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和培养

2017-04-12杨振春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融合

□ 杨振春

浅谈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和培养

□ 杨振春

信息时代的变革促进了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同时互联网又带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传媒领域,媒体融合现已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为了使媒体融合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培养一批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可以通过培养其新闻传播方面的基本理念、综合技能和建立规范性平台等方式来培养融媒体时代下的复合型人才。

媒体融合;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当前,随着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的介入,媒体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对新闻传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出顺应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传媒界应该加强重视了解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工作。

一、媒介融合是新传媒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媒介新科技的影响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已经不再是稀有现象。首先,媒体融合势在必行。现如今,互联网越来越受年轻群体的欢迎,新兴的媒介手段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其次,媒介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闻传播体系和内容的建立,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7年1月5日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媒体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最后,媒介融合向高阶段发展。目前来看,媒介融合的演变过程是分步进行的,我国在传媒业方面尚处于转型期,媒体融合还处于初始阶段,如何实行资源整合,真正在传播手段和媒体形态方面实现融合,如何使媒体融合向高阶段发展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要求

现阶段,在媒体融合的影响下,新闻各方面结构、传播方式和工作流程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新闻传播业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体市场的需要,新闻人才培养与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媒体融合时代下,迫切需要以下三方面人才:首先,要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媒体融合对新闻专业人才首先提出了技术挑战和需求,采编人员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同时为媒体内的多个传播平台服务,这就要求采编人员不能再像过去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摄影的采编,而应该是技术全面的“多面手”,能根据各种传播平台表达的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特点和优势,组合成具有立体感,新颖、活泼、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在多种媒介上发布,实现资源多载体共享,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其次,具备完善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在于采集与发布新闻信息,更需要加强整合各种内容产品,提升信息品质和价值,更加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这种全媒体时代的专业信息分析整合能力,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技能与结构的新闻传播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应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再则,需具有创新思维。网络传媒技术更新速度迅猛,传播人才的创新思维显得犹为重要,如何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内容生产制作、技术研发,营销等方面推出创新点子,通过综合创意,推动内容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也是融媒体人才所需具备的素质。当前我国能胜任这种多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

三、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一)改革学校教育

融媒体发展环境下,传播行业对融媒体人才提出更新更全面的要求,而高校的媒体人才教育是培养融媒体人才的基础。当前,不少高校设置了新媒体专业,但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上还延用着传统媒体的教育模式。因此,面对传媒行业需求变化,高校需要更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融媒体人才的综合能力。

在理论课程上,高校需要更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方案,增设符合融媒体行业需求的新课程。为了加强学生融媒体的认识,高校还可以邀请融媒体行业精英与学子对话,分享其成功的实践经验。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行业敏感度,又能及时了解融媒体行业动态。此外,高校还应该搭建融媒体实训平台,模拟融媒体采编中心,针对学生开展融媒体实训,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

(二)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转型

大多数从事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新闻创作素质,在转型过程中要加强以下内容的学习。首先是建立融合思维。传统媒体转型,曾尝试通过报网互动,拉长传播链条,建立两微一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搬到新媒体上,但大多并不成功,融媒体时代,要建立系统思维方式,将新旧媒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并不是谁与谁简单相加的问题。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思维的转型面临着极大的困难,除了在实战中转变,参加各种行业内的交流峰会与发展较好的同行交流,开拓视野显得十分重要。其次是学习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如各种传播渠道编辑器的使用、传播信息及用户的分析,信息的采集制作和良好的软件使用能力,将信息数据制作成为直观的图形、图像,还要学会利用数据分析用户及渠道传播特征,编制出符合渠道及用户需求的信息等。再则是加强信息的综合整理能力。平台拥有大数据分析软件,那么利用软件分析整理信息会轻松很多,但现在大多传统媒体在融合过程资金投入不到位,软件配备不齐全,那么就要求从业人员要养成利用现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习惯,通过分析综合整理信息,树立专题意识,将单一信息无限整合延伸,给受众提供最全的信息集合。最后要培养平等互动的服务意识。传统媒体是以单向传播作为基本假设,而互动是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和显著特征,因此传媒媒体从业人员要加强媒体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意识,吸引用户提供新闻线索、报道素材和意见建议,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实现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的平等态度,处理好其与其他信息传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如学会处理新闻评论及回复,投票、知识小问答等线上小游戏,线下建立网友群等这些互动环节与受众的关系,能大大拉近媒体与受众间的距离,提高受众黏性。

(三)平台规范化建设

融媒体的发展需要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传播人才才能的发挥需要规范的平台建设,现今在许多传统媒体在推进融媒体事业时,往往忽略了平台的规范化建设,造成他们在平台的信息采集过程中,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演“独角戏”。实际在融媒体具体实践过程中,全媒体人才仍需要来自全媒体平台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协调配合,在分工与合作的前提下,构建成熟的全媒体平台结构体制,以此才能更快更好地提供融媒体产品。因此,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用人管理体制、分配制度以及人才引进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活力,激活融合发展的能量。传统媒体性质一般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发展融媒体往往行在先,管理机制在后,因此必须在组织架构、用人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制度上下功夫,理顺这些机制,让从业人员能看到自身发展的方向。其次是构架有效的新闻采编流程,将传统的采编系统升级为全媒体采编系统,实现多个传播渠道在同一平台编辑分发,多部门同一平台管理,提高各类人才间的协作效率。

新媒体时代使媒体融合成为了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传播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精神,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在扩大。为了促进新闻传播工作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一核心是人才,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全能新闻传播人才,是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及新闻传播教育工作需要完成的艰巨任务,只要坚持创新的培养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放开眼界就能够使新闻媒体融合健康、稳定、迅速地发展。

(作者单位:贺州日报社)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