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深描”看格尔茨《仪式的变化与社会变迁:一个爪哇的实例》

2017-04-13曹苏苏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爪哇斯拉尔茨

曹苏苏

(新疆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从“深描”看格尔茨《仪式的变化与社会变迁:一个爪哇的实例》

曹苏苏

(新疆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人类学、民族学大师格尔茨的“深描”理论广为人知。“在学术指向上,‘深描’涵盖了文化概念的理解、田野调查的操作和田野民族志的写作三个层面”。[1]80以此理论为基础,从爪哇的宗教背景,到斯拉麦坦仪式及其作用,最后对爪哇的社会变迁进行分析,使其笔下的爪哇社会以更简明易懂的方式呈现。

深描;格尔茨;爪哇;斯拉麦坦仪式;社会变迁

众所周知,格尔茨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解释人类学的提出者,师从克拉克洪。“1952—1954年,格尔茨在爪哇的莫佐托克镇,为福特基金会赞助的一个项目工作。这个项目的研究主旨是了解第三世界的发展,具体目标则是促进经济增长”。[2]结束两年的实地调查后,格尔茨于1957年完成《仪式的变化与社会变迁:一个爪哇的实例》一文。如果以“深描”理论进行分析,可使其笔下的爪哇社会以更简明易懂的方式呈现。

一、爪哇宗教背景及斯拉麦坦仪式的作用

首先要了解本文中爪哇的宗教背景。爪哇的宗教传统由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及本土宗教的各种成分混合而成。也就是说,爪哇的宗教信仰自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传入后,并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反而由爪哇人民将各种宗教成分与本土的泛灵论思想进行了调和,即印度教的男神、女神,伊斯兰教的先知与圣人,爪哇本土的神灵与魔鬼都找到了恰当的位置。因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调和宗教一直主导着爪哇人的生活。

与这一调和宗教相适应的,是爪哇的斯拉麦坦仪式。该仪式在人们出生、婚礼、葬礼、定期的节假日、谷物生长的特定阶段、迁居等重大事件时都要举行,从形式到内容大致相同,但范围有大有小,程度有所不同。斯拉麦坦仪式共有五个步骤:第一,女性要为斯拉麦坦仪式准备特别的饭,并将其放到起居室中央的垫子上;第二,男性请八至十位邻近家庭的男性来赴宴;第三,主人阐述这一宴会的精神目的并诵阿拉伯赞美诗;第四,人们偷偷摸摸并狼吞虎咽地吃少量食物;第五,剩下食物带回家与家人共享。除此之外,在仪式上还要进行焚香,供奉神灵等环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地域为基础的仪式,因为家庭与家庭、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联系是以居住地相近为原则的。而焚香、供奉神灵等仪式是佛教和泛灵论仪式的体现,诵阿拉伯赞美诗则是伊斯兰教仪式的体现,这也很好的印证了在调和宗教影响下的宗教仪式。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一看斯拉麦坦仪式所带来的效果。首先,神灵从食物的气味、焚烧的香及穆斯林的唱诗中获取了供养。这里的神灵可以是伊斯兰教的圣人,也可以是印度教的男神、女神,但不论是哪一类神,他们最终通过这一仪式得到满足和抚慰。其次,参与该仪式的邻里从食物的物质材料及他们的社会互动中获得了养分,邻里团结得到加强。那么,从功能论解释斯拉麦坦仪式能达到的两个效果:第一,该仪式协调了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整合,加强了社群观念。第二,该仪式能够满足农民特有的协调理智、稳定情感的心理需要。

二、爪哇的社会变迁

调和宗教在爪哇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自20世纪初期起,爪哇便进入了社会大变革、文化大变迁的时代。首先,城镇和城市的发展减少了家庭之间的合作,邻里的社群观念逐渐减弱。更具独立性,人们在农村所形成的农业上的合作在城市生活中几乎消失不见,城市人不论职业种类、年龄大小、身份地位均以各自的生活为主。另外,更加分化的阶级体制、更官僚化的政府形式以及社会背景的多样化都削弱了严格的地域纽带,因而更有利于宽泛的意识形态纽带。因此,社会变迁的最终结果是以地域为基础的村庄的社会整合与以文化一致为基础的和谐都在逐步削弱。社会从以地域为根据的基本整合纽带转向以意识形态为根据的心理整合纽带。

