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更见准确
2017-04-13唐晓娜
唐晓娜
摘 要: 真实准确是公文的生命,但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及公务活动的动态性,使模糊语言大量存在于公文之中。恰当使用模糊语言,能使公文表达更加简练、准确、灵活和及时。
关键词:模糊语言 公文 准确性 作用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09-02
前言
纵观古今公文,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大量模糊语言,它跟精确语言共同为公文的准确性服务。之所以如此,跟公文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此,笼统地认为公文不能使用模糊语言是片面的。因此,本文拟从明确公文模糊语言的概念入手,探究该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研究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作用。
一、何谓公文模糊语言
所谓模糊语言,是指语言概念不明确、词语内涵不稳定、外延不清晰的语言。沈卢旭先生则认为:“模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这一类社会交际使用的语言。”陈原先生补充道:“如果按照形式逻辑来看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是同精确语言相对立的。”具体而言,为确保所建议的方案、措施等具有可行性,也为了便于全国或各地區人民贯彻执行,更多地照顾到普遍性和共性,公文写作常常需要留有余地,灵活有弹性,这就是公文的模糊语言。尽管模糊语言的概念不明确、内涵不稳定、表意范围不清晰,但较之精确语言,往往能更恰当地表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过程,从而使公文表述更准确、思想更意味深长。可见,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并非互相冲突,而是相互相成,共同为公文服务的。
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古已有之。例如,夏禹死后,其子夏启为了消灭扈氏部落而发动甘之战,出征前在军中颁发了下行文《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其中的“六事”、“五行”、“三正”,文中并未道清包含的元素,故这三个词在这里就是典型的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在现代公文中也普遍存在,据粗略统计,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中发[1990]12号)中,模糊语言的使用多达76处。
二、模糊语言在公文中出现的原因
为何模糊语言在公文中普遍存在呢?总体而言,这是由于事物的客观性和公文的特点决定的,主要体现在“无法精确”、“无须精确”、“不宜精确”、“优于精确”四个方面。
1.无法精确
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公文表达无法完全精确,存在言不尽意的正常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公文所反映的客体包括公务活动中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例如,在政治、道德等领域中,政治水平的高低、道德风尚的好坏等情况难以具体定数定量,存在迷糊性。另外,公文中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例如,甲学校比乙学校设备先进、成绩优秀、师资力量雄厚,这里的“先进”、“优秀”、“雄厚”表明了这两所学校在这几方面中的对比关系,事实却难以用精确的定量来表明这种差异,因此这种关系也具有模糊性。
第二,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存在模糊性。人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同样具有模糊性,因此公文写作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存在着“模糊性——精确性——模糊性”辩证转化的必然性。然而,公文要求时效性,在认识过程尚未精确的情况下,公文写作就不得不凭借模糊语言。例如,在《卫生部关于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的通知》(卫疾控发 [2003]84号)一文中,当时,人们包括卫生部在内,对SARS病毒并未认识透彻,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只能采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进行模糊表述,说明疫情的传染性和严重性,使公文得以及时发布,也使各执行单位及时得到指示,采取预防和处理疫情的措施。
第三,语言本身存在局限性。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必然产生有限的语言,然而有限的语言是无法准确表述无限的客观世界的,因此难免要运用到模糊语言。譬如,哲学家用 “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囊括宇宙空间、人类生活;数学家用“有限”与“无限”概括全部数据。
2.无须精确
公文在一些场合上,尤其是当公文涉及预测、推断等不确定内容时,只能采用模糊语言而非精确语言,否则表意反而不准确。例如,“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资金要加大对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的支持力度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 号),中央将预算多少资金支持节约和替代石油项目,是跟未来的项目数量和具体资金需求量密切联系的,故此,国务院在文中也只是告之趋势,精确数据则无须对受文单位公开。
3.不宜精确
为保证公文的保密性,一些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的公文,不宜用精确语言来表述,可以恰当使用模糊语言来进行一定程度的保密。例如,当公文中涉及军队番号时,不宜对外公开,所以往往用某部、某军等模糊语言来表述。
4.优于精确
在公文某些语境中,使用模糊语言比使用精确语言效果更好。例如,公文中常用的模糊语言“近期以来”便可表达出最近一个时期内的意思,效果比“2009年1月30日20点27分2秒以来”这样的精确语言好得多,这种模糊表达也更贴近现实,更易令人接受。
三、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作用
模糊语言以其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在公文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公文准确表达不可或缺的工具,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糊语言使公文表达更简练
公文写作要求言简意赅、文约事丰,而模糊语言外延小,相对精确语言而言更具归纳性和概括性。当公文所要表述的对象繁多时,运用模糊语言可使行文更具合理性,简洁而不失周密,精炼而不失偏颇。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9]32号)一文中的受文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此处的“各”是一个概括性很高的模糊词。全国上下受文机关众多,不可能一一列出,用几个“各”字就能将相关单位罗列进来,使公文行文言简意赅。
2.模糊语言使公文表达更准确
公文所反映的公务活动等客观事物本身是动态变化的,其“数量”和“性质”以及未来的情况有难以精算或断定,此若使用模糊语言,能更准确地对其估量定性或者表达相应状况。
