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氛围热”到“实践热”,多式联运正进入蓬勃发展“黄金期”
2017-04-13祁娟
文/本刊记者 祁娟
“中国多式联运发展正进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密集;企业开展多式联运实践的行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活跃;各界对多式联运的重视程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高。说明我国已具备在更高更大程度上更大的范围内发展多式联运的基础条件。”2017年11月23日,在第五届中国多式联运合作与发展大会上,这样一番致辞显得激情澎湃。
本届大会以“中国多式联运发展面向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400多位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下一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探讨多式联运从“氛围热”到“实践热”的务实举措,探讨多式联运企业间合作的关键点。这对于加快提升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质量、效率、服务和支撑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蓬勃发展期: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展的基础条件已形成
2016年12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8个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多式联运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多式联运加速发展释放政策红利。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时期,多式联运迎来了全面创新运输服务模式的黄金时期。
近两年多式联运为什么会热起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背景的变化,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的转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调整货运本身的格局;二是国际经贸格局的调整,“一带一路”核心部分是陆路的经济贸易联系的建立,而多式联运在陆路开放过程中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会被打开;三是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已经形成,使得多式联运发挥效率和效力都具备了相应条件。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交通运输部将多式联运作为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
第一,多式联运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整个顶层设计不断强化;第二,多方联动协同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发展合力不断增强;第三,重点领域的改革稳步向纵深推进,整个多式联运发展的市场环境持续向好;第四,多式联运发展需要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整个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第五,整个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入,对于多式联运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稳步增强;第六,以示范工程和大型运输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的创新探索效果逐步显现。可以说,我国已具备了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发展多式联运的基础条件。
上图:从多式联运运作来看,既需要具备“软实力”,也要注重运输装备标准化、设施衔接无缝化、枢纽场站专业化等这些“硬条件”的打造
下图:作为多式联运直接的惠民成果,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从无到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跨境电商产业上闯出一条新路
规则创新助推多式联运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独立发展,从硬件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到服务规则和单证票据都自成体系,拉高了服务链条上的运行和管理成本,也成为我国多式联运的顽疾。
对此,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运分会、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指出:“多式联运的本质是共同规则所认定的全程责任,因此,规则统一是多式联运的基础。”只是规则与标准的建立应从何入手,在我国一直缺乏有效的推进策略。
在李牧原看来,由规则到标准,是需要通过立法的过程去实现。而年初发布的《通知》,作为我国第一个多式联运纲领性文件,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只是,目前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尚存较多规则和标准的空白,未来一段时间,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规则和标准体系是中国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任务,既不能完全照搬国际规则,又能做到与国际规则有效衔接。
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使得多种运输方式的联系愈加紧密,而组合式、多元化的运输方式也对“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持。那么,这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在哪里?
汪鸣认为,多式联运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和运行方式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力量,而不是一个纯运输的概念。“一带一路”强调的是互联互通,通过互联互通来实现其他发展意图和手段,而互联互通的核心正是高效的多式联运系统的建设。
他指出,“一带一路”和多式联运的结合点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第一,整体上要抓好对节点性的运输、物流设施布局,因为多式联运系统的作用在通道上在节点上;第二,对国际国内双向辐射的物流大通道要进行梳理,进行多式联运系统构建的梳理;第三,培育物流、商贸、信息、结算要素聚集平台;第四,营造构建多式联运系统,聚集高效物流资源的相应政策和政府管理环境。
多式联运的基础是运载单元和卡车车型的标准化
作为多式联运直接的惠民成果,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从无到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既没有车也没有船,更没有电商的优势产品,是如何在跨境电商产业上闯出一条新路?
河南省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平介绍说,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所做的机制创新,也被称为一驱多功能、一元多模式。通过运输方式的集成、业务模式的集成和监管方式的集成,保税物流中心实现了快件、邮件、跨境货物和一般贸易的内外贸易进行互相转通,在这个园区里经过转换之后可实现不同监管方式之间的货物的互联互通,经营成本明显降低,企业的收益普遍增加。
“我们称为空中丝绸之路、陆地丝绸之路和买卖全球的网上丝绸之路的三路融合和互通,它所带来的整个区域的竞争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徐平说。
技术突破为多式联运奠定稳固基础
伴随多式联运的蓬勃发展,运载单元和货运车型标准化也在倒逼着我国运输装备的升级,并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谭小平表示,从装备的角度看,运载单元和货运车型的标准化是整个多式联运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他认为,从多式联运运作来看,既需要具备“软实力”,也要注重运输装备标准化、设施衔接无缝化、枢纽场站专业化等这些“硬条件”的打造。“多式联运的基础是运载单元和卡车车型的标准化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有了枢纽站场转运机具、转运设备标准化的发展,才能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快速转运。”
谭小平还表示,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应加强统筹、超前谋划,避免新的建设造成新的阻隔和浪费;设施、装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攻关,尤其是装备的问题,高度重视构建起多式联运这个领域里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技术体系。“在多式联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只有丰富多式联运的装备技术,才能促进中国多式联运的竞争力。”
