当的词语外壳形成创作主题。虽然这些意义内涵固有种种差异性,但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思维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概括性,给油画创作选题、表现带来极大的自由性。在中国绘画创作中,无论是油画、还是传统的国画,这种概括主题的方法往往借助于整体思维的方式。

比如,中国古代画论所阐述的“神似”。元代前作品形象的精神气韵谓之“神似”,但到了元代却将画家抒情写意也看作是传神,这样“神似”的内涵就从对自然客体的精神气韵方面的“似”,扩展到对主体的情感意蕴方面的“似”,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思维的包容性。意义内涵的宽度、深度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不断改变,让油画创作在个性思想、形式独创方面任凭作者发挥,似乎都会在整体思维的意识框架里被主题所笼罩,显示出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再如,庄子的自然美学观念特别推崇“真”与“真美”。那种不显露人工雕凿的自然美可谓之“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范畴大致涉及到这几个方面:“真”“道”相通;事物自身自然规律的表现;人的真性情、真精神。毋庸置疑,这几个方面的内涵并不是一回事,既有本体论、规律论范畴的,也有心理学和形式论领域的,它们并不容易合到一起来,但是在传统的整体思维框架下,它们共同存在一个“真”的精神内涵。不管这些内涵有多大的不同,凭借整体思维的灵活性、柔韧弹性,所有的矛盾都会被容纳到概念、范畴的词语外壳中去,看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整体思维的方式造就了中国油画家的艺术思维方式,影响到中国当代油画的整体面貌,形成了特有的艺术语言,为画家创作取材、表现提供了较大空间。

四、从“不炼”“极炼”到“不炼”的圆形思维与中国当代油画的“真”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西方油画在经历了写实、描摹自然、追求繁琐后进入中国,受儒道文化的影响又回到单一、本真,是东方感性与西方理性的结合,然后回归到纯真。因此,中国当代油画更注重心灵净化、思想的表达,犹如道家所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不着一字的潇洒,定会是极炼后大彻大悟的真情感,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走过一圈又回到原点,显示出作品概括、空灵、稚拙的“真”与“美”,这何尝不是一种升华?

中国古典美学善于运用“圆形”的涵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状如环的逻辑圆圈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中国古典美学历来都是褒“天工”贬“人工”,欣赏“不炼”“不工”“本色”“天籁”“天”的自然之美,认为“极炼”“工”“出色”“人籁”“人”等的人工雕凿破坏了艺术自然美的特性,是粗俗、鄙陋的。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谈到词曲创作时说:“古乐府中至语,本只是常语,一经道出,便成独得。词得此意,则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矣。”[7](p121)在论书法创作时说:“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8](p168)他认为艺术创作分三种层次,它们前后相接形成一个圆圈,到达一定程度后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第一种层次:不炼、不工、本色、天籁、天。是指艺术创作处于低水平状态,没有经过训练,由于人们对艺术创作理解不深造成的艺术作品本质、粗糙的面貌。但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少的一步,是迈向更高水平的逻辑起点。

第二种层次:炼、工、出色、人籁、人。说明艺术创作经过后天学习,去除朴素、幼稚的自然原生态,带有人工雕凿的痕迹,体现出理性、规则的秩序,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与人为性,作品拘谨、呆板、僵硬,缺乏灵气。

第三种层次:不炼、不工、本色、天籁。这种水平是对事物认识极为深刻的一种表现,也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一切都是鬼使神差般的,自然而然地达到一种看似自然而不是自然、是艺术而又极近自然的最高境界。创作活动获得了高度的自由,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归到感性,这是艺术创作思想的升华,实现艺术创作的自由状态,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体现了艺术自然美的特性。

