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界主义视域下中韩对外文化战略比较

2017-04-12张婉婷

视听 2017年7期
关键词:层面文化产业韩国

□ 张婉婷

新世界主义视域下中韩对外文化战略比较

□ 张婉婷

随着“文化强国”“中国梦”“文化自信”等成为当前国家的主导叙事话语,对外文化传播在拓展新的地理想象的同时,亟需在战略层面不断探索新的路径和面向。在文化全球化和新世界主义文化多样化建构的视域下,通过对有着相同文化根源的中韩两国新时期对外文化战略的比较,探寻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和想象的策略构建。

文化外交;文化产业;中国梦

当代国际竞争不断成为文化的竞争和角力,对外文化的传播交流已经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比较中韩两国的对外文化战略,探究文化全球化的话语之下文化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找出中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借鉴吸收先进的发展经验。

一、比较的基础:和而共进

中国和韩国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有着相同的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都面临着经济发展对文化需求增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帝国主义侵蚀的国际文化环境,因此具备比较的基础。

(一)皆受儒家文化影响

中韩同属“东亚文化圈”,发展至今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人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与儒家道德伦常的‘保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社会的良性发展。”①在对外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儒家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特点,形成特有的文化向心力,提高文化的国际认同,是两国都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因此,中韩两国在相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其文化战略的建构和选择就具备了比较的意义。

(二)相似的时代背景

二战之后韩国在美国的帮助下,确立了经济立国的发展策略,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文化立国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力图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提出了“中国梦”的建设方针,以改革为动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韩国则提出建设“国民幸福时代”,发展创造经济,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梦”和“国民幸福时代”都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建设人民幸福的文化强国。

二、比较的维度:形式和内容

立足于当代中韩两国相似的文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文献搜集整理等方式,对其新时期(2000年至今)以来对外文化战略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法律法规层面、文化产业层面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力图清晰地勾勒出中韩两国文化战略的相同和差异。

(一)国家战略层面

2000年3月在全国人大九届会议中,“走出去”战略正式提出,其中涉及到了文化的走出去。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到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文化发展和建设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得以确定。因此,可以归纳出中国文化战略的整体发展脉络:“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文化强国——中国梦”。

韩国在1998年颁布《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被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加以扶持,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形成了“韩流”的文化现象。随后的卢武铉政府提出“文化社会”的战略。李明博政府在之前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先进一流国家”和“更强大的文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将建设“具有强大软实力的创造文化国家”作为国家文化政策的目标。②朴槿惠政府提出“文化隆盛”的国政基调,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课题。因此,新时期韩国文化战略的发展脉络是:“文化立国——文化社会——创造文化国家——文化隆盛”,文化发展作为韩国的基本国策,被不断加深和完善。

(二)法律法规层面

中国现行的文化发展的法律较少,大部分是法规和规章,缺乏权威性、系统性,并且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立法还很少甚至空白,中国与文化发展相关的全国性法律有《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著作权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只能说初步建立了文化发展的法律体系。

韩国有关文化发展的法律体系比较完善和成熟,其颁发的文化发展基本法就有几十个,包括《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出版与印刷振兴法》《音乐产业振兴法》《大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法》《地方文化振兴法》《游戏产业振兴法》等。

(三)文化产业层面

1.产业规模比较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文化贸易的出口额在韩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官方统计,韩国文化贸易出口额由2009年的32.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8亿美元,增幅达到48%,到2014年达到896.9亿美元,占韩国国民收入的15%以上,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中国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文化产业开始急速增长,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不断升高。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主要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额呈现出增长趋势,2012年出口额达到307.8亿美元,比2011年高出60%,总体发展形势比较乐观。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发展水平低于韩国。

2.产业结构比较

韩国文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融合影视、动漫、游戏产业、出版产业、音像产品等多方面的复合型文化产业结构。2010年韩剧的出口额达到了1.17亿美元,占韩国所有电视节目出口总额的92.3%,当之无愧成为拉动韩国影视业发展的领头羊。③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干预较多,没有完全发挥出市场的主导作用。由于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影视、音乐、动画等产业在对外出口时困难重重。以影视为例,虽然每年中国会产出大量的影视作品,但由于国际认可度较低,其出口地区集中在亚洲国家,产业格局小。

三、他山之石:中国对外文化战略发展路向

通过中韩两国对外文化战略三个维度的比较,在肯定中国文化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要看到中国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在国家战略和政策层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制定工作,形成文化产业基本法和行业法相互支撑的法律体系;加大政策支持,根据人民的需求和世界文化的大环境,制定促进文化发展和走出去的政策和策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④

在内容层面,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把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突破口,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文化内容,在弘扬儒家思想文化的基础上,赋予儒家文化当代性,丰富其文化内涵,才能推动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改变现有的文化传播形式,打破传统的呆板的文艺演出、展览的宣传方式,提供形式新颖花样繁多的文化内容,为世界文化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在文化产业发展层面,中国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文化发展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发展模式,积极了解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产品出口,培育适应市场发展的文化产业人才。

总之,在文化传统相似性的基础上,中国应该借鉴和学习韩国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周璐铭.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2000-2015)[D].中共中央党校,2015:66.

②詹德斌.韩国文化战略与文化外交[J].国际研究参考,2013(11):20-30.

③刘媛媛.中韩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比较[D].河北大学,2015:22.

④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8-17.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层面文化产业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在韩国走马观花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