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党刊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2017-04-12王沫
□王沫
互联网时代党刊要做好“加减乘除”法
□王沫
党刊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新形势的挑战,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即内容的“加法”、与读者距离的“减法”、媒体融合的“乘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除法”,方能实现逆势发展。
党刊;新媒体;内容;读者;媒体融合;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并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刊作为宣传阐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主流媒体,更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扎实推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着力点,移动支付、物联网和云计算已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互联网+政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党刊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逆势发展是摆在党刊人面前的新课题,也是不容回避的新挑战。
一、党刊要做好内容的“加法”
尽管时代在进步,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党刊以内容取胜的特色不能忘也不能丢,要做好党刊发展的“加法”,就要在内容上做文章。
党刊的性质决定其内容必须是围绕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以往传统的说教式、领导发言式的文章早已失去了最初的生命力,受众对内容的需求不单单是了解,更需要深入浅出的解读和剖析,以及理论背后蕴涵的深刻意义及由此引发的相关联想,因此党刊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做语言的设计师
党刊发展多年,给人留下的印象多是刻板生硬、缺乏温度,要想重新赢得读者喜爱,满足不同年龄读者的阅读需求,就要在语言运用上摒弃“一是、二是、三是”等段落式的套路,要学会党刊语言的转换,使领导干部能看懂,普通百姓也能轻松接受,只有这样政治理论才会如润物细无声般走入读者心中,继而落地生根。
(二)做形式的美工师
理论宣传能否直达人心,除了文字语言外,还需要生动的形式展现才能彰显其魅力,为此党刊要重视刊物其他的语言展现形式,诸如插图语言和版式语言的综合运用,从吸引力强的小栏目入手,运用多种展现形式吸引读者眼球,再逐步运用到大块文章中,使读者眼光停留于杂志的时间逐渐拉长,最后完全接受。
(三)做选题的策划师
做好理论宣传一直是党刊的职责所在,也是党刊的品牌建设旨归。互联网时代,党刊在“内容为王”原则指导下,要加强选题策划工作,打破过去“守株待兔”式策划、选题、组稿,坚持长期宣传、长期引导、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将阶段性策划和长期性策划结合起来。对于重点议题,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分析,把选题做深做透。
二、党刊要做好与读者距离的“减法”
据中共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875.8万名,党的基层组织441.3万个,党刊的受众数量庞大。如何实现党刊受众尽可能多地覆盖党员群体,是摆在各级党刊面前的重大课题。党刊不去占领阵地,就会失去阵地,甚至是被西方思想占领,因此让读者喜爱党刊、接受党刊、让阅读党刊成为习惯难上加难。党刊多年以来给人的印象越来越“高大上”,与读者的距离时远时近,特别是伴随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读者在获取信息渠道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因而受众与传统媒体,特别是与党刊的距离越来越远。
做好与读者距离的“减法”,首先要对读者群体进行细分。从政治面貌上看,党刊读者包括中共党员和群众,其中党员群体是主要读者,这其中包括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受众,就能全面了解读者的需求,设计策划他们需要的“产品”,如党员领导干部需要与工作实际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介绍文章,这样给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借鉴;普通党员,则需要了解党政重大方针政策,如何制定实施、怎样贯彻落实的文章;而对于普通群众,需要带着服务意识,多向他们提供关于职场服务、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服务性、实用性方面的社会民生内容,把这些需要送到他们的心坎里。其次,要按照“走转改”要求,沉下身、静下心,把新闻舆论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深深扎根于百姓的火热生活,这样才能做出有温度的作品、有感情的力作,能经得起历史、时代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再次,要组织有交互性的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策划举办知识竞赛、各类评选以及征文比赛等活动,吸引广大读者、微友、网友参与到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扩大事件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党刊声誉,起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三、党刊要做好媒体融合的“乘法”
互联网时代为新闻传播、舆论引导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媒介,新兴媒体也正在改变着传统媒体舆论传播的业态,因而做好新旧传播方式的衔接和深度融合是党刊当前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课题。
做好媒体融合的“乘法”就是要谙熟媒体传播规律,将新旧媒介进行深度融合,创造舆论传播的“新动能”。以往党刊舆论传播依靠纸质媒体,对事件、理论作深度解读,在内容上占据优势地位。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媒体自身理论传播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的特点凸显,对传统党刊的舆论传播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因而党刊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紧跟时代要求,在保留传统纸质媒介传播的基础上,拓展更多传播渠道。“两微一端”正是凭借其强大的优势正在成为党刊发展的新载体,各级各类党刊纷纷在“两微一端”发力,采取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传播着共同的声音。
做好媒体融合的“乘法”就是要注重线上线下互动,让服务意识深植党刊人内心,成为自觉行动。互联网时代注重信息交互,这就要求我们党刊要树立服务意识,及时获取读者需要,回应读者关切,为读者提供定制化服务。在这方面,要利用好“两微一端”的新媒体优势,通过推送与时事相关的改革创新、民生改善、基层党建等内容,将国家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送至微信粉丝中,可以变杂志读者为微信粉丝,又可以变微信粉丝为杂志读者,起到双赢效果。在当下全媒融合时代,要构建党刊“中央数字媒体采编系统”,将采、编、审、发等要素融为一体,让记者、编辑、美编、总编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起“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打造内容丰富、形态各异、载体多样、覆盖广泛的党刊现代传播体系。
四、党刊要做好体制机制改革的“除法”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党刊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刊在互联网时代要做好体制机制改革的“除法”,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实现媒体的深度融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思维方式上要进行转变,要求党刊在建设“两微一端”时,要按照互联网思维方式进行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避免使新媒体项目成为披着互联网外衣的传统媒体,要在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过程中,掌握话语权,提升传播力。其次,在体制机制转型上,要实现媒体深度融合还要注重综合性。以内容融合为基本,要利用好内容这个核心竞争资源,打好权威牌,用足信息源,把群众关切的宏观政策、经济走势、百姓民生等方面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解读到位,把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布到位,以权威性提升公信力;打好特色牌,使党刊的政治性、地域性更鲜明;打好分众牌,摒弃“我说你听、我写你看”的模式,强化互动性、及时性,体现分众化、个性化,为网民量身打造贴心的信息服务和新闻套餐。要从新闻运作模式、生产方式、操作手法上进行根本创新,对产品内容、表现形式、生产流程进行系统变革,实现体制机制、组织机构、盈利模式的综合转型。再次,媒体融合在体制机制上,要注意建构新的产业生态,改变如今党刊新媒体产品把重点放在网络平台的搭建和传播形态的改变上,要注重拓展收入渠道、创新盈利模式,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媒体融合在体制机制上,还要致力于打造一支集采、编、摄、播于一体的全媒体新闻队伍,培养和引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精英人才,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