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热潮的理性思考

2017-04-12张萍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主播娱乐媒介

□张萍

网络直播热潮的理性思考

□张萍

网络直播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语,它是基于新媒体的兴起、媒介的成熟所催生出来的一个全民化的现象。在网络直播正当时的今天,本文通过心理学的角度试图探索受众内心的真情实感,揭露网络直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简要预测。

新媒体;媒介;网络直播;受众心理

直播,指现场直播,或者称为实况转播、即时转播。在辞海中对直播的定义为广播电台或者电视台从现场直接采播的形式。本文指的直播是基于媒介技术的成熟,且是属于权力部门专业化团队运作的一种公共空间的传播模式。而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播,网络直播是传者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实时视频视听手段呈现给受众的信息传播方式。①本文当中所要探讨的正是新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介产物——网络直播。

一、网络直播的缘起

网络直播其实算不上是一种新生事物,因为早在2011年,美国成立了Twitch电子游戏直播网站,国内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电子竞技直播平台,比如战旗、斗鱼、虎牙等,很多游戏玩家就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直播自己竞赛的过程,以供其他玩家学习观看,个人的直播模式就是由此兴起来的。

网络直播最开始只是盛行于游戏领域,后来逐渐从公共空间转向私人领域,人们开始直播自己的衣食住行以及各个领域五花八门的内容。网络直播的全民盛行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得益于媒介技术手段的成熟。另外,经济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群众所需要的精神文化需求,因而群众在自发地寻找精神寄托的场所,当寻找到一个精神寄托处时,人们蜂拥而至宣泄自己的情绪,从这一方面来讲,网络直播是社会发展必然的产物。最后一个因素就是社会经济的资本化逐渐严重,经济利益逐渐盖过于网络直播原本的娱乐诉求,人们开始毫无底线地追求经济利益,国家的各大网络公司“宁可错投,不可错过”的一窝蜂似地向网络直播疯狂砸钱,实体经济的低迷促使投资人过度地关注虚拟经济,从而导致网络直播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始终处于风口浪尖,热度不减。

二、从受众的心理角度探析网络直播热

(一)泛娱乐化时代下的精神需求

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里曾提出,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互联网时代正在构建这样一种娱乐化的大众媒介,其提供的肤浅甚至是恶俗的快乐是欲望发泄式的,是缺乏思索和精神参与的,一切文化内容都无声无息甚至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②时代的快速发展带给人们的生活压力是随之而来的,在这样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人们逐渐恐惧于与人交流,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隔着屏幕完成,而网络直播更像一个“在线夜总会”,这促使了人们通过网络直播这样一个渠道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发泄自己的情感。网络直播里面的主播随时都能陪伴左右,他们会因为我们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的打赏而主动点名对我们表示感谢,而这种虚荣心和想被关注的欲望是会膨胀的。

(二)寻找认同下的投射心理

寻找认同下的投射心理是一种构建主体性的重要方式,能够提高受众群体的归属感,包括同一种方言、相似的成长经历、同一种职业等。受众会在网络直播的“主角”身上形成对自身的投射,这种投射包括自身理想达成的预期,也包括很多隐藏而不便公开的欲望和想法。③受众会在这样一种语境下形成自我的认同和心理上的慰藉满足,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期待和激励。当受众从主播身上找到某一处的共同点,受众就会逐渐地对这一主播产生依赖,因为受众能从每天都能陪伴的主播身上找到安全感、共通感和归属感。而且网络主播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同于明星,他更亲民,没有距离,大多数也都是普通的百姓,日久天长,受众就会将自己的某种愿望或者欲望投射在主播身上。

