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青海互助县为例

2017-04-13张俊英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互助县土族文化产业

张俊英

(青海民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
——以青海互助县为例

张俊英

(青海民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以青海互助县为例,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对策,以期合理开发文化资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与动力,实现两者更好的融合发展。

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对策

一、产业融合分析

产业融合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业融合发展最早,最快、最成熟的领域是信息通讯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不仅涉及信息通讯业,还演扩展其他部门和领域中,出现了产业大融合的趋势,产业融合现象随处可见。

纵览研究文献,可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大致涉及产业融合内涵、特征、类型、动因、效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理解较大差别。罗森伯格(Rosenberg)认为产业融合就是技术扩散的结果[1]。Greenstein和Khanna认为数字技术的出现导致了产业边界的消失或收缩[2]。 Lind认为产业融合就是市场之间融合[3]。国内学者周振华认为“产业融合就是以数字融合为基础,出现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是为了适应产业的增长和发展”[4]。厉无畏认为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新产业的过程称为产业融合[5]。

综上所述,许多学者最初提出的产业融合内涵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和前提,但是在有些领域里面,技术并不起最关键的作用,只是起催化剂的作用,这些领域的融合发展不全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另外,虽然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产业融合的相关问题,但都处在研究的起步阶段,研究的理论问题不够深入,分析的多是产业融合的表面现象,未能深入分析和探讨产业融合的实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产业融合的内在问题。

二、互助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土族聚居区。互助县的民族文化主要以土族民俗风情为主,近年来,互助县县委、县政府以“建设彩虹故园,打造土族品牌,构建民俗文化特色县”为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土族民俗文化产业,研发和打造了众多土族民俗工艺品。土族的花儿会、盘绣、婚礼和《拉仁布与吉门索》四个项目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族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互助县把旅游业作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和培育,通过开发旅游精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旅游环境等措施,基本上形成了以土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青稞酒文化为主的旅游品牌,旅游业呈现良好态势[6]。2000年至2011年间,互助县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快速增加,虽然遭受过SARS、拉萨3.14事件、玉树大地震等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整体上旅游业发展良好,旅游收入以年均40 %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互助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

互助县的土族民俗文化非常具有特色、很少受外来文化影响,比较纯粹。因此互助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当地比较成熟的客源市场也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空间。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无论是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保障,都已经为互助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已经明显表现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势头。尽管互助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整体而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较早之前,当地居民利用本民族的饮食、服饰、建筑、婚俗、歌舞等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起来,通过制作鲜美的饮食产品和建造土族的房屋,向游客展示了本民族具有特色的饮食和建筑文化,给游客表演了本民族的安昭舞、轮子秋等传统的文化节目,进行服饰表演。通过土族婚俗的表演,使游客能够亲自参与和体验文化内涵,既向游客展示了本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又能提高从业者的旅游收入。在这方面,政府也相当重视,无论从资金上,还是政策上都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互助县成立了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协调领导小组和民俗文化研究办公室。从2007年开始正式启动对土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到目前为止,研究初见成效:完成了对土族服饰的设计、制作和展演;创作和编排了中国土族大型歌舞剧《彩虹部落》《轮子秋》等优秀歌舞节目,土族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研发和打造了众多土族民俗工艺品;积极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

位于互助县的小庄村、大庄村是土族重要的聚居地,这些地方除了具有自然风光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是土族聚居的一个区域,遗留了大量的土族特色建筑、蕴藏着很多土族创造的具有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观。因此,政府利用、开发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把富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建成旅游景点,或者是民族文化村。这种努力体现了旅游与文化的融合。近几年,互助县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还做了很多其他工作,不断挖掘土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土族文化生产力发展意识,提升所开发景点中的土族文化含量,完全依托本民族的文化去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除了在景点打造上突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之外,还不断整治村容、村貌,实施县城整治工程,完善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使互助县城焕然一新,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土族文化气息的广场、相关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为当地及全国大型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同时,不断采取措施提高本地居民的素质,以良好的文化、旅游形象面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县旅游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的组织和实施下,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也逐渐增多,其内容日益丰富,规模也越来越大。通过节庆文化的举办,展示了当地富有特色的饮食、服饰、建筑、歌舞、娱乐等众多土族的文化,使节庆文化与旅游得到很好的融合。目前,土族文化企业和生产土族旅游商品、纪念品的企业也达到了10多家,即懂文化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当中,对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历史文化名城等申报工作正积极的筹措中,表明当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朝着良好的趋势发展,其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1.引导消费者参与文化旅游活动

借助文化旅游的这一特点,应设身处地的为旅游者着想,设立一个“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咨询处”,引导和加强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认识、学习和实践。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分设“饮食文化旅游咨询处”“服饰文化旅游咨询处”“歌舞文化旅游咨询处”“娱乐文化旅游咨询处”“节庆文化旅游咨询处”和“会展旅游咨询处”等,在每个咨询处都邀请各个行业中的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艺术家、文化传承人、艺人、手工艺者等作为文化旅游活动的指导师,专门从事激发和引导文化旅游者对文化旅游活动的认识和创意。通过讲解、实物展示、现场表演等方式,使文化旅游者能够直接从感官上获取对文化旅游的认识,积极和不同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文化旅游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和带动文化旅游者主动参与到符合自身条件的文化旅游活动中来,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和美感。同时,也可以通过交谈、座谈、做问卷、有奖问答等方式,向旅游者征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意见和建议,激发文化旅游者对开展文化旅游活动的兴趣和创造力。通过和这些旅游者的交流和探讨,汇集大家的思想精华,好的思路和想法为旅游行业所利用,从而提高了旅游者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关注和兴趣,提升了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消费,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更好的融合和互动。

