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产品设计类课程模式创新与探索
2017-04-13邓宁
邓 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北京 10002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产品设计类课程模式创新与探索
邓 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北京 100024)
结合旅游电子商务方向在“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求,对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建设进行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对该课程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一些途径和方法。近年来相关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互联网产品设计;教学改革;旅游电子商务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加快推进 “互联网+”行动计划,已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互联网+”是引领知识经济潮流的和催生一系列产业新形态、新业态的创新平台,通过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对生产力发展会产生颠覆性的变革作用。而互联网与教育的紧密结合,不仅带来了教育技术的革新,更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然而在目前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作为互联网产业核心资源的互联网产品人才的培养问题日益突出,高校相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互联网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1],而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 “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为具体案例,通过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产品设计类课程模式的改革,不仅有助于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且对于高校结合专业特点提升互联网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可提供实践路径和有益的参考。
一、高校“互联网产品设计” 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产品设计”正是高等教育适应新科技革命要求、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需求而设置的课程体系。互联网产品经理[2]对于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产品、服务的成败起到了决定作用,是整合各项资源完成产品交付和高效运营的关键性职位,需要具备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交互设计、上线运营等多方面知识,在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是稀缺人才。然而,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对于人才的培养与“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所需人才能力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无法满足现阶段互联网企业或自主创业条件下对于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体现在高校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方面的严重缺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产品设计课程设置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
目前高校教育中仍然主要通过计算机、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等方面人才的培养来间接满足互联网产品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高校仍不具备与之直接对口的专业和课程体系,现实情况下大部分产品经理由技术类研发或运营类职位转岗而来。产品设计[3]涵盖互联网产品由想法提出到产品交付(除代码开发)的全过程,需要较强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对于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大多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培养和实践。如果能在高校教育中适当加入互联网产品能力的训练,将极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将大大增强其自主创业的技能[4]。
2.高校产品设计课程缺乏较合适的教材
由于高校缺乏专门方向对口互联网产品设计类的工作需求,导致教材和课程建设的严重滞后。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及产品设计本身没有成熟理论支持,其发展与变化日新月异,也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高校已有的教材在知识结构、方法理念以及作业实践方面都与业界现实情况严重背离,无法满足互联网产品设计运营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也不利于高校互联网产品教育的发展与体系建设。
3.高校产品设计课程缺乏具有实际行业背景的教师
在高校教育中,任何成熟的课程体系首先需要的就是能够担当专业教育的任课教师。而互联网产品课程对于教师要求较高,需要任课教师不仅了解基本理论,还需熟悉实际产品设计、运营方法,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有较深刻的理解。在现实中,具有实际互联网产品设计运营经验或自主创业经历者尤为缺乏。现实情况下,高校互联网产品教师往往自身缺乏足够的行业背景与产品设计的实际经验。与此同时,高校开设互联网产品设计相关课程还未形成体系,甚至同行间的交流也存在困难。
4.高校产品设计的教学与实习缺乏有效衔接
高校教育在实际互联网产品设计和运营方面的缺失导致了专门的互联网产品实习机会难以直接对接高校学生,使得有志于从事相关互联网产品工作的学生缺乏对口的实习机会,为后续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从高校教学组织的角度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推荐高质量的实习机会,使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正确路径。
二、相关高校对“互联网产品设计”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创新
从2013年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立足专业特点并面向学生就业需要,在旅游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并围绕“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该课程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及教学经验,对“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断优化,以理论学习与实践性内容结合的方式探索了一条互联网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采用互联网产品开发阶段式教学方式
互联网企业开发产品一般可分为竞品分析、需求分析、交互设计、UI设计、编码开发、测试及上线运营几个阶段。学校旅游电商专业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真实产品开发场景,以理论介绍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在产品设计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相对晦涩难懂,其中又以交互设计阶段所涉及的知识最多。在实际教学中,除了通过大量实践及对当前成熟产品的讨论、分析、对比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成功设计的关键之处,还进一步将该设计思路应用到自己的产品设计中。在教学中,采用与实际产品对应的阶段式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理解产品开发各个步骤的内容和相互联系,另一方面也使产品设计课程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与实际项目结合产生的效果。
2.采用项目导向与小组模式进行实践性教学
互联网产品设计和开发通常需要小团队配合完成,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团队意识与协调能力极为重要。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了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方法,在一学期课程中将一个班30名学生分为5个小组,具体明确各个学生的分工和职责,指定小组组长(产品经理)、组员等角色。将项目研发过程贯穿于一学期课程周期中的竞品分析、需求分析、交互设计、UI设计、测试等多个阶段,由组长具体分配任务并负责协调统筹,各组员根据分工不同,配合组长完成具体产品设计阶段任务。教师在要求全员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协调意识,通过一个完整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与运营流程循序渐进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尤其是在成绩评定阶段,该课程参考了实际互联网企业绩效(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计算方法,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期末成绩:
