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增强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层次性体验”

2017-04-13陈少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层次化层次性轴对称

陈少华

(江苏省睢宁县下邳中学,江苏 徐州 221200)

如何增强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层次性体验”

陈少华

(江苏省睢宁县下邳中学,江苏 徐州 221200)

人本理念关注人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层次性体验正是基于人本理念实施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本文综合了层次性体验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针对如何具体实施层次性教学提出了一些观点.

初中数学;层次性体验;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出层次性策略,帮助层次高的学生走的更高,也帮助层次低的学生走出数学的低谷.

1.教学对象层次化

作为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初中生无论是能力还是情感上都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表现得十分的突出,有的学生就表现得相对落后,在情感上有的学生表现的性格外向、好表现、好说话,有的学生就表现的内向、不爱表现、不爱说话.对于表现差别如此之大的学生,教师还能统一对待吗?当然不能,教师要做的就是在看到学生共同点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点.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为之确立怎样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应该安排怎样的学习内容,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如何保护他的自尊心等等,这些都是教学对象层次化的重要内容.

2.教学目标层次化

正确的目标是确保数学教学计划完成的关键,有的教师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做到了用心、细心,并能够结合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确定切合时宜的教学目标.但是也有的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审视应该确定一个怎样的教学目标,他们的教学更具目的性,更有的教师直接让学生接触到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这是极为不妥的.在以层次性体验为初衷的数学教学中,我认为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层次化,不应该是大而化之和模糊的.目标的确定应该是由简入难,由表及里的.简单说来就是让学生一点一点、一层一层的靠近我们最终的教学目标,由此帮助学生树立克服数学学习的信心.

3.教学过程层次化

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制定的教学计划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加以实现的,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如果不能在具有层次化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实现,就变成了徒劳的努力,由此可见教学过程层次化是层次化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教师在确立层次化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面向层次化不同的学生,更要面向教学内容的层次化设置.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有关内容时,教师不能上来就给学生讲解轴对称的概念?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教师要做的第一个层次就是激疑.何为激疑?激疑就是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动力去主动学习和探索学习的知识.那么如何激疑呢?教师不妨在教学前在多媒体上展示几组对称的美图,这些图片之所以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就是因为对称赋予了它们别样的美,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再来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轴对称内容,就会容易很多.第二个层次就是教学的呈现过程.教师要做的是将提问和学习的权力交给自己的学生.如果将全班学生按照数学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为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成绩滞后的学生,以此类推,教师就可以让A层次的学生来提问,因为A层次的学生了解知识并不全面,他们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更多,让A层次的学生来提问可以让课堂内容覆盖的更广,当然回答问题就应该尽量由B层次和C层次的学生来完成,由此提高B层次和C层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的信心.第三个层次为检测.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达标是教学的重要因素,这里提出检测学生要有梯度、有重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实施不同的、具体的检测方法和内容,并及时给予学生的表现一定的评价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教师最高的认可.

总之,层次性体验不仅是人本理念的体现,更是现代化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教学只有细心,教育只有用心,我们的教育才能是成功的.

[1]俞慧刚.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分层次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19).

[2]詹永佐.初中数学变式练习的设计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5(12).

[3]叶琳,刘文霞.分层教学目标反思[J].文教资料,2016(23).

[责任编辑:李克柏]

G632

A

1008-0333(2017)26-0040-01

2017-07-01

陈少华(1981.12-),男,江苏徐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层次化层次性轴对称
面向量化分块压缩感知的区域层次化预测编码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铁路传送网OTN设备互联互通开销层次化处理研究
舰船系统间电磁兼容性的层次化优化方法
基于层次化分类器的遥感图像飞机目标检测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