例如,“一些地区局部军备”(《2008年中国的国防》)中的“一些”和“局部”都是表达范围不确切的模糊语言。又如,“近年来,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医药贸易大幅度增加”、“国家批准上市的中成药共有9000多种”(《中国的药品安全监管状况》2009年),这里的“近年来”和“目前”,两者的时间界限都是模糊的,但它们指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跨度范围,虽虚亦实,模糊中更见准确。
3.模糊语言使公文表达更含蓄
公文虽然要求语言通俗易懂,但在特定情况下,为了表达礼貌、尊重或保密,有不便直陈其言而又必须委婉表达之处,宜采用模糊语言,既不失本意又能让对方领悟,起到含而不露和耐人寻味的语用表达效果。
模糊语言的这种作用在外交公文中常有体现。外交风云变幻,各种情况和可能性都会存在。外交公文在反映这些敏感的政治对象时,并不是简单直接表态,而是字里行间暗藏弦外之音。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在欢迎宴会的祝酒词中说:“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周总理不直说“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挠破坏”,而巧妙运用“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样模糊而委婉含蓄的语言,一是为了礼仪,不便道破;二是不卑不亢,十分得体。不但使美国方面容易接受,还保持了友好的宴会气氛。很明显,这种场合下采用模糊语言远远优于精确语言。
4.模糊语言使公文表达更灵活
公文权威性高、原则性强,行文需周密严谨、讲究分寸。所谓“尺寸”,即要留有余地,使执行者方便操作。为确保执行的灵活性,需要运用到模糊语言。例如,2007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总则第四条:“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因为违反《条例》的情节轻重不同,要在《条例》总则中精确到具体情节给予具体的处罚是困难且不必要的。即便在《条例》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中,也不可能列出所有情况和所有处罚,更何况公务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出现各种情况。故此,《条例》第十条补充说明了“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48天”,这里的“48天”是精确语言,而“不得超过”却是模糊语言,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相結合,给予执行人员一把“尚方宝剑”,使他们有条例可依,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可见,迷糊语言可以使公文既具原则性又能灵活操作。
5.模糊语言使公文表达更及时
如前所述,公文写作主体的认识思维具有模糊性和局限性,难以在第一时间精确把握客体,而公文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如果非要等到把客体认识透彻后再加以精确表达的话,恐已时过境迁、耽误大事,故此,唯有采用模糊语言,才能及时制发公文。例如,在“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具体缴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国务院2009年4月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这段话中,除了“每人每年120元”比较明确外,其它的诸如具体要提高多少比例的个人缴费标准,费用报销比例将如何逐步提高,门诊费用的报销范围和比例分别是多少,这些范围都没有进行精确界定。这样表达主要是因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相关数据一时难以核实。即使核实,也不可能在文中一一列出。如果等到把全部数据核实以后再颁布这个方案,恐怕为时已晚,那时国情又变,各地情况也早又变化,人们的医疗还是得不到保障。可见,在不宜精确的情况下,只有采用模糊语言写作,及时发布公文,让各受文单位及时依照相关方案灵活执行相关政策,才能发挥公文的指导性作用,使工作得以及时的开展和落实。
结语
公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直述不曲、要言不烦是它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客观因素,当在“无法精确”、“无须精确”、“不宜精确”和“优于精确”等前提下,公文不可避免要用到模糊语言。这些模糊语言在公文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玄妙作用,能使公文更简洁、得体、准确和灵活。尽管如此,在公文写作中也不能无条件地随意滥用模糊语言,还要注意明确区分含混语言和模糊语言的概念、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的主次关系,正确把握模糊语言的“模糊度“。否则,公文写作就会影响到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形象,更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因此,我们要深入认识公文中的模糊语言,并且正确掌握和运用,这是举足轻重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词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如果我们能恰当运用模糊语言,定能强化公文语言的准确性,使公文内容表述更加准确明晰。
参考文献
[1]裴显生,岳海翔. 公文写作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叶圣陶.公文写得含糊草率的现象应当改变.给初学写作者[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4]沈卢旭.模糊语言新界说.语文学习[J].1994年第5期.
[5]周秉钧.尚书易解[M].湖南:岳麓书社,1987.
[6]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7]李焕.浅谈行政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应用[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7卷第7期.
[8]黄跃辉 试论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J] .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第11卷第1期。
[9]许宏伟.谈公文中的模糊语言[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
[10]陈春荣,袁朝钢.应用文语言的模糊性[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2卷第3期.
[11]陈胖文,葛椒香.公文模糊语言刍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2卷第1期.
[12]孟凡根.试论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4期.
[13]任颖.论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的使用误区[J].秘书之友,2004年第1期.
[14]丁光梅.应用文中的“模糊语言”[J].应用写作,2000年第4期.
[15]刘勰 文心雕龙[M].湖南:岳麓书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