具备了硬条件,多式联运如何连接升级?北京驮丰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岐介绍了他们是如何成功把驮背运输和公路甩挂运输连接起来的经验。他认为,当下我国公铁货运组织严重失衡,铁路不是物流是运输,它最擅长的是运输,公路实行了门到门,它才叫物流,那么,怎样把公路和铁路的优势衔接起来实现“门到门”运输的最优效应?发展驼背运输,并与公路甩挂运输相结合,当然,这些需要通过标准的运载单元来实现。
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已经形成,使得多式联运发挥效率和效力都具备了相应条件
张海岐表示,一方面,驮背式甩挂能给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一方面还能有效吸引卡车半挂车回归到铁路上来,保桥护路,节约开支,减少拥堵,降低伤亡,另一方面,通过公路半挂车能够实现共享单车目前能看到的功能,实现定位、全铝化的轻量化运输,还是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利器。
实质性合作:“多式联运示范企业合作联盟”正式成立
此次大会上,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企业成立了“多式联运示范企业合作联盟”(以下简称“合作联盟”),这是在我国多式联运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相关企业的一次实质性合作。
据悉,多式联运示范企业合作联盟是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大背景下孕育而生,是由交通运输部倡导、第一批入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企业发起、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企业积极参加的企业间合作联盟。联盟成员为共同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积极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构建跨区域、跨运输方式、跨部门之间、跨服务领域的多式联运产业协同平台,自愿结成合作网络。目前,联盟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正积极筹划更加务实的合作内容。
山西中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文代表联盟成员宣读了多式联运示范企业合作联盟框架方案,并介绍说,合作联盟将按照“合作共赢、自由提案、充分沟通、少数服从多数”四个原则围绕十一个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建立合作联盟内部常态化的对话交流机制,凝聚合力探索创新,合作共享,全力推进多式联运协同发展。
·促进成员之间物流网络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合作联盟整体效益最大化,促进行业集约发展。
·共同创造新的物流通道联运服务产品。
·共建多式联运资源共享运营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
·探索建立合作联盟统一的多式联运规则体系,结合国际贸易与运输规则,探究完善跨区域跨国境的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的标准规范。
·建立多式联运信誉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完善的信用评价标准,共同营造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的市场秩序。
·共同打造合作联盟统一的信誉平台,维护行业的健康自律环境。
·推动合作成员之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交换,促进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
·共同组织研发和推广适应国情的多式联运装备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等框架体系。
·中欧专列共同开展对外合作,建立中欧货运专列平台公司机制,以联盟为载体共同推进境外经营和服务网络建设,推进交流合作。
·开展多式联运市场运行监测评估,建立行业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
·及时反映行业发展诉求,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座谈活动,为多式联运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吴建文表示:“通过合作联盟的组织化体系形成合力,为推动中国多式联运发展做好探路者和先锋队。”
同时,《2017年度中国多式联运发展报告》在大会上对外发布。该报告依据行业协会掌握的一手数据和产业信息为基础编制,内容详实而全面,是国内唯一多式联运行业报告,全面总结了一年来行业取得的进步,理性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下一个潮头:多式联运未来向何方
据交通运输部资料显示,今年1至9月,第一批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累计开通示范线路140余条,参加联运的企业700余家,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运量超过60万标箱,降低能耗约40万吨标准煤,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超过55亿元。
从所取得的成效看,多式联运对于构建新型国际物流通道,优化我国运输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发展绿色交通,重构物流格局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因此,其未来的发展动向牵动着业内的热切关注。
对于多式联运“下一个潮头应该掌握什么”,李牧原表示,当前我国多式联运正从“节点热”向“通道热”发展,下一步应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应当放大发展格局,放开发展思路。多式联运的发展是个大格局,要用建“大通道”的思路去带动“大发展”。二是多式联运最终的目标是重构国际供应链。三是多式联运是解决运输结构性矛盾的一把钥匙。多式联运就是要建立一种规模化的运输网络,这种运输网络的特征包括:从产品竞争走向效率竞争,从重视经营到重视运营,从资源投资转向资源共享,从解决好定制化的客户服务变成解决好规模效应之间的关系,哪个企业能做好这点哪个企业就是最赚钱的企业。
“多式联运的本质就是扣准三个字,一柜到底、一单到底、全程责任。如何让这种业务能在中国落地?解决好我们的系统。从顶层设计开始,在带动通道建设的时候还做好网络化、品牌化、平台化、协同化这‘四化’。”李牧原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认为,多式联运带有天然的供应链发展基因。在未来多式联运的发展中,需进一步运用现代供应链管理思维促进其发展,形成交通物流的新增长点、形成物流领域的新动能。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李聪博士认为应把握多式联运的本质特征和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一方面优化交通设施设备布局配置,创新技术手段和服务业态,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组织衔接,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加强多式联运组织与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组织之间的匹配和衔接,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国际产业竞争新优势。
王绣春则表示,我国目前多式联运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基础设施衔接不够、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信息服务能力不足、法规建设和市场化改革滞后、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严重不足、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等问题。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多式联运服务品质、促进物流降本增效为核心,着力促进“四化建设”,即基础设施无缝化衔接、运输装备标准化升级、信息资源交互化共享、市场主体多元化培育、联运模式多样化创新,加快构建便捷经济、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体系。具体从七大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的基础设施水平,加快通道与枢纽场站建设,完成枢纽站场的集顺体系,统筹内陆公共补水港的建设。
二是进一步推进多式联运装备技术升级,大力推进标准化装备设备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积极发展专业化的装备,加快提升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是进一步激发多式联运市场主体的活力,加快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不断推进联运组织模式的创新。
四是进一步优化多式联运发展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强化政策法规的支持。
五是进一步加强多式联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六是进一步完善多式联运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部门间的协同联动机制,支持企业间加强紧密合作,推进多式联运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
七是进一步强化多式联运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凝聚共识,落实工作部署,加强示范工程的组织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