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及突破路径
2017-04-13台春玲
台春玲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及突破路径
台春玲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特征相互结合,因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教育过程中亦会面临很多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并完善其教育机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分析;突破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学生之间主流媒体之一,因其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的特点,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紧密融合,构建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教师在网络工作中基础较弱,学生基础素质不一,且网络具有负面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境。本文将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况出发,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此促进其有效发展。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新媒体中,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目标。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观念及政治立场。当代学生的思想较为开放,且过于叛逆,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为单一,因此,学生接受程度较低。而网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正确运用网络虚拟性、平等性、开放性的特点,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使其真正接受正确的理论,并能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滋生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成为一名新时期优秀的大学生。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以确保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走向。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法制规范以及网络内容甄别三项教育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基础也是重点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原则,亦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传播,向学生积极传达爱国的民族精神,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此外,道德法制规范教育亦不可缺少,网络的开放性与平等性虽对教育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中也包含着很多负面的信息,而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高,易被负面信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道德法制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及思想,防止其因网络负面信息而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而网络内容甄别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区分,使其自觉接受积极信息,而杜绝负面消息。在无法杜绝的消息中,学生要做到不被影响,并且提出正确的观点,以此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鲜明的意义,首先,网络的平等性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在这样的平等交流下,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进行综合分析,准确知晓学生群体中思想脉络,积极引导学生的不良思想,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用快速的传播特点,将知识传播至学生面前。此外,网络运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将教学形式变得更加鲜活与生动。学生通过文字、图像、影音等表现形式,直观了解原来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得教育更具趣味性及灵活性,学生接受度较高。
二、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信息来源广泛
互联网具备平等性及开放性的特点,不论年龄、国籍、政治信仰是否相同,皆可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从而导致网络信息来源较为广泛,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而学生的思想还未成型,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因此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观及道德观的树立取决于网络信息的是否优良。根据调查,我国大部分网站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筛选,且言论较为随意。因此,学生在网络中,易放纵自己,逐渐忽视了正确的法律法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此外,西方文化也逐渐渗透于网络之中,且西方部分国家的计算机体系较为完善,信息流动方面也掌握着主动的权利。而我国大部分网站中,英文信息占据大部分版面,从而使学生逐渐对西方政治理论产生认同感,而我国正确的价值观及政治立场逐渐被忽略,思想政治教育亦无法得到学生有效的重视,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网络工作基础薄弱
由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度不强,导致其网络工作基础较弱,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面临很大的困境。教师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引导者,因此其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要具备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还需掌握足够的心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促进学生道德全面发展。但我国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并未具备相应知识,对于网络的运用也较为滞后,影响着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经过调查发现,我国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于网络的掌握仅限于对论坛或微博等新媒体中帖子的发布或删除,而缺乏在网络教育平台中与学生的互动。长此以往,学生对网络教育将会产生逆反心理。此外,部分院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仅将网络作为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辅助工具,从而为负面信息的传播带来机会,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学生基础素质不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未根据学生的基础素质进行有效的针对化进行,所有学生皆接受同一课程的教育。但由于学生的年龄、政治面貌及家庭环境的不同,其思想政治基础也不同,因此会出现部分学生学习到重复的知识或所学知识有所脱节的现象。此外,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扩招的现象越来越多,招收的学生基础素质也略有不同。同样的教育体系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教育中,教学成果不够显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没有完全展现出其特点,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路径
(一)实行阶段式教育
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行针对化的阶段式教学能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将学生分为三个阶段,零基础、具备一定思想政治基础以及具备高素养政治基础,针对此三个阶段进行设计。
提升零基础学生学习适应性,通常零基础学生处于刚入学的时期,对于生活、学习等方面有着较低的适应性。这是,需要降低学生对网络平台的利用率,教师可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及交流,使其能够真正了解学习的意义及社会的需求。此外,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良好运用网络,向学生讲解信息的甄别策略,以增强学生网络防范意识。并且,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进行交谈,向学生传达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日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
当学生具备一定思想政治基础时,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引导,消除学生思想矛盾。为此,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对于不当的言论,教师要及时进行改正。此外,教师可通过网络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通过学生参加状况了解其思想走向,运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具备高素养政治基础的学生通常为接受党课或团课以及即将毕业的学生。针对此类学生,教师要进行实践类教学,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将规范化行为与学生需求进行融合,组织相关比赛与活动,并在网络平台上张贴其基本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可举办类似于职业模拟、游戏等,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亦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引导学生构建自我管理机制
引导学生构建自我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而且生生之间交流与沟通更具有效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发组成相关管理队伍,接受网络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在网络教育平台上构建学生管理机制。主要负责对网络负面信息的甄别及消除,并规范学生言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教育意识,展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化特点。为此,教师需要选取学生中优秀代表,通过其行为及思想为学生树立榜样,并命其为学生管理平台的主要负责人。其他学生会通过模仿或竞争,自觉规范自身行为。而且,学生自我管理机制需要过硬的知识储备,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专业化考核,选取优秀学生进行管理,对未通过的学生进行继续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其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且全员育人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目标。首先,所有教师要将自己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员,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能力,并涉足心理健康、职业技能等课程进行深造,确保每名教师都在网络教育平台中发挥作用。其中计算机教师可负责网站的维护及创新,切实做到与时俱进,使得教学机制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主要负责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不断引导学生思想走向正确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与其他专业教师进行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提升其学习兴趣。
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完善其考评体系。经过调查,部分学校的考评机制设立为网络考试,并针对考试结果进行评价。但这样的考核方法易使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为了取得高分,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得出的考试结果不够真实,其评价自然毫无意义。因此,建议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以考核学生学习情况,并以此提升学生对网络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还需进行相应的实践考核,可用情境模拟的方式,测试学生的思想。教师可根据这样的考试结果进行评价,切实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并得出相应的解决意见。同时,教师也应采取激励化评价方式,对考试结果不太理想的学生加以鼓励,以保持其学习动力。
四、结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每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切实做到以学生需求为主,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满足社会的需求。
[1]神彦飞,金绍荣.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困境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7):157-162.
[2]刘绿丝.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路径创新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100-103.
[3]阮东彪.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结解围[J].学理论, 2010(21):197-200.
责任编校:徐向阳
G641
A
1009-8534(2017)01-0093-02
台春玲,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