(一)宗教的分歧

意识形态上的变化以宗教的分歧为核心。爪哇社会的调和宗教自社会变迁开始后便不再稳固。信教人群分成了两大群体,第一类被称为桑特里,他们强调当地调和宗教中的伊斯兰成分,擅长阿拉伯赞美诗或精通穆斯林法典,强化伊斯兰教意识和特征,他们大多数是城市知识分子、商人、裁缝、百货店主。第二类人被称为阿班甘,他们强调印度教与泛灵论因素,擅长印度教的神秘主义活动,或是本地的医术专家,强调减轻具有穆斯林特征的因素,他们大多数是小手工艺者或体力劳动者。与以上两种人群相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政党。第一个政党名叫玛斯尤米,这是一个为数众多的,以伊斯兰教为主的政党。该政党由温和的桑特里知识分子领导,支持在印尼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第二个政党名叫波迈,该政党坚决反对穆斯林的政治,强硬反对穆斯林立场,要求回到爪哇“纯洁”与“原有”的信仰中去。因此,该教派提倡非伊斯兰教的婚礼与葬礼。

(二)爪哇传统的婚礼与葬礼形式

那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爪哇一直以来所遵循的婚礼与葬礼的准则。在婚礼方面,穆斯林仪式受到法律保护,即除了基督教徒与印度教徒外,所有人的婚礼都必须经由穆斯林仪式才能合法。在葬礼方面,受调和宗教的影响,传统葬礼也非常深入地联结了伊斯兰教习俗。爪哇的葬礼仪式没有悲痛,没有哭泣,所有人都是平静的,死者的直系亲属也是感情克制的。在葬礼中,眼泪不被认可,当然更加不会被鼓励。葬礼的仪式往往是匆忙且不可拖延的进行。在此期间,所有的邻居都要进行帮忙,女人们会带上几碗米饭,为葬礼仪式结束后的斯拉麦坦仪式而准备;男人们要挖掘坟墓、刻墓碑,接着由莫丁(主持葬礼的人)开始指导葬礼的各项活动。遗体由亲属用仪式处理过的水冲洗,亲属一般毫不畏惧地将尸体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以显示他们对死者的感情以及他们的自制力。然后,能很好得体现伊斯兰教习俗的是,在莫丁的指挥下,大约有十二个桑特里要围着遗体用阿拉伯语祈祷五至十分钟。死者死亡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一百天,在死者家中举行斯拉麦坦宴会;死亡的第一周年及第二周年也要举行斯拉麦坦;死者死亡一千天的时候,在遗体已经被认为成了尘土,生者与死者之间的隔绝已成绝对时,便要举行最后一次斯拉麦坦。这样约定俗成的葬礼仪式曾在几代人中使无数爪哇人安全度过了丧事的困难时期。让人们在没有激烈的情感打击的情况下度过悲痛。

(三)波迈的政治主张带来的困境

然而,波迈的政治主张却为波迈追随者的葬礼带来了困境,格尔茨以一个波迈男孩派贾恩的葬礼为例。派贾恩跟着姨父、姨妈一起生活,他的姨父卡曼是波迈组织的追随者。本次葬礼仪式受到了整个卡姆彭社区居民的重视,不论是桑特里还是阿班甘,在听到派贾恩死亡的消息后都第一时间来到了卡曼的院子。然而原有的邻里间亲密的联系,由于桑特里、阿班甘的对立而不再亲密。在卡曼的院子里,桑特里与阿班甘明显得各自聚集在一起,彼此间没有任何交流。按照传统,葬礼应由莫丁主持,但莫丁是一名桑特里,是玛斯尤米的追随者。由于波迈与玛斯尤米间的冲突,莫丁不愿主持葬礼,但他提出若卡曼能够改信伊斯兰教,他便答应主持。忠诚的卡曼坚决反对莫丁提出的要求,不愿对其妥协。因此,本应该很快举行的葬礼由于以上二者的矛盾而拖延。因拖延又引起了在场人们的恐慌,同样因拖延造成了男孩姨妈与亲生母亲的情绪失控。格尔茨介绍,这种情绪失控是他所参加的二十场葬礼中见到的唯一一例。最终在派贾恩父亲的许可下,一位与阿班甘联系较密切的桑特里阿布出面主持了葬礼,但原有葬礼仪式的作用在这里却完全失效。

