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04-13魏永生
魏永生
【关键词】 学校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圖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2—0021—01
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科学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民主管理等手段,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并不断地协调内部结构,增强凝聚力和驱动力的过程。本文针对农村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现总结如下。
一、目前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工作计划种类较多,难以执行。学校计划目标应该结合实际,措施应该得力,实施方案应该周全。但是,有些学校计划随意性较强,脱离学校工作的实际。作为学校,只在乎有没有计划,计划种类全不全,而不在乎可行不可行。更有甚者,极少数学校出现补写计划的现象,计划不是制订在工作之前,而是制订在工作之后。这些学校开展工作时,只能被动应付,很难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 学校制度齐全,难以落实。多数学校制度建设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制度汇编。然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打折扣的现象,奖罚不到位,领导们对某些现象带有一定的感情因素,态度暧昧,致使学校的制度形同虚设,制度建设的目的仍然是应付检查,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
3. 教育评估不尽科学。教学评估存在几种不良现象:一是评估只看结果,轻视过程。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评估,会造成学校的管理失去过程控制,从而使学校管理背离教育方针,违反教育规律。二是评估注重材料,不注重实际工作,此种现象滋长弄虚作假之风,出现评估前补材料、造档案,评估时要什么材料就有什么材料。三是评估注重学生成绩,不注重综合因素。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教师的竞聘上岗,职称评审,学生成绩的排名占了很大比重,对于一些薄弱学校,甚至是一票否决,这也不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4. 民主管理意识淡薄。目前学校管理存在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是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理,就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这样校长在行使权力时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使学校管理气氛僵化,学校中层干部和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另一种认识认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管理的好与坏,学校办得成功与失败,其荣誉与责任都由校长一个人承担。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参与意识不强,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一切都可随和,工作被动应付。这两种偏差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甚至贻误学校工作。
二、解决策略
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师资力量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是学校的办学主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管理成效,必须要建设出一支综合水平过硬的教职工队伍。为此,就需要对教师开展培训与教育工作,这种培训需要具有针对性,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培训工作要集中在备课上,注重提升他们备课的规范性。对于中年教师,则要注重提升他们教学的创新性,在教学改革工作上下苦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创新的教学理论。在培训与教育工作的开展上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拓展民主沟通渠道,以教职工为本,实施民主管理模式,这不仅可以激发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对于提升培训效果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模式的管理下,传统的单向沟通可以转变为双向沟通,沟通的平等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不仅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还能够促进学校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工作建设的稳定进行。
2.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教育的评价一直都是解决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良药。评价讲求科学,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已经不适用,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努力程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实践效果来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广泛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同时它也能体现公正公平的内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课改的专业性强,理论精深,农村老师虽然经过培训,但在实践教学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仅依靠学校制订评价体系是有困难的,农村学校需要一个像样的科学评价标准,有了科学标准指导下的质量评价,教师和学生才能积极教学、学习,学校管理质量才会提高,学校工作才会良性循环起来。
3. 增加投入,更新设备,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部分。根据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事务管理等,只要落实这些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学校的管理工作就一定能更上一层楼。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合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对教育来说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要求教师应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在农村地区更是应该得到推广和发展。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