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延安时期”档案收集和利用的几点思考
2017-04-13高炜
高炜
(陕西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对“延安时期”档案收集和利用的几点思考
高炜
(陕西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延安时期”的革命档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见证,收集、研究和利用“延安时期”的革命档案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时期;档案;收集利用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和见证,是信息的一种原始贮存形式,通过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情报和知识,所以档案是国家的财富和重要的历史见证。“延安时期”的革命档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勇取胜的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期间,中共中央在延安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巩固和发展了西北革命根据地,战胜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成功地指挥了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重要的革命文献。加强“延安时期”革命档案的收集、保护和研究,对于我们研究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延安时期”产生的档案资料和遗留下的珍贵遗迹不少出现了或缺失或变迁或损坏等情况,因此收集、研究和利用革命档案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一、完整系统地收集“延安时期”的革命档案,是研究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革命遗迹保护和利用的前提
延安时期是指中央红军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至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近13年时间。期间,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许多重要的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都从这里传向祖国及世界的四面八方,延安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革命先辈们生活和战斗的遗迹,这些重要的革命文献和历史遗迹如今已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需要加以研究和保护。但在研究和保护过程中人们发现,由于当时特定的原因造成不少文献资料或散失或遗漏,不少历史遗迹如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或变化或损毁甚至是消失的现象,这给现今的档案研究和文物保护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按照文物保护“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革命遗迹的保护和宣传都应该保持原貌或恢复如初。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借助历史档案来作为参考和依据。
(一)要充分认识到革命档案收集工作的重要意义
档案收集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大量地收集详实材料,做好延安时期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才能编撰出详实完整的“延安时期”档案,使之在革命历史研究和革命遗迹保护及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加以利用。“延安时期”的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此处汇集了大量的党政军商等机关和进步社团,也活跃着众多的进步人士,许多重要的革命路线和决定都产生于此。这些革命文献和文化遗产必然会成为“延安时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延安时期”的活动时间较长,活动内容较多,许多重要人物和机关居住又较为分散,加之当年又是战争年代,不少革命文献和重要遗迹没有做规范完整的档案归档,这给后期的档案研究、保护和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研究当时某项决策的制定和发布,人们有时看到的只是最后的成文而缺少最初拟文或签发文;保护和宣传红色遗迹时,又因个别遗迹没有当初面貌的原始记录,造成与历史真实不相符的情况等。这给我们研究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收集和整理革命档案,对于研究“延安时期”的革命状况以及革命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从非档案材料里搜集、挖掘“延安时期”的革命档案材料
要编撰出详实、完整的“延安时期”档案,除了从正规的档案和文献收集材料外,还应该从反映“延安时期”活动的各种信息渠道挖掘和收集档案信息。“延安时期”曾活跃着许多文人和记者,他们对当时的火热斗争做过许多文字的和图影的记录,这些文字和影像分散在当时大大小小的报刊杂志和书籍之中,这些文献资料亦是历史真实见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延安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自然和人物等重要信息。通过收集这些信息,以档案的原则加以整理,就可成为一件珍贵的历史档案。所以编撰“延安时期”的档案工作就不能只以“红头文件”为依据,还要深入到能够反映延安当年各方面情况的非档案材料里,从中挖掘和搜集有用信息,通过整理使之成为档案并加以保存。
(三)从民间入手,通过口碑资料的收集以此整理成档
口碑资料又称活资料,就是人们通过口头转述的形式将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流传下来。当年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生活战斗的经历很多已成为生动的故事被人们传颂,特别是主要人物的住址情况和重要事件的经历过程经常是人们口头转述的内容。通过对这种“活档案”的调查、收集会得到许多史料上不曾保留的历史真实材料,只要对这些材料以档案材料原则加以整理、绘图,就会形成珍贵的档案材料。例如当年毛主席为悼念张思德讲话的地方,如今的遗迹陈设就和当地老百姓讲述的完全不同。这种不符合历史真实的遗迹展出,既是文物保护的失败,也是档案工作的遗憾。所以向民间收集“延安时期”的档案材料非常有必要。
二、充分发挥“延安时期”革命档案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作用
“延安时期”在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延安时期”文献档案的研究,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诸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革命历史档案是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真实见证,是中华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革命历史档案是进行党史学习的重要依据和内容,同时也是红色遗迹保护的重要凭证,做好“延安时期“革命历史档案的研究工作,无疑就成为了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红色档案的利用价值,使其成为人们接受“延安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让那些不便身临其境的人也能通过档案领略到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那种波澜壮阔的斗争场景和气壮如虹的革命气势,感受历史带给人们的巨大震撼,使档案的利用功能发挥到最大,为此可以举办档案实体展出和原版影印。这样既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史料,使中共党史、延安时期和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有一个坚实的史料基础,又可以通过展出和拍照影印版的形式,体现“延安时期”档案的原始性、可信度和历史感,增强感染力。
再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以利于革命遗迹的保护和修缮。研究革命档案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档案建设好和保护好革命遗迹。保护革命遗迹的重要手段,就是让红色遗迹保持原貌或恢复如初。怎样才算是保持原貌和恢复如初?拿什么来考量保护对象就是原形原貌?那就得档案来说话,因为档案具有凭证性。由于“延安时期”的历史特殊性和时间的久远性,导致当前个别革命遗迹的保护无法恢复旧貌,自然也就削弱了革命文物的原始性、可信度和历史感。
三、“延安时期”档案收集分类
“延安时期”的档案涵盖特别冗繁,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内容材料,同时还包括不少国民党政府的文件和当时在延各界团体的各类材料以及名人日记手札等等,因此,可谓浩瀚如烟。这对于收集整理“延安时期”的档案来说可谓困难如山。为了方便“延安时期”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最终的归档,必须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编目。
1.编订合理的案卷号
案卷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装订后的档案编制的顺序号。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整理的档案则是以“件”为单位进行管理,件号从“1”开始编制。编制案卷号时,要根据档案内容性质进行分类,依据从大到小,按照先党后政,先组织后个人的原则来编制。
2.合理进行分类
由于“延安时期”的档案内容十分繁多,在收集和整理时我们要对所掌握的材料合理地分类,以利于档案案卷的形成和以后的查找利用。分类方法最好按照材料性质+年度进行。例如年度+政治类、年度+军事类、年度+人物类、年度+遗迹(旧址)类、年度+影像类等。
总之,收集整理、研究利用“延安时期”的革命档案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不使这宝贵的红色遗产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1]感悟延安精神[EB/OL]红河印象http://blog.sina.com,2012.
[2][3]红星照耀中国——延安岁月http://blog.sina.com,2015.
[4]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民主与法制网,http:// sh.mzyfz.com/,2014.
[5]湖南大学关工委“八抓”促进“党史国史主题教育”落到实处http://www.worlduc.c2016.
[6]沈冰清.地方党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以上海党史资源为案例[J].学园,2015,12,25.
[7]李莹.切实保护、恢复和开发不可再生的革命历史资源[N].佳木斯日报,2010-03-08.
[8]闫晓茗.革命根据地财经史研讨会会议纪要[J].财政科学,2016,07,25.
[9][10]今天,我们怎样进行有效的历史教育中国教育报http: //china.jyb.cn/,2015
[11]杨鹏.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史国情教育——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修订版)》[J].当代教育科学,2015,12,15.
[12]田有煌.红色歌谣与党史教育[J].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6,03,15.
[13]廖心文.生平·思想·风范——漫谈周恩来[M].觉悟, 2013,09,15.
责任编校:王俊奇
G272
A
1009-8534(2017)01-0027-02
高炜,陕西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