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景观规划研究

2017-04-13秦迪张澄

现代交际 2016年13期
关键词:寒地景观规划

秦迪++张澄

摘要:论文从寒地农村的气候特点出发,结合地域特征,梳理了寒地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并分析了目前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吉林省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基于寒地特征的吉林省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策略。

关键词:寒地 新农村社区 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49-0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吉林省在2016年的定点帮扶计划中,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美丽乡村”的远景规划。既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建设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从而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加快城镇化进程。

人类景观文明的发源地是从田园风光开始的,农村景观是包括农业规模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现象的各种综合表现。吉林省农村在全国热工分布图中属于严寒地区,农村景观主要以大地自然景观为主,人为规划少,干扰少,自然景观风貌、粗狂、缺乏指导设计,完全依从传统民俗或依照历史秩序形成。

一、吉林省农村景观规划构成与主要问题分析

(一)吉林省农村景观设计要素的主要构成

寒地特征的新农村景观可以概括为气候与地域特征景观、农田与农用场地景观、建筑与公共用地景观、民俗与宗教景观等几个方面。

其中气候与地域特征景观是属于自然景观的范畴,是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基本点。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四季分明,尤其以凭借寒地冰雪景观成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水系资源丰富,春季开江,冬季冬捕,还有冰上项目,形成寒地景观特色。

农田与农用场地景观主要是由大面积的基本农田和林带、主要经济作物、果园、鱼塘等构成。面积广阔,是农村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在设计中经常被忽略的部分。

建筑与公共用地景观,主要指寒地农村传统住宅与农宅周边院落组成的景观,以及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商业等公共建筑以及街巷道路、公共绿地、水体和围栏等用地景观。这类景观设计与村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是寒地农村景观设计的重点。

民俗与宗教景观。吉林省有44个民族,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都有着浓厚的传统民俗特色与宗教习俗,所以由此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建筑与宗教建筑景观,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景观,成为吉林省农村景观设计中的亮点。

(二)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寒地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景观设计缺乏整体性,没有科学的指导,整个用地的分化不能有效利用,有机整合,景观特色不突出,甚至是千篇一律。其次在景观的设计中,基本功能不能得到保障,例如路网的规划设计存在着“路面窄、路况差、雨天泥,雪天滑”的问题。村落中文化娱乐、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缺失,更谈不上相关的景观设计。各种私搭乱建、随意堆放的问题严重,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乡村管理者对景观设计的认识不到位,国家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管理与运营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足,致使新农村建设中景观的规划设计处于严重落后的状态,大大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吉林省新农村社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规划、特色鲜明

吉林省新农村景观规划应该以科学的村镇规划和区域规划理念,谋求土地和资源的有效整合,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既要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减小城乡差异;又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要考虑保留各地的鲜明特色,促进环境、景观、资源、人文的协调发展。

(二)和谐共生、持续发展

严寒地区新农村景观的设计中强调现代技术与设计理念和自然环境的结合,区分农村和城市的不同属性,强调农村的乡土气息,设计要接地气,并通过不断地挖掘、拯救现有的民间建造技艺、传统风俗习惯,打造属于吉林省地方农村景观的设计符号与语言,继承和农村形态的自然纹理,延续农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留地方传统文化和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不能因为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进行破坏性开发。

(三)以人为本、促进共赢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目的是使村民的生活舒适度提高,达到适宜居住的目的。所以在设计以及营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民生产、生活的习惯,并有意识地通过设计,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新社区生活方式,摒弃原有习俗中中的陋习。以优美的环境装点乡村,塑造品格,物质和精神生活同时提高,以期达到共赢的目的。

三、基于寒地特征的吉林省新農村社区景观规划策略

(一)气候与地域特征景观规划策略

打造以气候为特征的寒地乡村景观。严寒地区四季分明,冬季长达半年,寒冷的气候在景观设计与规划上处于劣势,但是也成为独特的地域形象特征。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严寒地区独特的冰雪资源,打造雪雕、冰雕、冰灯、等季节性景观,设置冰雪活动项目,开展冬季文化活动,提升严寒地区乡村的魅力,结合冬季景观设置,开发冬季旅游资源,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各种河流、水库、池塘等自然水系资源,形成寒地农村的滨水景观铺设木栈道、绿地草皮,形成层次鲜明的沿岸风光,隔段布置小品、公共设施,丰富沿岸功能;设置安全围栏与警示牌,保证水域周边的安全。

(二)农田与农用场地景观规划策略

农田是严寒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也一直是农村景观规划中被忽视的环节。寒地农田景观的规划可以从应调换农作物类型、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法入手,增加农田之间的生态廊道,设置防护林、河流或道路,既考虑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减少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丰富了大地色彩配置。农用场地是景观规划中比较难处理的环节,各种农用器具设备对方散乱,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整体村容村貌。应该在规划初期将用地合理规划,重新定义,解决用地闲置,场地混乱的问题。

(三)建筑与公共用地景观规划策略

1.农宅与院落景观设计

严寒地区农村住宅一般以一层为主,红瓦白墙,色彩鲜明,民族建筑更是各具特色,一般都以院落围合。所以在景观设计上,除了要以集约化设计为前提,规划农宅用地,还要合理划分院落空间。适当增加院落绿化和硬质铺装,合理设置同一的院落围栏,在保证个性化的同时,增加乡村整体风貌的统一度和辨识度。

2.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寒地传统农村的公共空间基本上是按照村民的传统与习俗自然形成的,一般面积不大,没有刻意的设计,以村空地或者村内少量公共使用的建筑为中心,缺少必要的公共设施和设计理念,更没有可以值得观赏的风景。在新农村社区的建设中除了解决一些存量的规划设置问题之外,应该集中设置乡村公共空间,布置人文景观、功能性设施,聚集人气。布置集中绿化和沿街绿化,适当增加绿化的形态,使公共空间成为村落整体设计中的有效节点。

3.乡村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乡村道路设计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也是乡村规划的的主要脉络组成。设计中既要保证基本防火疏散与各种车辆通行的要求,也要考虑绿化遮荫的需要,丰富绿化层次,增加景观小品,调节视觉疲劳。路网设计结合地貌特征,不宜过于笔直,缺乏变化。道路组织农宅院落时,应当局部拓宽,保证村民出入以及日常交往时的安全。

4.民俗与宗教景观规划策略

景观营建的目的是要提高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所以应当从原住民正常的生活状态出发,甄别传统习俗中的精华与糟粕,去伪存真,保护民族的生活特征,宗教特点,在景观设计中有意识地保留民族与宗教的语言与地域符号,打造有特色,有人情味,有乡土气息的农村景观。

综上所述,寒地农村景观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要从整体规划布局出发,打造特色鲜明,和谐共生,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景观形式。

猜你喜欢

寒地景观规划
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寒地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加工及外观品质的比较研究
寒地芹菜育苗技术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寒地城市公共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