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7-04-13吕宝云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政治思想

吕宝云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8)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研究

吕宝云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8)

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教育属性和管理属性的双重教育作用。在保证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外在监督与约束作用发挥的前提下,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重视内在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协同发挥安全教育的管理属性和教育属性作用,针对学生安全意识展开教育实践工作,是新时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取得实效的核心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安全问题包含大学生人身安全与心理安全两部分,其中心理安全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随着多元化社会思潮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加深,以及现实生活与学业问题的日趋复杂化发展,大学生心理承受越来多的压力,为心理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基于这一现象的普遍化,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在保证对大学进行充分的人身安全教育基础上,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安全教育力度,力求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群体能够同时获得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重点,在共同教育目标作为导向的前提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维度的优势教育策略并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自身教育特点,从大学生心理层面着手树立大学生安全意识,是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实践策略。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知识应用能力,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生命与财产的安全,而且对维护高校校园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结构中相对比较活跃的人群,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当中用安全意识来指导自身的行为,不仅对大学生自身,而且对于与之行为相关的他人安全也会产生积极影响。从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对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行为进行指导,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安全意识而且能够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进而践行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目的。同时,在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意识后,能够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时的法治观念和公德意识。从实用效果来看,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安全预判能力和安全问题处理能力后,能够对突发性安全问题以及重大自然灾害问题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处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在大学生群体间的有效落实,是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负责体现,也是为高等教育其它各类学科展开教学工作奠定的坚实基础。提升大学生群体安全意识和安全问题处理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要性要求。

二、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关系

社会的发展进步提升了社会本身的安全风险。我国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社会结构的深化调整、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等因素,为社会安全稳定增加了诸多风险因素。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社会安全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群体面对的安全问题远远不止于社会治安层面,保证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健康,成为了当下乃至未来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心。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目标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安全教育在这一维度的工作目标重合,使得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安全教育。

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包含大学生人身安全以及心理安全两个维度。从践行高校安全工作,维护高校校园基本安全稳定的角度讲,保障大学生人身安全是相对较容易完成的工作。而保护大学生心理安全则是相对较难完成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部分,这一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展开教育工作,同时也对大学生心理成长进行引导和培育。在社会思潮多元化发展以及社会问题复杂化等因素对高校校园的影响力逐渐加深的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心理健康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正确性,进而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够成直接影响,这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形成的共识。两种教学科目在同一教育环境背景下,针对共同教育主体实施共同教育目标,形成了共同的施教维度。所以将两门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协调两者之间优势教育资源与教学策略,使两者教育力量能够相辅相成、共同作力,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完成对大学生身心安全的教育任务。这是新时期下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行创新的重要策略,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安全教育之间存在的共同教育使命关系。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用提升安全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理念

高校校园安全工作的核心是保障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安全,而这一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从根本上树立起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大学生是安全教育活动的教学主体,同时也是高校安全策略践行的主体,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只有认识到大学生不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被管理者,而是安全意识的承载者和受益者才能真正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能够指导大学生实际行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而保证了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安全。而大学生安全意识是大学生的内生意识形态,并非是外在规章制度的监管力,也是规章制度所不能做到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更要明确大学生主体在培养其形成安全意识中的自主性作用,使大学生安全意识能够真正形成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并指导大学生在生活与学习活动中行为的正确性。

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理念,转变用规章制度来监督与约束大学生行为的传统安全教育策略,使大学生认识到安全教育是服务其自身利益,并且是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知识,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改变在高校安全问题中事后处理的滞后性弊端,发挥安全意识在大学生行为中的指导作用和对大学生行为的预判用,防患于未然。进而从大学生主体的角度出发,能够显著提升高校校园安全的稳定性和大学生的身心安全性。

(二)优化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环境

客观环境因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践行,不仅需要自身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的先进性,同时也需要高校校园文化从客观角度来发挥文化育人的辅助性作用。大学生安全教育应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当中,从文化熏陶的长效角度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这种策略不仅具有持久性效果,而且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更加稳固。

从心理角度出发培养意识形态进而指导其行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内化到外化”的教育策略,同时也是大学生群体真正实现心理素质与思想观念以及实际行为全面升华的必然过程。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不仅需要这样一个从内至外的过程,也需要一个由外至内的策略。从高校校园物质建设以及制度制定的角度,围绕安全意识这一核心进行构建。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来自外在客观环境对自身的正向影响,进而帮助大学生逐渐改正陋习,提升安全意识。

(三)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具有教育属性和管理属性的双重属性标准,在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过于强调了管理属性发挥的作用,主张领用规章制度管理手段来监督与约束学生的行为。这种安全教育策略不仅难以取得教育活动的实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增加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纯粹的教育属性,从心理教育以及思想教育角度培养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进而使正确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实际行为方式。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应发挥安全教育自身的教育属性作用,侧重于对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和正确心理的引导教育。

在构建完成基本的大学生安全行为规范制度基础上,着重发展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是教育属性发挥作用的关键。树立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意识,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工作目标,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也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以及实践教学活动当中,着重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大学生在切身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了解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进而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形成。基于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推动,大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对安全问题进行主动性关注,能够使大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对基本的人身安全知识进行学习,而且能够使大学生对自身心理进行关注,并进行自我调整,进而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自我修复,并树立起坚实的心理防御意识。通过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大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安全意识,并逐渐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安全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自身的教学活动也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成长,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进而在两门学科的共同作用下,引导大学生通过对自我的教育完成对自我的保护。

结语: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的教育意义进行了重新分析,并从新时期社会环境演变的背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在保证对大学进行充分的人身安全教育基础上,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安全教育力度,同时发挥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管理属性与教育属性,树立大学生科学的安全意识。在安全教育实践中,应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策略的优越性,并在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将两者有机融入,利用文化渗透的教育路径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着重强调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使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的过程完成心理健康的自我修复,进而从内在角度出发实现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提升。

[1]高雅,鲁宽民.协同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33-35.

[2]刘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28-30.

[3]马丹.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法制博览,2016,(15):27-30.

责任编辑:徐向阳

审 稿 人:陈云玲

G641

A

1009-8534(2017)03-0098-02

吕宝云,东北石油大学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