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要览

2017-04-12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规上县域人才

经济要览

李伟:经济转型开启提质下半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近期撰文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总体上可能呈现内需增速小幅回调、外需增长由负转正的特点,如果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今年有条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当然,今年经济运行也面临着外部环境、流动性、部分区域经济转型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需要高度关注并妥善应对。

当前中国经济供求失衡态势正在缓解,经济质量和效益逐步改善,L形增长正在从原来的 “竖”过渡到 “横”,经济转型从上半场 “降速”阶段逐步转向下半场 “提质”阶段。

从中长期看,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在中高速平台上,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四个基本方面的改善程度。一是制造业和民间投资能否逐步回稳。二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资产质量能否逐步改善。三是企业补库存意愿和PPI能否保持温和回升。四是改革能否更好落地见效。

吴敬琏:智库建设须处理好三对重要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大讨论”系列讲座上指出,一个好的智库,必须处理好三对重要关系:对策研究、现实问题研究与基本理论、基本问题研究的关系,政治正确与学术严谨的关系,社会利益追求与本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前景、物质利益的关系。 吴敬琏强调,智库机构进行研究工作,不仅要重视密切联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更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充分掌握和应用前人通过研究得出的基本规律与理论,真正做到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提出正确的应对之策。同时,应在保证研究成果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研究人员并重视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为那些与主流学术思想不同的观点留有生存空间。此外,政策研究还应处理好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关系,关键是要时刻保持自身的中立性。

程郁: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须建好平台留人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郁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一直是影响县域科技创新的一大难题。

程郁认为,县域创新需要搭建载体来承接人才的流入。有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或空间,创新人才才会留在其岗位,留在当地,从而积极地投身到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中。

县域除了主动搭建科技创新交流的平台,使县域有能力承载人才的流入外,真正集聚创新人才,还是需要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市场人才的流动。对于县域创新载体的建设,不能再采取传统的思维方式,一些省份应根据县域需求和基层实践,在探索创新驱动发展上进行合理安排。在创新需求不是特别大的一些县域,可以搭建一个虚拟的联通平台。当这些县域有创新需求时,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联系到适合的科研载体和人才做科研项目。这一方面避免了人才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创新需求量不是太大的县域创新能力的发展。

项安波:释放人的积极性推动国企改革与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项安波近期撰文指出,只有人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得益彰,才能有效提升国有资本效率,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保值增值;只有释放 “人”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有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有效结合,“活资产”驱使 “死资产”,“主动资产”驾驭 “被动资产”,而不是相反,才能产生积极效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千头万绪,必须抓住 “人”的问题这一 “牛鼻子”。 “人”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根本出路还在于释放人作为 “主动资产”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包括国有股东、国企负责人、骨干员工等在内的 “人”的积极性,形成改革氛围,不仅有助于减少国资 “权益流失”,还会对国企改革和发展全局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广东:碳市场成交量占全国逾1/3

据 《南方日报》报道, 广东自2013年底启动碳交易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5810.38万吨,总成交金额14.15亿元,分别占全国七个试点的35.4%和36.9%。广东成为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额首个突破十亿元大关的试点。截至2016年底,广东碳市场控排企业共244家,覆盖电力、水泥、钢铁、石化、造纸、民航六大行业。2013-2016年四年累计发放超15亿吨碳配额,居全国首位。广东控排企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2014、2015年连续两年实现双降,其中2014、2015年企业碳排放量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3%、4.5%,超过50%的控排企业实现了碳强度下降,超过80%的控排企业实施了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

江苏:将建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特区

据 《南京日报》报道,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近期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生态保护特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宜兴、武进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试点区和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保护特区,除公益性、民生类项目,暂停新增生产类开发建设活动立项审批。建设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生态保护特区,是今年“263”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建设生态保护引领区,重点是解决发展方式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和地方的自身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再平衡,真正实现生态友好、绿色发展。

浙江:装备制造业成工业“主引擎”

据 《浙江日报》 报道,今年以来,浙江省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经济呈现 “好于去年、好于全国”运行态势。今年前4个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4546.77亿元,增长7.5%,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在31个制造行业中,有28个实现增长,其中7个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前4个月,装备制造业累计增长13.3%,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65.5%,拉动规上工业增速4.9个百分点,是当前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传统制造业贡献率明显提高。“10+1”传统产业改造助推利润较快增长,1月至4月,10个传统制造业利润总额合计442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高于规上工业 6.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43.2%,同比大幅提高29.2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规上县域人才
人才云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近8年工业规模及工业收入的辩证分析
淮北市“四基一高一大”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今年前11月全省规上工业累计增长8.4%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