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模式下大学英语伴随性词汇习得探究

2017-04-13刘英娴

关键词:投入量字幕词汇量

刘英娴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慕课模式下大学英语伴随性词汇习得探究

刘英娴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在对不同专业的名校公开课的观看和学习过程中,慕课成为了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英语语言输入材料,特别是对英语词汇的伴随性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学习者主体因素、慕课选取及使用、教学策略调整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在慕课背景下充分发挥伴随性词汇习得的作用,使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匹配得上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国际化探索。

慕课 伴随性词汇习得 教学策略调整

1 慕课的盛行

全球迅速刮起一股慕课热潮,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高校学生对世界名校网络课的渴求也日益凸显。许多高校都在校园网上推出网易公开课等,世界名校公开课走入中国互联网和大学校园越来越有系统和具规模。慕课多是以英语授课。但许多高校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和英语语言基础薄弱形成了强烈的对立。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如何适应并服务于这种趋势,如何使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匹配得上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国际化探索,对高校英语教学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对不同专业的名校公开课的观看和学习过程中,慕课成为了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英语语言输入材料,特别是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2 伴随性词汇习得

词汇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汇能力的提高一直都是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所面临的难题。按照标分类,词汇习得可以分为伴随性词汇习得和有意性词汇习得。

2001年Laufer率先明确提出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概念,他认为与有意性学习不同,学生并不是刻意地记忆词汇;相反,学生是在完成某种特定任务或进行某专业研习的过程中了学习相关词汇。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单词的学习是一种伴随在其他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活动。

很多学者认为,与传统有意性词汇习得相比,伴随性词汇习得有其自身的众多优点。刻意词汇学习主要是通过大量背诵词汇表进行的,这种学习更多的是机械记忆。随着认知心理学对词汇教学的影响,语义场、词族和配对等学习策略相继出现。但这些词汇学习策略依旧与语境相脱离,学生学习时同样只能靠死记硬背,并不了解词汇的具体应用语境。与以上方法截然不同,伴随性词汇习得是学生

在英语学习和专业双语学习的各个环节,在听、说、读、写、译中伴随性习得的词汇。学生能够在自然的语境中了解单词,强化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自然比从单词表中机械记忆来得更加有效。而伴随性词汇习得并非完全是“偶然”的。

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假设,研究学生在慕课的教学环境下,在专业学习中伴随性学会词汇的情况。

3 慕课背景下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教学应用

世界名校公开课多以英语授课,对词汇量,包括常用词汇和专业词汇的要求很高。慕课下的现代大学教育,既对大学生已有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英语词汇的伴随性习得,包括常用词汇和专业词汇的伴随性习得,提供了优良的语言环境。

伴随性词汇习得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扩大词汇量的方式。其优点是愉快学习、语境中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慕课是专业学习与语言学习的完美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其中,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英语词汇的学习。

传统的词汇学习采用单词背诵的方法,脱离了语境的词汇学习是无法正确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准确运用的。世界名校公开课的普及和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提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新的词汇习得方法。通过对名校网络公开课的观看、听说和学习,学生能在自然的语境中了解词汇、增强语感,同时对已经习得的词汇进行复习,显然比传统词汇习得方法更加高效。

4 慕课背景下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教学应用

影响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因素,可分为学习者主体因素、阅读文本因素和外在任务因素三个方面。因此,如何在慕课学习中更好地发挥伴随性词汇习得的作用,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三个方面。

4.1 学习者主体因素

伴随性词汇习得的发生需要一个基础,就是学生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和较高的语言能力。具体来讲,学生需要掌握5000个以上的单词。同时,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猜词技巧,能够根据上下文来猜出词义,并认知和学习词汇。因此,词汇量大、猜词技巧强的学生在词义推断上更胜一筹;而对于词汇量不够、猜词技巧薄弱的学生,这就变得很吃力。而这种先猜测再认知进而学习掌握的伴随性学习,正是在词义猜测的过程中实现的。显而易见,猜词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词汇伴随性学习。学生的猜词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掌握很快,而有些学生则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正是考虑到这样的学情,慕课背景下的伴随性词汇习得的相关教学活动应该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拥有一定的词汇基础,同时通过大学第一学年的系统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猜词技巧和语言能力。加之,在大学第一学年中积累了专业知识,完成了在世界名校公开课中进行伴随性词汇习得所需要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

