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步三会』教学法中落实目标的几个重要环节

2017-04-13田巧荣

甘肃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法目标

田巧荣

【关键词】 “六步三会”教学法;目标;自主学习;问题;检测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73—01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为落脚点,以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为最终目的,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六步三会”教学法通过“诊断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拨梳理、检测运用”六个环节,达到“学会、会用、会学”的目标。这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质是一致的。本文谈谈在具体实施中如何把握重要环节,更有效地落实目标。

一、自主学习到位是关键

1. 明确新教法的基本要求。新教法的主要特征是课堂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它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学能会的、合作能完成的老师不讲,课堂上人人都要做积极的参与者,如果事先没有预习,或预习走马观花,难以达到新教法的要求。

2. 保证预习的时间。一般来说,根据内容的多少及难易程度,每次预习至少要花十分钟以上,时间可以灵活安排,但必須保证。要把预习作业当作每天的“正式作业”认真对待,并且手、脑、口、眼等并用,留下思考和书面的痕迹,不能简单地了解一下,甚至在上课前浏览一下。

3. 掌握预习的方法。预习一篇文章至少要细读两遍,通过第一遍的通读,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及基本的字词发音、含义及重点难点所在,然后细读第二遍,思考完成提出的问题,最后尝试着做课后练习题,如果基本顺利,说明自学能力强,预习效果好。否则,必须再细读第三遍,找出本节的重点、难点,反复研读概念、定理、法则、归纳等意义、要点及关键,领悟例题的做法、表述方式、运用原理等,然后重做课后练习题或例题,直到有了初步的感知、认识才算基本完成。

4. 预习效果要检测。学生、家长、老师都可以对预习的效果进行检测,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有:根据完成练习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来检测,根据课堂接受知识的快慢来检测,根据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数和深度来检测,根据参与课堂的态度是否积极来检测,甚至根据课堂笔记的质量高低来检测。

二、巧设合作探究问题,措施得力是重点

1. 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要巧妙。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巧妙,重点和难点是否兼顾,层次、深度把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积极情感的调动。因此,合作探究的内容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教师备课时务必在这一环节多下功夫,把教材和学情紧密结合。

2. 组织紧凑、点拨适时、激励评价措施要跟上。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组织、适时的点拨、恰当的评价会锦上添花,这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熟练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的体现。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掌控课堂的节奏之外,还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深浅、价值、参与程度、参与数量、困惑、已经解决到什么程度、需要什么帮助、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然后归类问题,适时点拨,及时评价,多加鼓励,善于调动,夸大亮点,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保证持续燃烧。

3. 利用展示平台,激发兴趣,升华目标。交流展示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胆量、自信、口才、思维的条理性、清晰度、敏捷性的很好环节,也是检测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应用的重要环节,更是点燃激情、创新思维、拓展延伸的环节。前几个环节如果学生掌握得较好,教师激励措施恰当,课堂氛围活跃友好,学生的参与度、参与热情就高,就敢讲爱讲,能讲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能讲清讲透、敢发问、爱质疑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课堂就有可能产生高潮、产生思想碰撞,激起浪花,最终生成新的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检测运用是落实目标的命根

1. 检测题目的针对性要强。检测是考察学生掌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能力训练的基本环节,也是落实目标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既要突出重点,也要体现关键和难点;既要考察知识目标,也要考察能力目标;既要考察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要考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既要考察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要考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策略等,使学生通过及时运用,及时巩固,形成能力,积累方法,丰富经验,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2. 问题要有层次感,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而定。检测的问题设计既有概念、字词、公式、性质等识记性的考察,也有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基本考察,还有灵活运用知识的拓展性考察。

3. 反馈要落实,矫正要及时。有些教师由于对课堂节奏把握不准或其他原因,经常前松后紧,导致课堂检测时间紧张,练习效果不得而知,教学效果无法鉴定,这种情况是要坚决避免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检测运用环节留足时间,并对检测结果做出评判,让教师、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效果都有一个了解,以便对后续的教学和学习做出调整,而且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及时矫正,决不能让错误持续或蔓延。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法目标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