2.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为提升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形象,培育重点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精品,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目标,实现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打造新型文化旅游系列产品,培育旅游新业态。整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以土族饮食文化资源为契机,建设饮食文化旅游一条街,着力发展土族餐饮业;以婚俗、歌舞演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为主,大力扶持和发展演艺业、表演业,提升歌舞演艺、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以衣服、刺绣等服饰文化旅游资源为主,建设文化旅游商贸区,发展和弘扬传统艺术品和手工艺制作品;以民居的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为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展览区和文化旅游创意园区等,突出土族特色和魅力;开发和打造具有浓厚民俗风情和较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和展会,培育更多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

第二,文化旅游产品追求标新立异。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必须要突出新颖,以新的产品、新的形象、新的方式给旅游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和体验。文化旅游企业可根据本地的特色和优势,开发和建设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和科技馆等新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使其旅游活动更具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以此达到吸引游客、占领市场的目的。

第三,优化文化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打造文化旅游区域。可以在一些地方开发、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代表性景点、民俗旅游点、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博物馆、地方文化展览馆、音乐街、地方特产购物街、地方风味美食街、民间工艺场所、手工艺集市、涂鸦墙等富有文化因子和元素的旅游集聚空间,形成文化旅游品牌集聚效应和新的增长模式。

3.完善制度保障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就是一种产业创新,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发展规范和法规体系,形成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的法律环境,可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更好融合及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具体做法为: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文化旅游产业示范点的评选标准细则,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制定出促进本地产业融合发展的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如《文化旅游开发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等办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也可鼓励相关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政府应及时发布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企业重组、项目情况等信息,完善产业融合方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随时提供信息资源;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保护文化与旅游融合成果、专利权、商标权等,鼓励企业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申请产品专利,打击侵权行为,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7]。此外,还要制定保障旅游产品质量、保障旅游者安全、保护文化旅游企业利益、保护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的相应条款和政策,规划文化旅游市场,避免因不良行为和恶性竞争损害旅游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损害民族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

4.加强管理协调

积极建立和健全与产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能够帮助企业业务快速增长,产业管理更加有效、明确,从而更好的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政府机构的构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应该打破不利的因素和机构障碍,从构建统一协调的外部管理机制入手,组建新的管理机构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置于同一管理机制下,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施一体化管理。共同制定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市场营销、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内容、产业信息交流、产业融合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发展规划,统一规划、管理、审批、引导和服务,集中管理权力,规范规制行为,完善跨界治理,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管理绩效。

非政府组织的构建。政府可以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运作的中介机构,这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聘请文化方面的和旅游方面的专业人士为企业提供创意、咨询、联系、培训、融资、代理、规划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和工作;利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教育、科研资源成立研究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机构,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立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协会及行业分会,进行市场调研,向企业提供信息。加强行业协会对市场的监督和规范,阻止无序竞争,惩罚不当行为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5.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对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而言,技术和信息的发展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也对促进两者融合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政府要加大对基础学科建设和研究的经费投入,加大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中技术创新和技术运用方面的研究;其次,积极鼓励和带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构对产业融合中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产学研联合的互动机制。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的相关专家,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咨询,充分发挥各方作用,达到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第三,调动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加强信息技术的改造。政府通过制定减免政策、积极引导协调、搭建研发平台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学习、效仿和引进国内外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方面取得的技术成果。利用计算机网络把产业融合中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连为一体,实现资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将数字化、虚拟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软件应用到企业中来,加快企业用信息技术改变产品结构,更新产品设计,实现融合型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8]。

6.鼓励社区积极参与文化旅游发展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除了企业、旅游者、政府的参与外,还得有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首先,加强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次,提高居民参与文化旅游发展的积极性。政府和企业应该多倾听居民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态度,让居民享有充分的决策权和发言权,体现居民的意愿。通过制定优惠的贷款政策、资金支持,拓宽就业渠道、就业途径,加强居民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方法,引导居民积极的参与到文化旅游发展中来,也可使居民参与相关企业的管理,使居民由开发客体变为主体,为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第三,加大居民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对当地居民来说最有利可图的就是能够从旅游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和好处,能够有机会参与旅游收益的分配,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地居民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因此,建立社区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切实解决居民问题和保障居民的利益是社区居民支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源泉。

[1] ROSENBERG 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1840-1910[J]. T 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63,23:414-446.

[2] GREENSTEIN S & KHANNA T.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C]//.In:Yoffie, (e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Boston,1997:201-226.

[3] LIND.Assessing the role of design in local and regional econom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3,1:118-122.

[4] 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6):12-14.

[5] 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5-11.

[6] 沈秀丽,李清源.关于促进互助县民俗文化旅游业科学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攀登,2009,28(1):91-94.

[7] 李洋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45-48.

[8] 陈柳钦.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驱动产业融合[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6):40-46.

(责任编辑 董邦国)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Strategies——A case study of Huzhu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ZHANG Jun-ying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Qinghai Nationality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7, China)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takes Huzhu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for study. It probes its present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vergence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re discussed for the sake of injecting new vigor to tourism in those areas and promoting the better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cult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strategies

2016-05-16;最后

2016-07-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MZ027);青海省2015年度文化厅资助项目(15016)。

张俊英(1981-),女,青海海北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旅游文化研究。

2096-1383(2017)02-0130-04

F590

A

猜你喜欢

互助县土族文化产业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互助县杨树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于互助县农村苗木基地建设的思考
互助县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