4.2 慕课的应用

与直接的学习相比,通过猜词在阅读中的伴随性词汇学习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因为这种学习并不总是有成效。例如,上下文语言含糊隐晦时,学生常很难做出正确的推论。因而不能够证实推测的词义的正确性,更不用说正确地认知和掌握词汇了。在慕课学习过程中,由于课程视频学习具有快速的特点,单纯通过在观看视频中猜测词义而学会词汇的可能性极低。这就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调控“伴随”的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播放的英语视频资料,字幕被引入了课堂,反响极好。从而引发了外语教育教学领域对于字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和探索。九十年代起,字幕对词汇伴随习得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这些研究结果证实,字幕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激发学生对视频的学习兴趣,而带生词注释能够促进伴随性词汇习得(Hulstinjin,1996)。其中, Neuman和 Koskinen的实验更能突显这一点。他们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进行带字幕的视频学习,不带字幕的视频学习,视听说课本学习和传统型教学课本学习。实验结果表明,带字幕的伴随性词汇习得效果显着超过不带字幕的伴随性词汇习得效果。因此教师应在学生观看和学习世界名校公开课的过程中,恰当地引入字幕和词汇的注释。

在注释的使用方式上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也进行了很多研究。段士平认为“多选注释”和“单项定义”能明显促进学生的伴随性词汇习得。吕红梅则主张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用汉语进行注释更能帮助学生进行伴随性词汇习得。

教师应该在学生观看世界名校公开课中做出精心安排,加强监控,有选择地促进学生的伴随性词汇习得。过少或过多使用字幕和注释都是不恰当的。在观看世界名校公开课中,教师最好可以给予生词多项选择注释以助于学生的伴随性词汇习得。多项选择注释因为增加了生词的干扰项,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投入”,通过语境合理推测出正确词义,从而加强了伴随性学习的效果。也可尝试直接汉语注释的方式。

4.3 教学策略

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慕课的同时更好的伴随性的扩充词汇量呢?刘伯茹认为学生必须要接触5-17次单词后,才能记住。而经过大量的研究,Laufer 和Hustinjin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对于不同学习任务投入的注意力是不同的,他们称之为“投入量”。这种“投入量”可以从需要、搜索、评估三方面进行量化。他们让学习者分别完成三项任务: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加完形填空,用目标词写作。由于写作要求学习者的需要、搜索、评估的投入量最大,所以它的伴随性词汇习得最好,其次是阅读理解加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最低。在“投入量”假说提出之后,Laufer再次证明投入量大的任务中习得词汇较多。

在世界名校公开课学习中学生给予单词的注意力肯定不等,自然学习效果会有差异。学生的注意力显然是由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的。而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安排影响着学生的“投入量”。因此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效果与学习任务有关。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观看慕课的过程中对学习任务进行精心安排,加强调控。有目的地促进学生的伴随性词汇习得。对于一些核心词汇,教师可以把专业知识学习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伴随性地学会相关核心词汇。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根据“投入量假设”,对于不同的任务,学生投入的注意力不同,对词汇掌握的也就不同。教师可以针对单词的重要性设计有不同难度和“投入量”大小的任务,同时结合听、说、写、译,这样学生在进行任务的过程中会给予目标单词更多的“投入量”,从而学会该词汇。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与慕课主题相近的文章阅读。主题相同,其中不少单词,尤其是核心词汇,就会重复或相似,这也非常有助于巩固学生的伴随性词汇习得成果。总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不同的任务,有意识地与核心词汇的学习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利用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更大地发挥伴随性词汇学习的功效,教师应与时俱进,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在观看名校网络公开课之前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观看之后进行有的放矢的相应练习,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针对不同层次语言学习需求的学生,教师还应合理筛选名校网络公开课的难易程度,正确引导,同时将听、说、读、写、译相结合,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名校网络公开课是非常有价值的英语语言输入材料,把其请进课堂,进行巧妙地利用,可以在词汇习得、听力提高、口语教学和阅读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Hulstijin, J.,Hollander,M.,&Greidanus, H. 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 by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marginal glosses, dictionary use, and reoccurrence of unknown word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0/3(1996):327-339.

[2]Laufer, B. &J.H.Hulstinji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The construct of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Load [J]. Applied Linguistics, 22/1(2001):1-26.

[3]刘伯茹.论大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附带习得[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9).

Research on the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of College English in MOOC Mode

LIU Ying-xia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Suzhou Jiangsu)

In the process of wat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online courses provided by prestigious colleges, MOOC becomes a very valuable English input material source in English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especially has influence on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spects of subjective factors, MOOC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y adjustment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the MOOC background, making students’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match their ability to explore their professional fields internationally.

MOOC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eaching strategy adjustment

A

1673-1816(2017)02-0114-04

2016-06-29

刘英娴(1984-),女,河南鹤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ESP教学等。

猜你喜欢

投入量字幕词汇量
词汇加工深度理论对二语课堂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影响英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学习者因素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中非言语信息的言语转换——以《BJ单身日记》字幕翻译为例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投入量三要素对词汇习得的影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