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媒内容电视化传播分析
——以江西卫视《杂志天下》为例

2017-04-12韦海珍

视听 2017年1期
关键词:报纸杂志主持人杂志

□韦海珍

纸媒内容电视化传播分析
——以江西卫视《杂志天下》为例

□韦海珍

本文主要对《杂志天下》的风格点位、节目内容、主持风格等进行了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进而探讨纸媒内容电视化传播的启示与建议。

《杂志天下》;节目分析;电视化传播;新媒体应用

《杂志天下》是江西卫视的一档资讯类脱口秀节目,从2007年开播至今,节目已经有九年的历史。节目通过主持人阅读杂志的方式,从杂志的图文中展开话题,读解与人们精神生活、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满足人们对时尚生活的追求,传播具有流行意义的讯息,与电视观众即时互动。同时,节目以内容为王,创新形式,打出了名气与口碑,赢得了受众的关注与喜爱。本文试分析该节目的内容特色,并对此类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江西卫视《杂志天下》分析

(一)观众定位

《杂志天下》将观众定位在都市繁忙生活的白领人群,这部分人具有寻求改变、没有大量时间阅读、正在经历成长变化等特征,需要满足他们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新闻以及流行资讯等大量信息的需求。

(二)资源定位

报刊杂志的优点在于阅读人群广泛,尤其能够吸引社会精英群体;可以进行详细的文字说明,内容全面深刻;保留时间长,可反复阅读等。但与电视媒体相比,报刊在时效性上难以比肩,在视觉效果上缺少电视媒体的现场感。而报刊杂志摘要类电视节目,既利用了纸质媒体开掘题材深广、寻找社会热点全面准确的专业优势,又发挥了电视媒体声画合一的优势。《杂志天下》内容主要源于杂志,资源定位上主要依据杂志,在国内电视节目中独树一帜,开创了新闻来源于杂志的新思路。

(三)内容为王

《杂志天下》选取国内外主流的报纸、杂志作为其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它选取的报纸、杂志有几十种,题材涉及消息、社论、通讯、言论、图片等,内容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全球视野的取材使观众能够享受一场场新鲜的新闻资讯大餐,扩宽了观众的视野。

1.话题的新鲜性与流行性

《杂志天下》每期必选前两天甚至当天的社会热点话题,紧跟社会热点,力求传递给观众最新资讯。比如,继首批和第二批省市试点商业车险费改革后,根据中国保监会的部署,多省财产保险公司将于2016年6月底进行新旧车险业务系统切换,正式实施商业车险改革工作。2016年6月21日,节目组就选取了商业车险改革这个话题。除了社会热点话题,节目也重视对时尚流行话题的报道,比如2016年10月21日讨论的是文艺片有没有春天,2016年9月21日聊的则是“苹果头”来袭,2016年11月3日聊的则是古代闺蜜趣事等。

2.话题的大众性与广泛性

《杂志天下》在选题上也重视大众性与广泛性,有关国计民生的话题就不少。比如,2016年6月21日,节目一开始就关注了高铁提速这个问题。截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9万公里,其中有近9000公里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但是自从发生了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我国高铁全部降速,至今没有恢复。针对有人呼吁高铁提速,节目就提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表态——“技术上没有问题,但经济上是否合理”“从现行300公里时速恢复到350公里时速,50公里的时速提升,将使运营成本上涨1/3左右”,同时也列出了国家发改委的说法——“提价首先就需要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在速度涨幅和票价涨幅之间要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由此也给出了节目自己的观点:高铁提速这事呢,别急,咱多想想,慎重为好。

(四)主持风格

《杂志天下》的节目形态是通过主持人对杂志中图文的阅读,传播具有“流行”价值的讯息,节目形式是主持人脱口秀,风格可谓独树一帜。主持人语言语言通俗、朗朗上口,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在说新闻的过程中主持人经常会巧用谐音,善于仿拟,不时使用肢体语言,营造出一种轻松诙谐的氛围,即使播出内容本身没多大吸引力,通过他这一独特形象的讲述,也能瞬间激发观众兴趣。比如在2016年11月3日的节目中,说到“药物混搭要当心”这个话题时,主持人一方面提醒大家不要自己乱搭配乱吃药,一方面调侃称“要想不吃药,也好办,给你支一招吧,哼,把秋裤也穿上”,发出了“哼”的鼻音,逗人一笑,节目风格立马生动活泼起来。

