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手工劳作书写越地历史文明的史籍
——《越窑制瓷史》评介

2017-04-13卢向前

关键词:窑场瓷业越窑

卢向前

(浙江大学 中国经济古代史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28)

用手工劳作书写越地历史文明的史籍
——《越窑制瓷史》评介

卢向前

(浙江大学 中国经济古代史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28)

中国专门经济史研究中一直缺乏越窑制瓷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越窑制瓷史》能把越窑作为手工作坊来研究,对越窑烧制窑具的改进、制瓷技术的创新和青瓷产品的发展进行翔实的史料考证,把越窑制瓷过程融入越地地域文明发展之中,运用现代产销经济理论对越窑兴衰进行研究,使得《越窑制瓷史》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真实性。

越窑;制瓷创新;史料考证;技术扩散;产销理论

越窑是越地古代的一种手工制瓷作坊,越窑制瓷业是一项经济活动,越窑制瓷技术更是一项宝贵的文化精髓。追溯过去,越窑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根植于越民族先民的越窑制瓷文化,其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与当地政治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变迁、窑匠文化水平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学术界对越窑进行大规模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越窑考古成果的不断出现,为越窑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实物研究资料,但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和多学科的角度对越窑进行综合研究一直比较肤浅和零碎。绍兴文理学院魏建钢副教授对越窑的理论研究已有二十多年历史,2005年,取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首批“文化研究工程”项目,2008年专著《千年越窑兴衰研究》出版。2011年起,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支助下,经过三年的潜心钻研,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八篇,并于2015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越窑制瓷史》。

《越窑制瓷史》与以往出版的著作相比,在突出系统研究越窑制瓷业兴衰规律的同时,还融合众多自然、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用史学的视角对越窑生产技术的每一次创新、越窑生产的每一件产品进行翔实的考证。本书近38万字,含历史地图13幅,示意图与统计图51幅,表格23张,照片77幅,研究成果是中国专门经济史的重要补充。

一、注重史料分析,进行动态研究,揭示越窑制瓷业发展的全过程

越窑是中国古代的手工作坊,越瓷产品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因此,越窑制瓷活动自始之终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当地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密切相关。越窑生产又具有经济属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产品的制作和销售都是越窑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本书对越窑连续的发展过程运用翔实考证史料进行动态的研究。

(一)龙窑装烧变化,揭示越窑制瓷业产业的兴衰规律。

龙窑是越窑的基本窑型,在生产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时已经出现,商周龙窑说已被考古界所证实。本书对龙窑的研究重点放在几个特殊时期的龙窑结构的变化上,即原始瓷生产到成熟瓷创烧的窑温提高,单窑室到多窑室的火膛改进,裸烧法到匣钵装烧的窑炉变化。越窑有窑门、火膛、窑室、排烟坑四个部分组成,汉宋之际千余年时间,其结构没有多大变化,唯一不同的是龙窑窑身在不断延长。为了确保越窑在窑身延长后不出现生烧现象,几代窑匠一直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本书作者通过对各个时代窑址遗存的实地考察,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东汉龙窑根据窑床特点需要在窑尾处设立下压“火道墙”、而三国时龙窑又必须在窑尾排烟坑中设“黏土柱、堆”等临时附件来调节窑室内火焰。说明,两晋以前龙窑结构还未定型,也就是说,当时还没有完全解决窑身后部瓷坯的生烧现象。到了两晋时,随着窑身进一步延长,窑尾处已没有发现生烧瓷器,窑尾部分也没有发现似两汉、三国时的附件,这说明两晋时的建窑技术渐趋成熟,上虞市尼姑婆山西晋龙窑就比东汉帐子山、三国鞍山的龙窑要成熟得多。虽然从残存两晋窑址中没有发现有投柴孔的窑墙,但作者肯定了这个时期的龙窑在结构上已突破了单一火膛的装烧模式,已建造出多火膛共烧的稳定还原焰窑,由“单一火膛”龙窑结构改造成“多火膛共烧”。本书认为西晋时期龙窑只能算是“火膛移位”新技术应用的滥觞阶段,离唐宋时龙窑成熟的火膛移位技术还有一定差距,到了匣钵装烧技术出现后,窑场主为了大幅度延长窑炉长度增加装烧数量,龙窑窑墙才出现间隔为1.1米左右的投柴孔,这一观点被后期出现的其他地区龙窑所证实。

