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王崧舟的教学艺术
2017-04-13金国娟
金国娟
内容摘要:王崧舟老师是全国小语界颇具影响力的老师,他精致、大气的教学风格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王老师的《孔子游春》为例,浅析了王老师的教学艺术。王老师的课堂从整体上布局、问题环环相扣;入境入情,在情境中学生产生感受和共鸣;能够引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文本;通过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关键词:教学艺术 王崧舟 孔子游春
王崧舟老师的语文课精致、大气,其教学风格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王老师的《孔子游春》为例,浅析了王老师的教学艺术。
一、整体布局、环环相扣
王老师的课从整体上布局,环环相扣[1]。设计的问题,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赏析。形象地说,这就是所谓“挈领而顿,百毛皆顺”。问题的设计,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位、欣赏。每个问题都会牵动一定时间长度的讨论,教师的讲评就可以转化为对学生讨论的评点、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对活动结果的精彩小结。同时几个问题又是完整的一个整体,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后发现原来几个问题可以串联起来,在一一解决每个问题以后,能对文本的有整体理解。
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以孔子是什么样的老师?“课文”是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没有什么?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逐层递进。通过这三个大的问题,把文章的形状勾勒出来。学生带着这几个大的问题,来读课文,找文中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学生们经过了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课文主体的理解,对全文的脉络有了掌握。
二、入境入情,在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感受和情感
王崧舟老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时候,十分重视情境的建构,境是情境、心境、意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感到共鸣,引发感受和情感。往往可以通过音乐、朗读、想象让学生沉浸在气氛中,在这种情境中理解文章内容,深入感受和理解。如,王老师在说到“课堂”时,让学生把“课堂”内容分成看到的和想到的,“看到广袤的大地,想到她宽广的胸怀;看到茂盛的森林,想到她飘逸的长发;看到温暖的太阳,想到她明亮的眸子;看到和煦的轻风,想到他甜蜜的絮语。”并让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通过“看”和“想”,学生慢慢地读,慢慢地品,沉浸在大自然美好的“课堂”氛围中。
再如,读到“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时,王老师问学生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学生们在有感情地朗读后,学生感受到了水的这种滋养万物的力量,学生回答说,万物都会死亡,同时对水产生了感激、崇敬的心情。正是沉浸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才会带着更加崇敬的情感理解水的德行的含义。
三、结合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文本
知道并不代表理解,会读会背不一定懂得内涵。王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理解,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注重引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学生消化理解后,完成新旧知识的建构。王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深入理解、思考。
如,“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他反复问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就通过让学生读朱熹、杜甫等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水的形状没有固定,和顺温柔,有情义。学生通过这些容易理解的诗句,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懂得了“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又如,“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的理解,他启发学生将荡涤污垢和洗衣服聯系起来,把脏的、不好的洗掉,就是荡涤污垢,善施教化。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了起来,理解文字就更加容易了,更能理解抽象的“情义”等在文中的含义,真正把生活与文字联系了起来。
四、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叶圣陶说,教材就是一个例子。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妥善地组织教学的内容。在“课堂”部分和“课文”部分讲解的最后,王老师将这两部分,分别用“看到”和“想到”重新组合了起来,不仅让学生们把课文中的内容按照“看到”和“想到”来组合,还让学生们根据课文和自己对水的理解来拓展“看到”和“想到”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水的德行、情义、善师教化的特点,也发现了水的品性是君子的品性,也是孔子的品性,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文化意识。
同时王老师引导学生用“看到”和“想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水的特点进行扩展性的表达,引导学生积极动脑筋,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思考和表达,让学生从“言”到“意”又能从“意”到“言”,学生不仅把文字转化成了自己的理解,又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真正实现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