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

2017-04-13王艳

现代交际 2017年2期
关键词:英译本沁园春

王艳

摘要:由于汉英模糊性在审美价值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造成汉语中一些重要的美学要素在英译时多有磨蚀。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语法、措辞以及意境三个方面,以辜正坤教授的《沁园春·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关感的磨蚀进行阐释。

关键词:模糊关感磨蚀《沁园春·雪》英译本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93-02

著名翻译家蒂里特曾说:“翻译贵在发幽掘微。穷其毫末。在造词和琢句方面,要译出其文;在性格与风格方面,要译出其人;在褒贬与爱憎方面,要译出其情;在声调与语感方面要译出其声。”(杨衍松,1994:3)然而这可能仅仅是对理想翻译王国的向往,绝非真实翻译实践的写照。事实上,翻译常常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译文中准确传递原文之美,有时简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当我们步入模糊语言的翻译领地,这种遗憾倍加凸显。

汉英翻译之憾源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的差异。具体而言,汉语表达要求整体效应,而英语则注重条分缕析;汉语讲究意合,而英语则要求形合;汉语说的是意境,英语则讲的是逻辑。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汉语中一些重要的美学要素在英译时便多有磨蚀。

《沁园春·雪》是一篇足以代表毛泽东诗词风格的传世之作。下面从汉英两种语言对比的角度,对辜正坤教授英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进行具体分析。

一、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

“如果硬要给毛泽东的所有诗词按思想意境、时代气势、艺术造诣排列一个顺序的话,《沁园春·雪》无疑名列前茅,堪称极品。”(陈东林,1997:103)模糊语言作为语言表达的重要类型,在词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使得整首词增色不少。而辜教授的英译忠实而地道,被誉为“迄今为止国内外难得的优秀译本”。(1993:102)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的模糊性体现在语法、措辞与意境上,下面从这三点出发,对辜教授《沁园春·雪》英译中模糊语言美感磨蚀作具体分析。

(一)语法差异导致模糊性美感磨蚀

汉句意连形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意义关联皆隐含其中。标记不是十分明显,但是从其脉络与气韵读者能够感受其语义关系。即使是名词的排列,只要巧妙组合,便可表达丰富的言外之意。读者可以获得大于字面本身的信息负载。增生的信息量来源于读者根据语言结构松散处的留白发挥想象。

汉语表达,气韵模糊,描述常常一气呵成,而英语表达,逻辑林立,将读者的想象磨蚀得一干二净。也就是说,英译时,逻辑标记的林立,使得译文痛失原文气韵的模糊美。如: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What a scene is inthe northfound!

A thousand li of the earth is ice-clad aground.

Ten thousand li oi the sky is snow-bound.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

(1)译文中带说明性的标点的使用把原词由于语法松散所造成的模糊消解得荡然无存。原文只有一句话,而译文却译成了三句。标点叹号的出现分析性地揭示了“北国风光”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关系,即“北国风光”是总领下面两句。这种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原文的一气呵成的恢弘之感有所减弱。而“千里”“万里”在原文中虽然形式上是并列的,可事实上却是交错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读后能够感受到词人所看的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的壮丽景象,但译文却将其分开译,“千里”是“冰封”,“万里”是“雪飘”,原文的宏大气魄骤然消失。

(2)冠词以及名词复数形式的出现使原词中模糊的意象变得明确而具体。原词中,词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是词人的视野驰骋于想象之中,可谓虚数,起着增强语势和感染力的作用。然而,译文“a thousand”和“ten thousand”却给人以确数之感。虚数变确数,读者的想象空间不再那么自由,美感大大减弱。

(3)汉语之句法趋于流散、自由及模糊,无主句颇多,叙述更在乎表达核心词,以此激发读者想象。若把一切都按照规规矩矩的语法,交代得四平八稳,美感便丧失殆尽了。原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虽然没有明显的主语,但是并不影响读者的审美,我们能够想象那个冰雪交融的世界。译文添加了主语“earth”和“skv”,即“冰封”的仅仅是大地,而“雪飘”也局限于天空。显然,原文的美感大打折扣。

比较而生鉴别。英译逻辑标记林立,而汉语表达则多加省略;英译主语齐全,而汉语表达则多有忽略。逻辑标记的出现,主语的添加,使得汉语表达的气韵模糊美陡降。

(二)措辞导致模糊美感磨蚀

汉语追求“象外之象”“意外之意”,因此。用詞含蓄凝练,富有音韵美。而英语讲究理性描绘,因而在遣词造句上表现得客观而朴实。

(1)汉语常为四六骈体,行文用字常双不单,表达具有妍美之辞的华彩。“惟余莽莽”“顿失滔滔”这样的句子能让中国人千古吟诵,但是翻译成英语,却很可能是平淡如水的文字。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Behold!Al both sides of the Great Wall

An expense of whiteness conquers all

In the Yellow River,up and down,

The surging waves are gone!

