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舆论监督

2017-04-12彭芳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证处舆论监督舆论

□彭芳

网络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舆论监督

□彭芳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媒体不断发展,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条能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便捷通道,再加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拓宽了舆论监督的空间,使得政府信息极易在较大的范围内产生较强的舆论压力。本文就网络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舆论监督进行分析。

网络;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监督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政府实现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网络背景下,信息的流通速度不断加快,传播渠道也不断增加,且具有开放性以及匿名性等特点,同时也给新闻舆论监督带来了影响,进而影响着我国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舆论监督概述

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对社会权力、社会事务以及公共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不当行为进行披露、批评及建议的传播活动。网络为各种信息以及意见提供了一个相对较自由、宽松且便捷的平台,使得人民参与社会事务以及表达意见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进而推动了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快速发展。新闻舆论监督使得大家参与有关热点问题的热情高涨,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且在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引导和监督权力以及规范社会道德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信息公开指的是政府部门在切实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还须将相关的程序作一个详细的记录,且主动向社会公众或就某一部分群体进行有效公开的行为。社会公众可通过查询、阅读以及保留等形式获取、掌握相关信息。

二、网络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舆论监督

(一)舆论监督的前提是政府信息公开

要想让新闻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出积极作用,首要条件就是信息公开。尤其是要在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的评审、财政预算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实现信息公开。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始终贯彻“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向全社会公开政府有关信息。保证舆论监督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一项重点内容。比如司法个案的公开,尤其是对于矛盾较集中、激烈以及夹杂腐败因子的个案,在网络背景下,舆论环境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容易成为新闻舆论的热点问题,有关部门或者律师可通过微博、微信以及官网等公开发布一些违法案件、公检法机关侵害有关当事人权益的违法行为,如此一来,有关部门在接受舆论监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了权力干扰司法公正的行为发生。当然政府机关部门也不能被舆论左右,应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以及专业性。

(二)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能推动政府工作透明化

新闻媒体被赋予了捍卫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使命,以强大的舆论方式监督、促使政府为人民群众,向着有利于公众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新闻舆论监督也是政府工作效果以及执政能力的标尺。媒体通过报道政府工作情况,可强化政府在人民中的公信力,而政府也能有效利用媒体的报道对群众的思想、观念进行舆论引导,进而让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潜移默化地规范在同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中,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我国新闻媒体实行舆论监督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深入的调查性新闻以及客观报道,揭发社会现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府工作不透明及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等因素,对有效实行舆论监督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比如黄岩岛事件,由于政府对此事未及时发表过多言论,且各路新闻媒体也未作过多的披露,使得社会上出现各种谣言及猜疑,不仅仅挫伤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性,还对我国的大国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政府政务公开是有效增强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使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得到保障的重要途径。例如,国务院客户端将政府工作报告、总理记者会以及新闻发布会等许多议题,通过短视频、航拍和H5等技术进行发布,实现了爆炸式传播。可见,在网络时代,有效新闻舆论能推动政府工作透明化发展。

(三)政府信息公开能有效促使媒体深入监督

新闻媒体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信息,还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反馈政府有关信息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政府的监督以及促进政府不断在反馈中优化工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使得新闻媒体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有了法律保障,促使其更能不断深入进行调查及挖掘真相。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非常广泛,而面临网络中海量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舆论监督均需进行转变,重新调整工作方式及思路,在网络群众民主的审视下,接受新考验。

2012年10月17日,浙江嘉兴一网友在桐乡当地论坛曝光桐乡市公证处主任年收入高达80万元,而该处的合同员工年薪才三四万元。该公证处还可能存在做假账、假借考察工作的名头花费10多万元吃大闸蟹等问题。此帖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众多网民围观及发表意见。有记者深入桐乡市审计局调查了解到网上公款高额消费的账单明细是真实的,公证处称其是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实行转制后,公证处的高工资是为了有效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发展业务,而且桐乡市公证处的在编人员需完成每人每年500万的业务。此外,仅在浙江就有92家公证处处于自负盈亏状态。

根据我国《公证法》以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其转制后,完成一定基数,在相应额度内可有25%的提成,超过额度获得28%的提成。后桐乡市委市政府责成市司法局对市公证处主任沈吉龙予以停职检查,并配合调查。对司法局副局长朱莉萍予以停职检查。这一事件无疑是网络舆论对政府工作有力监督的案例之一,也是媒体发现、深入调查隐藏新闻并对政府工作及信息公开进行监督的重要实践。网络舆论使得发掘问题更为主动,其影响范围更广,使得监督力度更深入。

(四)媒体以及政府应加强网络监管

网络信息传播无门槛,网民发表言论较为自由,导致各种各样的信息均能在网上公开,使得政府难以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进行控制。在政府掩盖某项不良事实或消除某种不良影响的时候,控制舆论导向反而造成网民对其产生反感,导致政府公信力大大降低。网络信息的传播是一种双向交互的传播类型,而每个网民都有独立的思想、观点以及发表意见的欲望,媒体不再是唯一的舆论引导者,所以以往的新闻管制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网络舆论混乱、缺乏理性、管理困难以及言论极端等问题也十分显著,尤其是近些年,频繁发生“人肉搜索”的事件,甚至演变成为网络暴力事件,使得网络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此,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监督必须尽快适应现代网络的新环境,从而正确掌握现代网络舆论的导向规律,促进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快速成长,新闻舆论监督在网络舆论的过程中也必须不断强化监督功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舆论监督的前提是政府信息公开,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能推动政府工作透明化,政府信息公开能有效促使媒体深入监督,同时政府应加强网络监管,以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透明度,提高政府及媒体的公信力,促进这两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1.肖玉圆.网络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舆论监督[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08):76-77.

2.茹彦杰.Web2.0时代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探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3.

3.楼燕燕.网络背景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公证处舆论监督舆论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泰达公证处进驻滨海新区第二届房交会服务市民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股市不能“咸鱼翻身”贪挪陷入更深漩涡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