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初探

2017-04-13陈蔓茜

老区建设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提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面对世界形势变化、面对顺逆境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是党的重要后备力量,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走向。从专家的研究数据来看,高校大学生主流信仰仍是马克主义信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环境因素、教学因素、教师因素的分析,初探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信仰教育

[作者简介]陈蔓茜(1989—),女,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江西南昌 330013)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这一最新论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视。高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阵地,因此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应是题中之义。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困境的原因分析

从当前的研究成果中分析,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中仍然为主流信仰,如他们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认可中国共产党。但是同时存在信仰选择多元化、迷茫化、功利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所处的环境因素,也有教育过程中的载体如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问题,也有教育主体如部分高校教师的影响。现针对这三个部分的问题作出具体分析。

1.教育环境因素分析

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信仰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信仰出现的困境离不开社会存在的变化。

第一,学校重就业轻精神的不利影响。首先,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作数量减少,与此同时毕业的大学生总人数却不断再创新高,在该情况下,学校将专业技能提高以及就业情况当成主要教育理念传播给学生,信仰的需要与精神的追求在某种程度被弱化。再者,信仰教育在高校的传播受大学扩招的影响。信仰教育需要师生悉心的沟通,而容纳众多学生的公共课,势必会影响老师和学生之间深度的表达自我,影响信仰教育实效性。

第二,功利化思想深入家长内心,注重技能培育。工作由包分配转向自主择业,加上大学扩招,就业问题成了家长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如今的部分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孩子的精神世界。

2.教学因素分析

自开设信仰教育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获得丰硕成果。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从内容层面看,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空洞。这主要是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际与理论不符的问题。一是脱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二是脱离受教育者的思想需求,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迷惘。这样的教育内容会使受教育者感到无趣味、无说服力。

第二,从方法的层面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信仰教育在传播方式上还是传统的“灌输”。这种教育的方式仅局限于讲授理论知识,某种程度上忽视体验,让信仰教育难以走入学生的心中。因此,探寻符合大学生心理和精神需要的讲授方式,成为近期及以后教育信仰工作中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3.教师因素分析

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者,专职老师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到信仰教育的传播效果。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者缺乏信仰教育意识。在信仰教育的传播中,教育者需要对自己所教授的理论要“真信、真教、真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育者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一是仅把马克思主义当成知识传播。二是在讲授的过程中沒有运用科学的教育原理。

第二,少数教师本身的政治、业务素养不高。部分高校教师对存在疑惑,再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够透彻,很难对现实问题进行层层解剖,没有解释力。在这种状况下,很难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基于高校教育中,环境因素、教学因素、教师因素面临的一些挑战,从高校教育层面出发,通过塑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来探求一条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策。

(一)培育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依托于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理念。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养成。

1.注重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

校园硬件环境是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室内环境的营造与园区环境的塑造。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是高校教育孕育优良育人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在培养学生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播,还应该包括对学生情操、品格的熏陶。总之,要建设一个“有序且富有诗意”的校园环境。

2.注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环境关键的环节。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来自这所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信仰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根据本校的校园文化、专业优势整合发展,体现校园文化的特点。此外,还要把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与信仰教育活动相结合,增强教育效果。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方法,是保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是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纽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包括增强隐性教育在高校信仰教育的地位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比重。

1.增强隐形教育在高校信仰教育的地位

以美国为例,其价值观教育施行的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方式。显性课程包括历史、社会科学、文学及科学与技术等,隐性课程包括戏剧表演、社会服务活动等辅助性活动。二者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柯尔伯格认为,“隐性课程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能够为学生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提供众多机会,而且绝大多数的辅助性活动都有很多的价值观教育成分,譬如主动、勤奋、忠诚、机智、勇气、慷慨和利他等品质或价值观。”[2]

对于我国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同样不能仅仅依靠课程教师的理论灌输,而需要增强对隐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对显性教育的巩固和强化作用。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同时,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辩证的讨论,进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有助于理论的内化。但是要想使理论真正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并使这种思想观念不断得到强化,还需要隐性教育渗透作用的充分发挥。高校应在课堂之外开展诸如反映现实生活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戏剧表演活动、志愿性的社会服务活动等,使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此,要坚持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以切实提高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2.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比重

情感体验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行为。情感体验法包括情境直觉体验、社会实践体验。情境体验变换到大学的具体体现是要重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体验则需要加强高校与各行各业的合作。

情境直觉体验指的是大学生分成小组,通过生命叙事方式,亲身经历并探索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情境直觉体验场景既可以回归现实生活还可以创设虚拟情境,调动大学生感官,让他们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相应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社团活动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话剧社、小品社、书法协会、跆拳道协会、羽毛球协会、广播站等等,通过协会举办的编排内容丰富又贴近大学生活的舞台剧、话剧、小品等演,让他们通过使用角色行为、角色语言等,从而促进大学生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的认知、理解,丰富学生的多重角色体验。

社会实践体验主要包括社会服务体验和社会考察体验等。社会服务体验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现在主要包括的是团中央组织的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社会考察体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取社会观察、社会体察和社会调查等形式。相对应的,高校应该加强与各行各业的联系,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敬老院还是其他行业。如有的大学生到护士岗位,体悟白衣天使的喜怒哀乐。安排大学生到工地,体会城市建设者的辛苦等等。这将多方面、深层次地让大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劳动的魅力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即为广大劳动者服务的意义。

(三)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保障教学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支撑力。”党的路线、方针的传播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他们的信仰状况、对党政策理解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等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与程度。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信仰教育意识,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迷惘甚至反感抵触,其教育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就不会有说服力,只会造成学生的思想混乱、价值观扭曲、最后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教育队伍的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强化领导责任,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再教育与周期培训学习。

再者,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自觉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高校教师一方面要吃透高深的专业知识并且以通俗、有趣的方式传播给学生,另一方面自身要不断的学习。教育方法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因此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载体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吸引力。

综上所述,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不同特点,通过校园环境、教育者、教育方法的改变,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寓教于乐中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思想。以此,融入大学生的信仰血液,不自知的成为指导生活的指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C].北京:解放军报,2013.

[2]斯蒂文洛克菲勒(Steven Rockefeller).杜威:宗教信仰与民主人本主义[M].赵秀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荊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周隆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11](苏)鲁普斯卡娅.论列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2]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叶稳安,周智美.广州学生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岭南学刊,2014,(2).

[15]马金龙.对新时期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探析[J].大学学报,2005,(8).

[16]姚本先,刘庆明,何元庆.大学生信仰的现状与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17]余新然.和谐视角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8).

[18]李艳,陈媛,许晓静,鲁晨阳.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

[19]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3,(37).

[20]张丽媛.网络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5,(8).

[21]黄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生活化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503).

[22]刘宁.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539).

[23]刘芳,谢红.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教育路径探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3).

[24]张霞,邓淑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四个维度[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4).

[25]王开莉.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何以引领高校社会思潮[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9).

[26]林雪原.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当代境遇[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27]张向飞.西安地区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与研究[J].新西部,2011,(3).

[28]刘营军,贾水库.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7).

[29]秦维红.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8).

[30]隋灵灵,曲丽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

[31]魏聚刚.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12,(2).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研究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