原文叠字之美,朗朗上口。拟声词的运用更是让文章生动无比,很容易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译文虽然押尾韵,彰显了英语句子的尾重之美,但是与原文相比还是要差一个等级,因为原文是双重效果,不仅有韵,而且有声,而译文却仅仅有韵。显然,汉语妍美之辞,荡漾着意会之美、朦胧之美。

(2)汉语不喜欢重复,富有变化之美。为了避免词语的呆板,词人有意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词语富有变化。如: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The first king of Qin and the seventh king of Han.

Neither was a true literary man;

The f'n'st king of Song and the second king of Tang.

Neither was noted for poetry or song.

原文中使用了“略输”和“稍逊”来表达“还差些许”的含义。而译文却重复使用了“neither”:原文使用了“皇”“宗”“祖”来表达封建帝王的意思。译文却一律都用了“king”。原文中的同一个意思,词人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避免了字面的重复,行文富于变化,给读者以清新活泼之感。而译文总是使用同一个词,不免降低译文的艺术高度。

(三)意境导致模糊美感磨蚀

意境是华夏美学的核心和基本范畴。它反映了我们民族在审美和艺术领域追求情景交融而偏重于情,心物契合而偏重于心。虚实统一而偏重于虚。再现与表现一体而偏重于表现这样一种美和艺术的审美取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甚至说:“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

(毛荣贵,2005:276)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重意、重神、重风骨,语言注重的是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这样的语言特点有利于意境的营造,因为“意境仓0造的极致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也就是模糊美”。(孙迎春.2002:54)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读后耐人寻味。译者在译时,首先要对原作心领神会,然后发挥想象力,移情于自身,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钱钟书先生曾提出“化境”说。他认为“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勉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持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钱钟书,1979:62)

《沁园春·雪》写景论史,上阕描绘了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一个“望”字领起下文。“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一纵一横囊括整个中华大地,气势可谓磅礴。“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动一静,把雪后景致描绘得栩栩如生。“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迎难而上的大无畏气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展示了雪后天晴,艳阳与山川交相辉映,一派绚丽宏伟的景观。下阕写出了一首浩瀚时空英雄史歌。随着历史的推进。时间的洪流席卷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和统治者。诗人用“引”字把“江山”和“英雄”联系起来,用“惜…‘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做了批判性的分析。“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使得议论形象化。“俱往矣”三字,将历代帝王君主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钧有力,意味深长。

译词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传达了原词词人所要表达的某些内容与感情,但是并没有实现完全传达。至少,原词的部分意境没有很好地传达。如: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Come,when the day is fine and bright,

How youⅡbe enamoured of the beautiful sight.

To view the land adorned in red and white.

原词意思是:等到雪霁天晴,再看这大地,红艳艳的阳光在白皑皑的雪地上,好像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动人。诗人笔下的中华大地,是一片神奇而壮美的土地!在这样的土地上,孕育繁衍的应是不凡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不该任人宰割与欺侮。毛泽东在词中大笔绘景,看似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实则抒发词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时日寇侵我东北,占我华北,甚至妄图鲸吞整个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毛泽东的这首词代表整个民族发出了最强音,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振奋人心、激发民族意识的巨大作用。

仅仅根据译词。英语国家的人对所描绘的美景可能有所感受。但是能够体悟到毛泽东所要表达的深層思想的。恐怕为数不多。因为这还涉及文化内涵的问题。不同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翻译时必须要考虑译语双方的文化习惯,实现深层意蕴上的对等。从而收到异曲同工之妙。让英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到毛泽东诗词的神韵。

汉语意境的模糊美处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它若有若无,让人似懂非懂,却又心领神会;它若即若离,让人捉摸不定,却又豁然开朗。翻译时,这样的表达之美极易丧失,译者必须要把握意境的总体特征,实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然后才以艺术语符去表达原文的神韵。

二、结语

诗歌是最高级的语言艺术,而模糊是语言展现自身魔力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从汉英翻译语法、措辞以及意境三个方面,对辜正坤《沁园春·雪》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在英译过程中汉语的模糊美感确有磨蚀。相信读者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其翻译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期待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能找到克服或者至少是补偿这种美感磨蚀的办法。

猜你喜欢

英译本沁园春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道德经》译本及其序言初探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沁园春.雪
沁园春 雪
沁园春·民富国强、时代新篇章
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
试析《易经》英译本中专有名词的误译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孽子》英译本的叙事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