(三)人们与生俱来的窥视心理

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具有积极探求环境的需要,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心,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窥视心理是人类广泛具有的一种心理常态,是人类对某一事物产生的强烈兴趣和好奇感。我们日常所看到的表演以及电视都是分台前幕后的,我们看到的内容基本都是台前的,而对于幕后的内容我们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网络直播就是一种将自己私下的生活暴露给大众观看娱乐的形式,没有台本,没有舞美,没有后期剪辑,所有呈现在大众眼前的正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这对于具有窥视心理的人们无疑是毫无抗拒的。况且越来越多的主播为了博人眼球,专门直播自己的私生活,比如睡觉、卸妆、吃饭等等,这都会引起受众强烈的猎奇窥视心理。

三、网络直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直播平台无视职业道德,恶意竞争

有数据显示,2012年直播平台仅有25家,但从2016年5月份开始,平均每三个小时就有一款新的直播软件上线。我们由此可以看到网络直播发展之迅猛,随之而来的也是激烈的竞争、资本的投入。如何通过网络直播变现盈利,这成为各大网络平台挖空心思思考的问题。在利益的驱使、现实的逼迫下,很多的直播平台放弃职业道德,将网络伦理道德置之九霄云外,对竞争对手进行激烈的恶意抨击,攻击竞争对手,使他们的名声落于泥沼之中。在如此的反复攻击中,网络直播平台整体弥漫着不正之风,出自平台的内容也就可想而知了。很多平台为了显示其具有超高的人气,对参与网友数据进行造假,甚至是到了有悖常识的程度。最滑稽的一次是斗鱼在一次体育直播中竟然显示13亿人在线,真正是做到了“不玩直播不是中国人”的程度。

(二)主播屡次秀下限,只为博人眼球

前面提到网络直播背后有着巨大的资本投入,可见这是一次关于利益的博弈,越来越多的主播加入网络直播的行列,其中最重要的诱惑便是商家打出月赚过万的噱头。网络主播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粉丝打赏、游戏广告代言以及杂志订阅等费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粉丝的打赏,这似乎已经形成了“粉丝经济”,粉丝通过购买鲜花、豪车、钻戒等虚拟礼物赠送给喜欢的主播,主播再对这些礼物进行变现,得到的金钱一般是平台、主播、工会按照6:4:1进行分成,当然各个平台略有不同。可见主播得到的分成比是很高的,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主播要想博人眼球,在庞大的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主播群体中,要想得到粉丝的关注和青睐,只能不走寻常路,因此越来越多的主播偏离原来的轨道,开始走上传播低俗、淫秽内容的不归路,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三)网络直播门槛低,离网红仅“一步之遥”

近两年,网络直播呈井喷式地发展起来,已经成为全民直播的时代,加之移动终端的方便快捷、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平台雨后春笋般的涌出,使人们参与网络直播成为网红不再是难以实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加入到了网络直播的大潮当中来,其中占比最多的是青年人。据统计,在参与网络直播的大军当中,10到19岁的人群占比19%,20到30岁的人群占比49%,可见青年人占了总人数的半边天。进行网络直播很简单,有个带有摄像头的移动终端或者PC端,下载一个APP,注册一个账号,连接4G网络或者WIFI就可以进行直播了。这便显现出一个问题,网络直播的简单快捷,导致网络主播素质参差不齐,有在校大学生,有公司白领,有无业游民,也有专业的游戏玩家,人群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这便导致了直播的内容有好有坏,质量参差不齐。

四、结语

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网络直播从凤毛麟角到现在“井喷”的状态,是社会发展、媒介成熟的必然逻辑,当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所难免。网络发展正处于发展变革的黄金时期,行业的泛滥和过剩意味着网络直播行业必须进行整合,而从另一方面来讲,人们素养的提高,国家监管技术的进步,同样是网络直播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望未来,网络直播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内容可以更加丰富,服务可以更加到位。只要我们拥有互联网、拥有新媒介的思维,抓住移动社交,做到趋利避害,网络直播的路子就能够走得更远。

注释:

①袁爱清,孙强.回归与超越:视觉文化心理下的网络直播[J].新闻界,2016(16):54-58.

②[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集团,2015:4.

③续蔚一.网络直播平台受众的心理特征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18):10.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主播娱乐媒介
第一次做小主播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