期末成绩 = 小组项目得分(60 %) + 个人绩效得分(40 %),其中个人绩效得分由组长根据各组员表现给予评分。
项目导向式的教学方式使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真正将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产品设计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尽早接触真实的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和管理方式,为学生进入互联网行业成为综合型互联网产品设计人才提供了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3. 采用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进行实习引导
由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紧邻中国互联网产业中心——中关村,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学校旅游电子商务专业积极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培养互联网产品设计人才的实践活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定期组织学生赴知名互联网企业参访。2015~2016年间,任课教师多次组织旅游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赴百度、新浪微博、去哪儿网等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参观访问。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互联网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也建立了校企良性互动的新模式。
(2)定期举办互联网行业专家经验分享会。学校旅游电子商务专业定期邀请行业资深专家来校进行实际项目经验分享活动。仅2015~2016年间,共有包括百度、新浪微博、网易、联想、腾讯在内的多名互联网企业相关专家来校为学生分享实际项目经验,使学生将课程学习内容与行业具体案例相结合,加深了对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理解与思考。
(3)输送学生赴知名互联网公司开展假期实习。通过与知名企业的良性互动,学校旅游电子商务专业已与众多行业知名互联网企业建立了定向实习关系。2016年暑期,任课教师组织电子商务方向30名学生参与了全员实习活动。学生大多选择与旅游相关的互联网企业,例如:新浪微博、秘境旅游、途牛、蚂蜂窝等进行3~6个月的实习。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实习将学校互联网产品课程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企业业务进行了有机结合,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互联网行业和产品设计的理解。
三、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在“旅游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为“互联网+”背景下普通高校产品设计类课程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实际范例。其成效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受益
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可以使学生根据互联网企业产品类职位需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夯实专业素养、增强综合素质、扩大就业面;同时也可以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中充分培养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思辨能力,符合应用型高校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基本思路。
2.高校受益
经过对具有旅游专业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摸索,学校旅游电子商务专业在一线教学中大力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极大提升了院系对“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人才的培养能力,而且可以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形成具有旅游特色的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学校在专业、地域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确立其在旅游互联网人才培养方面的领先地位。同时,随着该教改项目的推进,也必将对中国高等教育中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互联网产品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3.企业受益
实施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学校旅游电子商务系本科生在各互联网企业实习广受好评。学校与包括携程、去哪儿网、新浪微博、百度、蚂蜂窝在内的10余家知名互联网企业达成了实习生输送意愿,用人单位在实习评价中均对这些学生表现出的实践技能和学习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也为校企长期合作和毕业生招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社会对互联网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巨大,而应用类高校开设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规律和方法仍处于摸索阶段,相关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从数量和质量方面仍和社会需要存在巨大差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在旅游电子商务方向开设的“互联网产品设计”课程结合了自身专业优势,创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特别是持续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应用,得到了学生、企业和社会的肯定,这对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类似课程建设,具有较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1] 邵野.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25-126.
[2] 邱碧珍. 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互联网产品经理岗位的培养[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62-64.
[3] 张敬文. 浅谈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及用户研究[J]. 大众文艺,2014(6):98.
[4] 徐永顺.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教学探讨[J]. 科技资讯,2014(33):154.
(责任编辑 张瑾燕)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net Product Design Course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Background
DENG Ning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4, China)
Based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tourism e-commer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we have conducted our research on the "internet product design" course and presented methods concer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The teaching experiences in recent years demonstrate that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idea and modes have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ternet product design; teaching reform; tourism e-commerce
2016-10-26 ;最后
2016-11-20
北京第二外语学院教改一般项目。
邓宁(1983-),男,湖南湘乡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电子商务研究。
2096-1383(2017)02-0178-03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