(四)仪式作用失效的原因

格尔茨认为,首先,在城市中,以地域为基础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已经发生变化。社会群体的定义因素由个人的居住地为主改为由阶级、政治信仰、职业、种族、出生地、宗教倾向、年龄、性别、居住地等因素为主。城市在组织形式、阶级差别、种族冲突、政治对立等多元制衡中发生变化,而斯拉麦坦仪式却没有变化。因此,当需要举行宗教仪式时,它并没有保持,反而破坏了社会平衡。其次,斯拉麦坦仪式无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证群体冲突在固定范围内的社会隔离机制,也无视以一个合理有效的形式平衡了紧张的对立关系的,在冲突群体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整合模式。社会对一种仪式的假设,即“我们都是具有共同文化的农民”与该仪式的事实,即“我们是非常不同种类的人,被迫居住在一起,且我们的价值观具有严重的分歧”之间的不一致,导致了派贾恩葬礼上的不安情绪。人们认为,意识形态、阶级、职业与政治取代了通过举行斯拉麦坦仪式来加强的邻里联系而成为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重要联系。因此,仪式的作用也会随之失效。

三、结语

《仪式的变化与社会变迁:一个爪哇的实例》一文写于20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将近60年的时间。当今爪哇的社会与当时格尔茨笔下的社会相比,显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段历史,这段田野调查是爪哇确确实实发生过的史实,是爪哇社会持续发展前进的一段不可或缺的历史。格尔茨运用其丰富的人类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的田野民族志精神,深入爪哇,向人们清晰地展示了爪哇的社会变迁,以及作为固有传统文化和调和宗教之产物的斯拉麦坦仪式的变化、发展。这篇文章只是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中的一篇小文章,但从这便能看出格尔茨深描理论的内涵,他以派贾恩的葬礼为独特视角,介绍了斯拉麦坦仪式在传统与现代化中的夹缝生存,并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展示了爪哇的仪式变化与文化变迁,最后又深入分析了斯拉麦坦仪式作用失效的原因,即当仪式无法适应社会变革时,仪式的作用也会随之失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一过程就是深描的过程,也是解释的过程,是格尔茨通过深度挖掘斯拉麦坦仪式这一文化现象,解释其背后的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意义。

这篇文章是格尔茨对传统的功能理论提出的一个挑战,由派贾恩葬礼的例子论证了文化的作用不仅仅是整合社会,还有破坏社会平衡、分化社会的作用。前人对于这篇文章的研究着重描写格尔茨与功能主义学者在文化与社会关系上的不同观点,侧重格尔茨对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解释。笔者则注重格尔茨的深描理论对此文的影响,他通过“深描”与“解释”将爪哇的仪式变化和社会变迁展示在世人面前,同时,也表述了他自己不同于功能主义学者的学术观点,纠正并完善了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间的关系。格尔茨的深描理论至今仍深深得影响着每一位民族学者,是民族学界的一套具有超高的实际借鉴意义的理论体系。格尔茨深入实地,克服种种困难的田野调查精神值得每一位民族学者学习,同时,他的《文化的解释》一书也是民族学界的典范之作。

[1]雷勇.“深描”的指向与路径—以格尔茨《文化的解释》为中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3):80-84.

[2]穆尔.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M]. 欧阳敏,邹乔,王晶晶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克利福德·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M]. 韩莉 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74-204.

Look from the “Thick Description”of Ritual and Social Change:A Javanese Example by Clifford Geertz

CAO Su-su
(School of Humanities,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China)

Master,Clifford Geertz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who’s Thick Description theory is well know.On the academic point,Thick Description covers three levels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concepts,the operation of the fieldwork and the writing of the field of ethnograph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etting of religion to the slametan and it’s function,and finally,go deep into Javanese social change,presenting the Javanese community appears in the form of a more straightforward by the Thick Description.

Thick Description;Clifford Geertz;The Java;slametan;social change

C912.4

A

2095-7408(2017)01-0047-03

2016-11-07

曹苏苏(1992- ),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关系、新疆中亚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爪哇斯拉尔茨
爪哇金丝燕:被燕窝拖累的小燕子
音乐家的“无理”要求
状元秀 马克尔·富尔茨
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选
读图
爪哇蜡染艺术里的中国元素探析
读格尔茨《仪式变化与社会变迁:一个爪哇岛的实例》
印尼六三茶叶生产商推介爪哇乌龙茶
在法国遇上“大事儿”
↓未来交通——斯拉米特(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