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吉林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7-04-13张琳琳

现代交际 2017年2期
关键词:吉林省一带一带一路

张琳琳

摘要: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也就是“一带一路”战略,给吉林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需求,本文从教师、学生、推行条件、互动和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吉林省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框架。

关键词:“一带一路”教学模式吉林省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21-02

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一年多来,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吉林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带一路”战略迫切需要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各种专业技能型人才。现有的英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需求。因此,吉林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亟待优化。

一、“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我们的国家战略,该战略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1.“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吉林省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吉林省包含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而吉林省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东北亚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战略为吉林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的国际合作机会,而这些国际合作项目需要大量的具备英语实用技能的一线工作人才。

2.“一带一路”与高职教育

2015年6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一带一路”战略推出了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计划。这给高职院校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和实力,办出“中国特色”。并将特色推广到“世界”。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使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

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吉林省高职英语教学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给吉林省带来了国际合作的机会。同时也为吉林省的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留学、实习和就业机会。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对吉林省的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教学导向。我们应该以“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为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目标。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构建出新的优化发展框架。

二、吉林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1.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长久以来。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们对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概括来讲,通常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推行条件、教学互动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但这些要素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构成了一个生态化的平衡发展系统。

2.吉林省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现状调查

针对教学模式的这五个方面,我向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250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在校生和10名公共英语课的教师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为确保问卷调查的结果准确,对其中的5名英语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结果,我了解到吉林省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尽管教师有更新教学理念的意识,但在实际授课中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顺利通过期末和等级考试为教学目标;虽然主要依靠多媒体PPT为推行条件,但并没有真正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缺乏师生活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以试卷成绩评价教学效果。

3.吉林省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现状原因分析

许多教师了解了一些关于国家和吉林省的职业教育理念,也接触了一些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等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将这些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际教学脱节。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不强,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缺乏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多数教师具备用PPT制作课件的能力和上网搜集资料的能力,但对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于实际教学还不得要领,缺少这方面的培训。QQ和微信平台为教学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媒介,但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机会少,缺乏专门的课程互动平台,语音实验室等硬件英语学习场所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师生对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不满意,认为应该以多种方式实现教学评价,但目前学校和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把握还不够准确,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吉林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优化发展框架

吉林省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无法满足“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需求。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周边国家都有各自的语言,在小语种人才短缺的情况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国际先进的设备多数使用英语作为操作说明,国际上最新的技术通常也是以英语发表。大多数编程语言都是以英语缩写作为命令语言,英语的使用日益普及。因此,吉林省高职英语教育模式应该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家和吉林省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交流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依托于现代通信技术的现代教学技术为推行条件;涵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的教学互动;采用多元化的英语评价方式。

1.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构建以网络教师发展课程、信息化教师培训、虚拟化教学环境设计、信息化的多元教学方法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优化发展框架

按照“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吉林省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各类与吉林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有关的文件。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建设有吉林特色的现代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教师是实际教学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应该为教师搭建学习先进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平台。完善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内容。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选好教学资源,定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过程,培养出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2.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才需求为教学目标。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优化框架

“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与变化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把发展长吉图开发先导区的人才需求作为教学方向。网络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特定国家的风俗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高效率的语言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学校和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但同时,学校和教师需要制定有效的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监控和管理措施。

3.以“一帶一路”战略为契机,构建网络、智能学习设施、语音室和虚拟语言实验室等英语学习硬件发展框架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尽管吉林省境内的高职院校基本实现了网络覆盖校园,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持移动设备。但除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可2600人使用的语音室外,其余的学院都严重缺乏语音室等英语学习的基础设施。无法为学生提供先进教学辅助设备。不利于为学生模拟“一带一路”真实语言练习环境。所以,吉林省高职院校亟需建设英语学习的基础设施、购买教学辅助设备。

4.满足“一带一路”高要求,构建以学习策略群、学习互动平台和机考测试系统为特征的教学互动框架

问卷调查显示,吉林省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机考系统,无法实现人机互动。尽管多数教师建立了英语学习QQ群、微信群,但由于人数众多,发言内容无法归类,所以教师很难实现与学生的课后互动,课程活动过程中,由于部分学校规定不准使用手机以及教师设计过程中的缺陷。无法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策略群和互动平台缺乏教师引导。因此,吉林省高职院校应加速引进机考系统,实现人机互动:在学校规章制度方面给予配合。鼓励教师在课上与学生互动:指定专人引导学生主动与他人互动学习英语。

5.构建多元化的英语教学评价框架。为“一带一路”战略选拔出英语能力突出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吉林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到“一带一路”战略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需要更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手段。并且这种评价手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现行的高职英语期末考试和等级考试的评价方式,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起到激励作用,也无法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多元化的英语评价框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更多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评、同侪互评和教师评价。包括了更多元化的评价,包括信息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涵盖了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包括高中低三种标准。所以,搭建多元化的英语教学评价框架,能更好地为吉林省选拔技能型人才,为“一带一路”服务。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吉林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战略任务。因此,还需要继续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探讨和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猜你喜欢

吉林省一带一带一路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