(二)窑址区位变化,探究越地手工业经济的东扩发展。

本书对越窑窑址迁移扩散的研究是个亮点,认为越窑千年区位变化实现了从“东迁”到“东扩”的发展。“东迁”表现为越窑的被动发展,“东扩”则是窑址的自主扩展。越窑其前身印纹陶、原始瓷窑主要位于“山阴古水道”(今绍虞运河)以南地区,当时属古越国大后方。战国末至西汉年间,因受战乱影响,出现窑址沿“山阴古水道”东扩,并逆曹娥江南下,分布在曹娥江中游两侧的低山丘陵中;东汉时越窑创烧出成熟瓷后,其规模迅速扩大,至西晋时窑址遍及曹娥江中游两侧;东晋时受当时北来豪强地主“封山占泽”私有制经济政策的影响,窑址再次沿姚江、东横河东扩,这期间上林湖地区窑址首先超过曹娥江中游地区;唐代,越窑运用匣钵窑具烧制出秘色瓷后,形成了产品销售品牌,窑址数量明显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吴越国时期,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越窑不仅成为“贡窑”,而且越瓷产品大量出口,使越窑沿姚江东扩,新的东钱湖窑群形成;五代北宋早期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宁绍地区已出现上林湖地区、曹娥江中游地区和东钱湖地区三大窑群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态势。

(三)越瓷装饰变化,洞察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装饰的作用是为了美化瓷器,增强器物的审美效果。本书认为越瓷装饰既有瓷器本身的使用需要,更有人们文化内涵的渗透。越窑装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器面釉色,二是器表图纹。就釉色而言,早期越窑生产出青瓷釉,体现越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唐宋时期青瓷釉色更是与品茗等具体生活习俗相协调。在器面装饰上,东汉时,越瓷装饰改变了原始瓷单调、呆板的格局,但技法上却与越陶、原始瓷一脉相承,主要有刻画、拍印、堆贴、镂空等;饰纹取材于江南水乡地理环境,贴近当地先民生产生活,以几何图形为主,图形结构机械、组合简单、制作粗糙。六朝时的越瓷器形和装饰以象形器制作为题材;器物的形、类突显江南田庄经济,专用明器品种繁多,且制作精良;在越瓷装饰中体现佛道合一思想。唐宋时,越瓷装饰体现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装饰技法更加丰富多样,出现褐色彩绘、镂孔、镂雕、金银饰等新工艺,绘画成为这个时期越瓷装饰的一大亮点,题材体现当时社会安宁、人们生活安居乐业的景象。

中国古代纹饰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包括青铜、陶瓷、布帛、壁画、建筑等许多方面,越窑青瓷装饰与其他类型装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在器物装饰演化的相关章节中阐述了青瓷与壁画、青铜、建筑之间互相借鉴的关系。越瓷的纹饰走过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粗犷到细腻,从图腾崇拜到喜庆标志的道路,本书作者能把越瓷装饰放到中国古代的纹饰系统来分析论证,突出越瓷装饰的地域特色,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领域

二、结合越瓷产销,运用经济学理论,提出越窑制瓷业衰落原因的新观点

越窑是私有制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手工作坊,本书把越窑制瓷史以手工作坊史的形式来研究,这在同类专门经济史研究中所少见。一个地域形成的手工作坊都有形成、发展、衰落的过程,越窑生产也不例外。然后,本书作者从越窑衰落中找到了政治经济的历史原因,认为越窑生产利润消失是内因,而当时社会对越瓷产品需求减少是外因。这一研究思路和观点可为同行参考。

(一)吴越国灭亡,越瓷退出特贡行列。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灭亡,越窑所在地为大宋的越、明两州管辖,越窑贡瓷数量一下子从成百上万件下降到处处“秘色瓷器五十事”。在“陶成先得贡吾君”的吴越国时代,各大窑场生产的精品必须首先上贡朝廷,在贡瓷装烧利益驱动下,越窑秘色瓷生产进入全面繁荣,为了销售贡余质量稍差一些的秘色越瓷,越地秘色瓷外贸业自然形成。吴越国灭亡之后,窑场最精致的秘色瓷首先失去销路,随着贡瓷品牌的消失,整个秘色瓷的销售利润迅速下滑。

