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7-04-12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同课异构异构

袁 春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袁 春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是乡村学校改变教研现状,营造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促使乡村教师主动进行教学反思,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增强乡村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很切实的着力点.它具有实践性强、可操作、重互动等特点,并能将日常教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对乡村教师的快速成长意义重大.

乡村教研;同课异构;有效性

透视乡村教育教学的现状发现,教师教研意识簿弱,教研形式单一,教研工作大部分处于被动状态.因此需要探索出一种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可借鉴和参考的教研方式,而“同课异构”是其中的一个很切实的着力点,它具有实践性强、可操作、重互动等特点,对乡村教师的快速成长意义重大.

一、改变乡村教师的教研方式,营造合作共赢的教研文化

当前许多乡村学校仍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集体互研的教研模式为主,其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一是目标取向相同,说课、备课、评课往往趋于统一的标准模式,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和特征优势,淡化了教学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二是由于目标的统一性,导致很多教师努力学习他人的教学特色而放弃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其结果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收效甚微.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更为便利的交流学习、展示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共同探究,交流彼此的观点.从而达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效果,直接引发乡村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升.可以说共性代表了课改的方向,个性代表了教师的不懈追求,这一教研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而且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在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阔教师的思路,开创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同时,营造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的氛围,对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增强乡村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乡村学校的教学环境较之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课堂教学方法上, 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未见减少,教学过程中新课标的体现不够突出,大多数老师仍然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新课改,更重要的还是理论上没有转过弯.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可以让参与者在观察和分析,吸收借鉴别人的优秀元素的同时,针对有效教学进行反思,从情境创设、问题设计、课堂生成的处理、课堂评价这四个方面,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不同教法的得失,剖析其原因,权衡其利弊,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教师“教”的有效和学生“学”的有效的有机结合.教师“教”的有效应成为整个课堂活动的基础,没有教师精准地引导,学生的“学”往往会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其中,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能增强乡村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促使他们根据教材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教材.

三、提高乡村教师反思能力,形成自己教学风格

当前普遍存在着教学反思形式的格式化、简单化,反思内容的肤浅化、空洞化的现象.从调查中发现教师反思的形式通常是在课后写点教学日记,补充一下教案,做点评课记录,内容也多半是对自己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形式也不过是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今后的改进办法等等.内容往往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而忽视了对自己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反思,更忽视了对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体现的反思.“同课异构”教研方式既是自身的教育活动也能对他人教育活动进行思考,可以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比较学习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策略,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总之,要想改变乡村学校教师教研的现状,要使所有乡村教师都能真正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只有探索出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一条符合乡村教师实际情况、所有教师都乐于参与,并能促进他们专业快速成长的途径.

[1]吕孟娇.浅谈"同课异构"衍生形式的研训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Z1).

[2] 鲁永华.农村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体会[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07).

[责任编辑:李克柏]

2017-05-01

袁春(1978.1-),男,江苏扬州,中学一级,本科,从事农村数学教育实践.

G632

B

1008-0333(2017)17-0017-01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同课异构异构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
同课异构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认识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浅谈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
高校数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在新兴异构SoCs上集成多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