在主持特色上,《杂志天下》主持人可以说是点评功夫做到家,真正做到评述结合、以评驭述、点到即止,幽默而又不失严谨。在2016年8月12日的节目中,一开始谈的就是《如何防止高考志愿被篡改》这个话题,主持人先引用之前报道的例子,山东某考生被人恶意篡改高考志愿,并因此落榜,但后来经过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还是接到了原来志愿上报考的大学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主持人对此的评论是“正义虽然迟到,但不会缺席”。节目里还谈到了不同地方的多名考生被人篡改高考志愿的事例,主持人的点评是“篡改志愿,篡改的不仅仅是一个志愿,还有道德和法律底线,我们就希望相关部门能积极行动起来,不要再让这样的事情践踏教育的公平”,评论简练有力,睿智又不失得体。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主持人廖杰有着极具视觉冲击力、极富个性的外形,刮得铮亮瓦亮的光头,招牌式的黑框眼镜,以及他的招牌笑容,在节目中常常是真性情的流露,更让人印象深刻,自然和观众拉近了距离。

二、纸媒内容电视化传播的启示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信息来源日趋多元化,媒体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报纸杂志摘要类电视节目和纸媒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既发挥自己优势又借鉴别人优势,多在节目的板块设计与编排、节目结构和内容编排等上下功夫。

(一)节目的板块设计与编排

报纸杂志摘要类节目的内容既然来源于报纸杂志,在板块设计上可以实行报刊杂志板块式运作,能起到分门别类、标签鲜明的效果。从整合方法角度出发,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

1.同类归纳法

把内容相近或者类似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版面,有类似主题报道的感觉。以《杂志天下》为例,2016年2月1日,节目围绕着《南风窗》杂志的封面主题“回家”做了一期春节专题。先由春节回家引出年味,引出回家过年的象征意义,接着聊到春节重头戏的年夜饭,关注了这些年年夜饭形式的变化以及网购年夜饭的问题。过年吃完年夜饭,很多人少不了看春晚,节目紧接着就聊到了春晚,由“六小龄童上不上春晚引发热议”这个引子又聊到了国人的怀旧情怀,类似主题报道一般,一环扣一环,最后突出一个鲜明主题:不管是过年回家还是除夕年夜饭,这六小龄童也好,春晚也罢,它都是一个符号,承载的是回忆和温暖。

2.深度整合法

虽然报纸杂志摘要类节目由于受时长的限制,无法像纸质媒体一样做长篇幅的深入分析报道,但此类节目可以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结合主持人的点评,既加深了报道的深度,又可以促进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形成鲜明的节目特点。

(二)节目的结构设计与内容编排

报纸杂志摘要类节目作为一种受观众喜爱的独特的节目类型,很大程度上依赖它的节目内容编排。每天怎样将报纸杂志上内容庞杂的新闻放入合适的板块,新闻内部如何链接,这就需要编辑巧用各种方法进行编排。

1.软硬话题兼顾,灵活搭配

报纸杂志摘要类节目往往会遇到这么个难题:“硬新闻”占多少比例,“软新闻”的比例又是多少;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衔接关系。一般来说,受众在满足“硬新闻”的需求后才会寻求“软新闻”,但“硬新闻”又会让人觉得枯燥疲劳。《杂志天下》采用将“硬新闻”“软化”的播报方法,一方面,它的内容包括了许多“软新闻”;另一方面,它将“硬新闻”通过主持人的口述“软化”。在选题编排上,新近发生的大事件一般以硬新闻的形象出现,能满足观众对新闻深度解读的信息需要。而为了保证观众的持续注意力,这类新闻还要搭配充满人情味的软新闻。节目能做到硬新闻和软新闻合理搭配,就能形成节奏感,也能满足观众收看节目的心理。

2.形成固定模式,培养忠实度

与传统新闻相比,报纸杂志摘要类节目如果能有一定的固定模式,那么在培养观众的忠实度上能起到积极作用。最经典的例子是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都有自己固定的节目模式,让观看变成一种习惯,每天都是老时间、老地点、老音乐。《杂志天下》栏目可以设置“今日人物”这么一个板块,每期在同样的时间位置上介绍当天或者近日受关注的热点人物,既能关注热点,也培养板块的忠实度。

3.新媒体运用与推广

如今,得益于电子传媒渠道的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电脑、手机等浏览新闻。《杂志天下》可以适应受众的这一变化,注重微博、微信公共账号、文字版内容甚至独立的APP的宣传与推广,积极与新媒体合作,达到多渠道传播效果,通过手机、网络等媒介扩大自身信息传播的影响力,从而圈住更多的观众。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

猜你喜欢

报纸杂志主持人杂志
主持人语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传统报纸杂志应如何立足自身争取“低头族”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杂志介绍
“共享报刊”增进邻里情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