(二)监窑官更替,越窑增加窑业税赋。

北宋初期,“殿前承旨”赵仁济接替吴越时期越窑监窑官,监窑官的职责发生根本性变化。吴越时期,地方政府为了征收大量贡瓷,监窑官的主要职责是为了协调窑场烧造、收集越瓷精品。赵仁济监越窑时,整个窑场每年上贡越瓷才“五十事”,因此,其监窑的主要工作就变成征收窑业税。吴越割据政权灭亡,越窑首先是失去贡瓷烧造权力,紧接着又大幅度增加窑业税,越窑制瓷业的利润空间明显压缩,最终使越窑走向降低成本的明火叠烧老路。

(三)“订单贡瓷”消失,窑场失去协调联系。

晚唐至北宋初期,越窑出现整体繁荣,窑场依靠的是相互间建立起来的共享研发、相互合作的产业联盟,这个联盟建立的基础是为地方割据政权生产足额的贡瓷,越窑间的产业联盟也可以称作“订单贡瓷”管理模式,即为了向朝廷提供造型优美、釉质上乘的秘色瓷,而相互间建立起来的研、产、销共同体,窑址出土的“贡”“官”“供”“官样”等铭文瓷器就是最好的实物例证。北宋初期“订单贡瓷”消失,越地窑场作坊一下子失去了相互间的协调机制,重新回到各自为政、独自经营的自由竞争状态,整体吴越时期,越窑已习惯于窑场间协调管理、“订单贡瓷”生产,一下子无法适应突然出现的自然竞争环境,越窑制瓷业走向衰落成为必然。

(四)茶文化演变,社会减少越瓷用量。

唐代起,社会上兴起品茗之风,文人们更是把品茗作为提升创作灵感的重要途径。越窑自唐代中期生产出秘色瓷后,因为其茶具的器面具有“青则益茶”的艺术效果,从而大大促进了越窑制瓷业的发展;到了宋代,茶文化风气更加盛行,却出现斗茶风气,越窑青瓷因茶色“稍逊于建窑”的黑瓷而慢慢失去茶具市场,越窑生产规模受到抑止。

三、立足文化扩散,探究技术传播,研究越窑制瓷业对国内外窑场的影响

只要是一种先进的文化,都会传播扩散。越窑经过近千年的生产经验积累,其制瓷技术逐渐成为当时制瓷行业的先进文化,站在文化高势能处的越窑制瓷技术就存在扩散传播的动能。本书详细分析了在传染、迁移两种文化扩散条件下,青瓷生产技术在国内外的传播。认为汉宋间各地窑场在生产青瓷的道路上,由最初的模仿越窑生产走向全盘嫁接越窑制瓷技术,最终实现宋代制瓷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一)文化的传染扩散,使越地窑场形成共同发展的整体。

宁(波)绍(兴)地区自古就是越国核心地区,人与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越窑制瓷业作为一项手工产业,通过收徒授艺的文化传染扩散方式既可以确保家族制瓷业的兴旺发展,又能实现家族内部共同富裕。北宋时期,龙泉地区因制瓷条件优越,承接了越窑产业分蘖,利用越窑扩散的制瓷技术开始生产青瓷,从南宋起龙泉窑全盘接收越窑制瓷业,成为继越窑之后浙江地区出现的又一青瓷窑场。

(二)文化的迁移扩散,把越窑装饰技艺传向邻近的省区。

早期越瓷贸易受地理环境影响比较明显,贸易范围比较狭小,福建、江西、湖南等邻近省的人们是越瓷产品贸易的最早受益者,造型优美、装饰精致的越瓷成为当地人们模仿烧造的样本;唐代起,随着越瓷国内贸易的扩展,越瓷逐渐进入中原百姓之家,越瓷装饰技法被汝窑、耀州窑等北方窑所借鉴,一度成为北方青、白瓷装饰的主体。

(三)文化的传染扩散,使四川、高丽有了越窑装烧工艺。

装烧工艺是越窑的核心技术,只有通过窑匠异地发展或者异地授徒烧造才能真正烧出越瓷。汉至三国时期,四川经济发达,曾与越地人员往来频繁,这里突然出现汉代成熟瓷装烧,完全是越窑制瓷技术传染扩散的结果;高丽国虽与越地远隔重洋,但唐代贸易船舶却带去了越窑窑匠,使得高丽国在中国五代期间就能生产出越窑青瓷制品。

