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探索
2017-04-13沈承楠
沈承楠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探索
沈承楠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介绍了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兴通讯在协同培养通信技术专业人才方面所做的探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基于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的平台,构建“双主体、三阶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的有效对接。
校企双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探索
2014年11月成立的厦门兴才——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与中国大陆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校企联办通信技术专业,共同培养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方向、通信网络维护和优化方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专业启用校企联合师资“梦之队”,学校老师、企业专家、职业发展顾问联合培养每一位学生;专业实训设备是当前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代维公司所使用的主流设备和仪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上机操作、实地测试数据分析数据,把企业培训前移到高校的教学中去,提前掌握企业实用的操作技能。当学生就业的时候可以做到无缝对接,从而节省了企业前期培训成本。
一、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国发〔2013〕31号),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LTE基本覆盖城乡。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超过95%。全面突破制约宽带产业发展的高端基础产业瓶颈,宽带技术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结构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宽带产业链,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由此可见,未来五年将是4GLTE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高速建设期,行业将需要大量相关技术通信人才。
根据行业调研发现,“宽带中国”战略中宽带网络接入、光传输网络建设也急需大量传输设计、数通工程师、工程监理等岗位人才,我院通信技术专业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双主体办学,在实训环境、师资队伍、专业资源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度融合,学生将有非常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促进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融合,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
1.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的建设,将探索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的机制,探索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融合模式;打造“育人为本、理实一体、课证融合”的三阶段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践行“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六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实施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的“一课双师”制。
最终,建设一支涵盖工程项目型讲师、技术研发型讲师、职业导师、就业导师的“四组合”校企融合特色师资团队;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以网络课程为平台,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尝试翻转式课堂教学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建成集教学、实践、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通信专业实训中心和8个满足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校外实践基地;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优势,融入软件园三期,为其中企业提供培训;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90%,在用人单位形成品牌效应。
2.建设思路
以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行业急需岗位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载体,以技术拓展潜力为后备,突出具体化、深层次的工学结合,即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途径进行教学改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重点,师资队伍提升为基础,优化课程体系与组合,强化理论实践课程交融,加快人才培养速度。通过工学结合,建设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针对岗位职业能力,构建教学核心内容和课程体系;通过课堂学习、生活体验和环境熏陶,将高技能培养与人格塑造想结合。
三、项目建设举措、进度和预期成效
(一)建设举措
1.专业品牌建设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通过建立企业、学校、学生互动平台,融入软件园三期、通信协会建设等方面打造专业品牌,树立业界影响力。
2.师资团队建设
继续优化“四组合”师资,全力支撑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1名专业建设负责人、2名专业带头人(教学管理型、技术研发型)、5-8名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
3.实训平台建设
2016年底建设完9个实训室,同时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建议建设4G网络建设综合实训平台,新增2个实训室,分别为4GLTE网络设备实训室、4GLTE网规网优实训室。
4.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建设
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以网络课程为平台,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尝试翻转式课堂教学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引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学生为主”的项目化教学形式;严格教学管理,建立专业教学督导制度;坚持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5.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设
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类、省类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成绩,增加学生专业成就感及自我肯定度,争取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项及全国性奖学金。
与技能鉴定部门或行业权威企业合作,5年后使得通信专业每年毕业生的技能鉴定率达到100%,同时提升技能鉴定证书级别和含金量,比如加强工信部通信工程师认证、通信运营商3G/4G工程师认证。
积极开展省内专业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得顶岗实习一次性安置率达到100%以上。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保障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有效监控;建立毕业生定期跟踪反馈制度,不断追踪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成长工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家长及社会对本专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6.教科研与社会服务建设
继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合作中带动专业建设。派遣学校老师参与企业生产和科研工作,使得本专业教师真正做到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加大教科研项目建设力度。争取每年都能有教科研项目,力争能获取1-2项省级教科研项目,在教科研中锻炼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成人教育、技能培训、社会培训服务等项目创收。
7.就业资源建设
继续开拓就业企业,争取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涵盖运营商、设备商、电信增值服务商、工程技术服务商、生产厂家、系统集成商、咨询与培训、产品销售等泛ICT领域的企业资源池;保持与企业合作粘性,力争2017年后每个学年至少开设2个订单班,分别是网络优化和工程设计订单班,提高整体就业质量;保持与往届毕业生信息畅通,阶段性提供技术提升、发展指引、资源协调等额外服务,提升毕业生社会发展竞争力,巩固通信精英培养的专业品牌价值。
(二)建设进度
专业建设结合职业教育”三对接”精神——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通过就业经理与区域行业内的企业沟通交流,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确保专业设置符合企业发展;通过就业经理,项目经理,专业老师与企业用人部门沟通,了解用工单位的具体需求,专业带头人调整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符合企业需要;通过引进项目型讲师,双师型讲师,将实际的项目经验传递给学生,确保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1.第一阶段,推出经过校企共同设计制订的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遴选,共同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任务,共同制订专业(职业)技能项目及能力标准,共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共同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共抓专业内涵建设,探索“课堂进企业、企业进校园”的“工学结合”、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融“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职业训练企业化、学生培养员工化”机制,实现校企人才培养“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达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
2.第二阶段,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开展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建设调研,通过实践,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一,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的建设,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以推进。一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由中兴通讯全资投入建设符合国内知名运营商要求、行业领先、与学生未来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训平台;二是与中兴体系推荐的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开展实行顶岗实习。
第二,采用双主线教学,专业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
专业技能即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通信行业基本的技能要求;突出学生的就业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阶段,即一年级的认知实习、二年级的中期课程实习、三年级的毕业顶岗实习,针对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性质的实践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各种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培养即通过职业素质课程、职业素质活动培养学生的面试技能、良好的职业心态、职业礼仪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增加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质课程包含三类课程;(1)基础素质教育课程,从新生入学开始煅炼职场所需的基本素质,包括职场礼仪、有效沟通、自主性学习等;(2)职业定位与发展课程,辅助学员进行职业定位,传递定位职业的胜任力模型及职业发展跑道,引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3)就业能力提升系列课程目标:具备基本的工作方法能力,具备主动择业、就业的能力。
第一,通过实践,不断推进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建设,一方面,建立起由岗位能力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与拓展、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基础技能知识拓展五大部分组成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与企业岗位能力衔接的课程内容,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结合核心课程建设,基于工作过程与中兴校企共同开发专业实用教材。
第二,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由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处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等五个部分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重点构建教师素质评估系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估与激励体系;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学生座谈会等形式,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并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课程质量保障系统,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课程的质量;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
(三)建设预期成效
1.通过项目建设,使我校通信技术的毕业生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肯吃苦、虚心好学,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都比较强。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等各方面比较满意。就读通信专业,就业有优势,就业有保障;掌握新技术,高薪不是梦。
2.通过项目建设,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课程的整合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校企合作培养和订单培养得到推进。
3.通过项目建设,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等项目,对校内其它专业群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企业的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海西”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Z].北京:国务院,2014.
[2]闽政[2015]4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Z].福州:福建省人民政府,2015.
[3]教职成[2015]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北京:教育部,2015.
[4]曾惠霞,黄忠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通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
责任编校:于吉瑞
G712;TN929.5-4
A
1009-8534(2017)01-0155-03
2015年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改项目;2015年厦门市教育局奖补民办高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沈承楠,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