圆形思维虽其状如环,但它不是一蹴而就地上升到一种高度,也不是简单地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而是九九归一、大道至简,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做深刻分析、高度概括后的理性回归,返璞归真,看似又回到原点上,实则有质的不同。中国当代留洋的油画家在西方大都经历了科学严谨的造型、色彩、技法等基础训练并达到了“极炼”的水平,他们回国后经过反复提炼、沉淀,而后又向着逻辑起点、貌似初始的造型状态回归,回到中国人的思维圆圈中。然而,这种首尾相继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高水平向至真至纯的原点回归。他们主张在油画表现中融入中国人的思维,达到中西艺术相互融合,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中国传统绘画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的革新也做出了贡献。

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常常看到的是西画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传统水墨画对油画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西画在影响中国绘画的同时,也在改造油画的表现内容与方式。中国人在创作油画时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从林风眠的油画作品中最能看出这一点。尽管林风眠在回国后致力于用西画改造中国传统水墨画,但在其油画中最能看出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林风眠及其学生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等画家的作品大都追求本色、率真、朴素的风格,单一而又和谐,显露出“不炼”“不工”的自然之美。从字面上看,与之前的“不炼”“不工”“本色”“天籁”“天”完全相同,艺术作品的外表也看不出有多大的变化,但是,艺术的内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思维过程首尾相接,形若圆圈,似乎又回到初始状态,其实不然,这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尤其是在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作品中最能看出这一点。他在光影和细节变化方面做了很大的提炼取舍,力图通过最原始、最单一的形象和形式语言来表达东方油画的意境和审美,将传统中国画留白的手法用于油画创作,强调点、线、面在画面中的表现,诠释了东方式的油画语言,典雅清新,如东方水墨画一般清秀。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油画取之于西方艺术语言形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无形中影响着中国油画家的思维。中国油画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内涵上均受东方传统绘画的造型特点与地域文化特点的影响,因而,中国油画既具有东方艺术的含蓄之美又具西方理性主义色彩,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中国当代油画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语言特征。中国近代油画无论是走出去的画家受到西方的影响,还是中国古典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了油画,纠结于油画的渊源是否应体现出中国的民族性已不是关键的问题。图形、色彩、形式等艺术语言具有国际性,油画是西方的也是世界的。油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油画已成为造型艺术中一门世界性的表现语言,谁能用油画语言更好地传递思想、表达对世界的独特感受,谁就理解了油画艺术。

[1]林之满,于永玉.中国古典传世名著(中庸)[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2]林之满,于永玉.中国古典传世名著(论语•雍也)[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林之满,于永玉.中国古典传世名著(论语•子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4]林之满,于永玉.中国古典传世名著(论语•尧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5]林之满,于永玉.中国古典传世名著(论语•雍也)[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6]陈鼓应.庄子浅说[M].北京:三联书店,2012.

[7]刘熙载.艺概.词曲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刘熙载.艺概.书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s

Chen M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recognize, appreciate, complement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the course of cultur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e have found our own reasons for keeping or abandoning some cultural elements so as to develop our traditional cultures. Since the oil paintings spread into China, it has developed a special art language of expression which is exceptionally oriental affected by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oice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thinking mode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language, theme and aesthetic style of freehand and lyric, greatness in simplicity, the inclusive way of thinking in whatever circumstances can achieve perfect unity with the theme,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ociety. As a result, it seems necessary and significant for us to explore how Chinese classic aesthetics and the nature of western art relate with each other and how Chinese traditional ways of thinking such as harmony, analogy, integrity and roundness influence Chinese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s. Also it is of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to reveal the reasons why China’s contemporary oil painter learn from western art and thus try to develop our national oil paintings,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for Chinese oil painting to become increasingly nationalized.

classic aesthetics; way of thinking; Chinese oil paintings

B 83;J213

A

2095-7416(2017)04-0080-05

(责任编辑:范振坤)

2017-06-20

陈明(1970-),男,山东临沂人,硕士,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古典油画美学
一张油画
盘中的意式美学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油画《塬下》
油画
外婆的美学
怎样读古典诗词?
纯白美学
《岁月长又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