四、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胎釉成分,掌握越窑制瓷业发展的装烧规律

就中国古代手工制瓷作坊而言,胎釉配方是其核心技术,不同窑口的瓷器因其胎釉矿物成分不同而表现为色泽、质地的差异。本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得的越窑产品探测数据,通过对存世各个时期、不同窑口越瓷进行矿物成分差异分析,既为越窑千年发展找到客观条件,又为越瓷现代鉴赏和仿青瓷生产提供科学数据。

(一)丰富的瓷土矿藏,可确保越窑制瓷业的千年繁荣。

古代制瓷业属于原料型作坊,越窑制瓷业的发展得益于当地有比较丰富的瓷石矿藏。越瓷瓷胎高硅高铝,其矿物组成与当地地表岩石、瓷土矿物的化学构成相一致。与其他地区青瓷相比,越瓷瓷胎中铁、钛等着色元素含量较高,从而使得越窑瓷胎色泽偏灰偏暗;越瓷釉的矿物组成与瓷胎相比有所不同,降硅升钙,但青釉的主要成分还是源于当地瓷土矿物,只是在瓷土溶液中渗入了适量松木灰溶液和贝壳类粉末而已,汉宋间越窑青瓷器面釉色的差异,更多的是体现窑炉装烧方法的改进。

(二)釉质的地域差异,是越瓷窑口鉴赏的重要手段。

不同地区的越窑尽管胎釉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但釉层中微量元素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成为现代科技条件下,鉴赏越瓷窑口差异的一种重要方法。曹娥江中游地区窑场生产的青瓷,Cs、Rb、Sb元素含量高,上林湖地区越窑生产的青瓷,Th、Ce、La元素含量高,而绍兴越城、柯桥等地区窑口生产的青瓷,有的Cs、Rb、Sb元素含量高,有的则Th、Ce、La元素含量高,说明曹娥江中游地区和上林湖地区越窑具有独立配方釉料的能力,而其他地区越窑用釉完全由这两大基地供应。

(三)陶瓷的矿物变化,为越地成熟瓷找到生产的源头。

越窑制瓷业源于越地制陶业,其主要依据就是越地古代陶、瓷矿物构成的承接变化。嵊州小黄山、余姚河姆渡遗址生产的夹炭夹砂陶,主要组成物为地表易熔黏土,土层易溶矿物完全淋溶,矿物组成低硅、高铝,装烧的熔点较低;商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取材于地表以下瓷土层,组成物中可溶性矿物没有被淋溶掉,仍然为高硅高铝,与现代成熟瓷矿物组成十分接近。说明越地先民在制陶过程中,寻找高温硅酸盐制瓷材料与改进窑炉装烧方式同步进行。人们日用生活用瓷要求的不断提高,成为越窑制陶、制瓷业发展的真正动力,而窑匠装烧技术的积累,则是陶、瓷质量提高的真正原因。

《越窑制瓷史》对越窑发展的区域背景、生产组织形式、国内外贸易等进行系统研究,对中国手工产业经济史研究有很好的补充,不失为一部融合越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的优秀史学著作。本书作者在中国传统手工作坊研究中引进了现代管理学理念,有利于古代经济文明在现代生产中得到重构和发展,特别是对现代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建设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related research findings concerning Yue kilns celadon industry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special economic history. Taking Yue kilns as manual workshops as its research subject, the bookPorcelainMakingHistoryofYueKilnsfocuses its full and accurat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its kiln firing implements, the innovation of porcelain mak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products, integrates its manufacture process into lo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in Yue region, uses modern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theory to analyze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Yue kilns industry, thereby endowing the book with a deep sense of history and veracity.

Keywords:Yue kiln; innovation of porcelain making; textual research; technology diffusion;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theory

(责任编辑林东明)

AHistoryWorkonWritingtheHistoryofYueRegionbyManualLabor——Comment onPorcelainMakingHistoryofYueKilns

Lu Xiangqian

(Institute of Ancient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K876.34

A

1008-293X(2017)04-0116-05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7.04.018

2017-04-11

卢向前(1949- ),男,浙江嵊州人,浙江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猜你喜欢

窑场瓷业越窑
何为黑胎青瓷
越窑青釉直颈瓶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Assembly集结号
青瓷出越窑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
明清中原陶瓷工商业发展状况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