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多向优质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2017-04-12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文/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梁 哲
高中多向优质发展的认识与实践
文/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梁 哲
高中学校多向优质发展,是特色办学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
让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实现转型发展,是主管部门调我来这所学校担任校长的主要原因。2014年12月23日,我服从组织安排,从岭南师范学院附中调来本校接任校长。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原是湛江市直属的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改制为湛江市直属的普通高中学校,创办于1987年,2010年从赤坎区搬迁到麻章区福民西路83号现址,因创办得到湛江籍香港爱国巨商许爱周先生的大力资助,故有“爱周”二字冠入校名。
到任后,我做了一个多月的现场察看、随堂听课、座谈访谈、查阅资料等调查研究工作,发现学校整体搬迁虽然已经四年多,但是教育教学秩序和后勤人事管理不太正常,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有十个方面: (1)校舍比较新,但周围杂草丛生,种上的十几棵树营养不良;校园几乎没有文化设施,外观不像一所中学;学校没有政府认定的办学质量评估等级,属于薄弱学校。 (2)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一讲到底,课堂上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睡倒一大片,教与学双方缺少互信、互动,学生自卑心理、弃学的现象严重。 (3)网上百度不到本校任何资料,校园网页停挂,校园网络系统层级很低,没有正常使用,教育信息化几乎空白。 (4)教师和各个处室职员的办公条件差,办公室和会议室没有空调设备,夏天热得要命。(5)食堂管理不善,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成批学生围绕着围墙外买饭盒成为一道刺眼风景,餐饮安全令人担忧。 (6)周六日除了看见几个校卫和零零星星若干个学生,校园空空荡荡;男学生和女学生同住一栋楼,宿舍晚上十一点多仍然无法安静,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 (7)有学生1200多人,而教师编制只有68个,至少缺编30多个;教职工已经一年多没有领到奖励绩效工资,学校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发放方案,怨气不小。 (8)学校欠发被解聘的21个临聘教师的工资共21多万元,拖了一年多仍然得不到解决,这些教师不断上访和投诉,甚至扬言要集体起诉学校。 (9)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教代会还没有组建起来。 (10)校园建设还没有完成。一期工程完工,但没有结算、验收;二期工程完工过半,但绿化工程、运动场没有开工建设;三期工程如体育馆、篮球场等还没有向政府申请立项和预算;学校拖欠工程队的工程款约1500多万元。上述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校园105亩,建筑面积56000多平方米,设计办学规模是4000多学生,但是在校学生仅仅1200多人,办学效益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不容易,需要时间和智慧。上述困难和问题的产生,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产生原因理清楚以后,我确定了 “基于问题和目标,走多向发展之路”的转型发展策略和办法。首先分别找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情况,让有关部门及领导了解和理解学校的困难;给上级有关部门打报告或请示,提出克服困难的方案和途径,制订解决困难的方法等。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切入点,逐步使问题和困难得以解决,使学校顺利实现转型发展,从而发挥出应有的办学效益。
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因才是依据。 “理论一经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为了让全体师生员工理解学校目前的困难,知道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信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鼎力支持,也相信我作为校长的作用,我通过在师生员工会议发表讲话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发表讲话或者文稿,推进学校内部改革和发展。这些讲话或文稿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后勤、党建、群团等等各个方面的主张和实施策略,比如课堂教学实施 “翻转课堂”融合 “智慧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德育改革实施 “书以载道”文化育人研究,学生管理实施 “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改革,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构建以制度管事、理事的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合力共促学校的未来发展。
在种种努力中,最值得强调的就是编制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个事情。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我主持编制出了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5—2024年)》,并报市教育局审批;市教育局主要领导把这个规划批转给各个业务科室审议,之后再经过局党组会讨论审议通过,于2015年5月4日发文批准了这个规划。这样,学校的未来十年如何发展,上级主管部门就以行政条规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学校的 “创建优质综合高中”的发展目标、转型发展就有了政府的条规性保障。此后,市教育局、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部门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分别从相应的职能大力支持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至2016年底,上述十个问题和困难,就只剩下第十个问题中的 “三期工程还没有向政府申请立项和预算,拖欠工程队的部分工程款”了。目前,学校的办学条件是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了,光纤直通每个课室,wifi全面覆盖校园,学校有网络教室、云图书馆、云课堂;校园绿化美化起来了,充满生机活力了;课堂上学生都动起来了,主动学习氛围浓厚,自信心也是满满的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明显改观,同学们的中段考、月考、平时考试成绩明显进步;师生食堂环境也大为改善了,餐饮安全文明起来。老师们热心教育教学及研究,热心 “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岗位上勇于奉献。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后,老师同学都能够安心教、勤奋学,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上进的校风、教风和学风。2015年底,学校被评为湛江市一级学校,2016年学校又被评为 “湛江市普通高考先进单位”、“湛江市文明校园”、“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等,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转型、多向、优质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首先,学校的价值追求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让天真烂漫的学生成 “人”,是教育家型校长的价值追求。理解这一点,对我们办好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拔尖的人才,有丰富的知识,有更高的学力,这就是我们的追求。但别忘了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还是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人格高尚的 “完整的人”。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认为:“我们说,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多彩的人生,就要帮助他们寻求、产生或者说制造、创造不同的希望,不同的梦想,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因而就呼唤我们学校要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呼唤我们学校有更加丰富、更加多彩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不尊重学生,学生一定会自暴自弃。学校要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最值得学生留恋的地方。学生求学期间,热爱学校;他们毕业以后,常常有回母校看看的冲动。能够如此,这个学校就是成功的学校。我认为如果没有把对教育的自觉认识转化成为教育的行为,这个教育的结果是不可能产生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不是随意的。尊重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是所有学校都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一思想又是普适普遍适用的。
其次,学校的教育内容全面涵盖 “人的生活”。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有良好的生活,让学生有追求美和向往美的生活,让生命幸福成长。当下社会转型发展急促,信息化、互联网和物联网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学校里,我们的教育活动不能过于局限于应试教育的功利,教育目标也不能过于指向我们今天所想得到的实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必须给教育对象一个本色人生,给我们学生、教师以生活的本真。这样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回归生活?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说: “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都要懂得美、理解美,在学校各处,在我们所上的各门学科中,发现美、传递美,这对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教育之美的内涵有重要价值。”按照学生自身成长的法则,按照学生自身成长的规律和他的年龄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愿望,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等等,都是我们对教育的工作,对学生成长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任何教育最终都是育人,如果没有对生命的爱和责任担当的教育,可能培养的是一个冷漠的人,甚至是一个反社会的人,即使高智商的人都有成为反社会的人的可能。不同的教育最终造成的人是不一样的,学生最终带着阴暗、带着恐惧的心理走上社会,这和他们带着自信心走向社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学校教育既是学生未来的生活准备,更是学生当下生活的本身。这样,学生在校园里,其幸福就会今天比昨天多一点,明天比今天多一点,这就是我们学生的幸福。如果有这样的追求,我们的学校会越办越好,学生越来越幸福。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品行比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为重要。当然,作为一个人还要对社会、国家有责任感,有家庭责任的担当等,这肯定是价值选择的问题,是学校教育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从教育的价值追求来说,是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使命。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