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评价 演绎灵动的语文课堂
2017-04-12王海泓
王海泓
小学生处于敏感而好奇的年龄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灵动的课堂评价来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好的课堂评价可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评价必须能够促进学生反思,满足学习主体多元化的要求,更要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对小学生产生更好的效果。
一、突出过程性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感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获得新知识到进行内化,需要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也要突出过程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来进行,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自我认识,让他们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进行反思。
在学习《孔子游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体会第八自然段中孔子所说的那段富有哲理性的话语,并感受孔子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孔子与学生之间的浓浓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是否学会了这些重点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如果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文章的意图,则可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反思,例如可以先试探性地提出问题:“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难。随后可以提问:“孔子为何要这么说?”为了降低学生的回答难度,可以让他们先读读课文,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此时学生就会找到“水有德行、有情意、志向”等词句。这时再让学生围绕水的这些特点,想一下自己学过的哪些成语、名人名言等能够体现水的这些特性,如有学生联想到了《长江之歌》中的某些句子。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指导学生一点一点加以分析和理解。如从“穿、凿”等词句中联想到水滴持之以恒的精神等。在评价中使用这样的询问有一定的过程性,能够让学生一边阅读文本一边进行反思,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激活了思想,联想到了曾经学习过的其他内容。
教师在评价中必须要关注评价的贯穿性,要用具有一定过程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评价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促进他们反思。
二、主体多元化
单一的评价无法完整地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若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效果必将更好。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关注评价的主体,不仅教师可以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其中,甚至学生家长也可以适当地参与。这种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新意,更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评价的观点。
在学习了《莫泊桑拜师》这一课后,可以采取主体多元化的评价形式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这篇课文。首先可以采用的是教师为主体进行评价的方法,围绕这一点可以设计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回忆自己学过的课文第一节到第八节,然后尝试复述福楼拜是如何教学的,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地回答这个问题,则可以提供一些叙述的思路。例如首先指出莫泊桑出现了哪些问题,然后要求莫泊桑如何去做,然后用观察马车为例,做了什么等。除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以外,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来进行互评,这可以训练学生“说”和“倾听”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尝试对文本进行归纳和总结,尝试说出不同语境下,不同人物的心情,揣摩他们的语感。在这里,评价的过程可以交给学生自己来进行,可以安排自主学习小组长,让他们相互倾听对方的建议,总结谁的观点最完整、最有亮点,评选出说得最好的那个学生。此外还可以安排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之中,如可以设计以“写”为主的训练,让学生尝试揣摩福楼拜在第七小节和第九小节中描述的写作要求,然后尝试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家人,然后拿去给家长阅读,看看家长是否能说出写的是谁,这能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福楼拜所说的写作要点。
让学生、家长等多元化主体参与到评价之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三、语言幽默化
小学生年龄尚小,严厉的评价往往会让他们沮丧,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评价中,用富有幽默感的话语来进行评价,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处处可体现教师的幽默性,在教学评价之中自然也是如此,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呀》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提问:“谁能说一下小鸡在蛋壳里产生了什么想法,注意要用小鸡的语气来表达啊。”这时候有学生虽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是在诵读的时候语气却比较低沉,没有用小鸡独有的欢快声音来回答,“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这个时候教师如果直接指出该学生诵读的方式不对,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妨幽默一些:“哦,你表现的是一只十分悲伤的小鸡,但是这是不是课文里的那只小鸡呢?可以再想一下,课文里的小鸡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说话呢?”此时该学生理解了教师的意图,声音变得更为轻快,也更加响亮,再次诵读了文章中的词句。教师此时又用幽默的话语加以鼓励:“太好了,这才是一只欢乐的小鸡。”由于教师并没有直接批评学生,所以没有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反而让他更加专注于课本。
具有幽默感的评价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但是要注意教师绝不能将自己当成课堂上的“脱口秀”演员,所有的评价不是用来取悦学生,而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
四、情感真实化
一味使用虚假的表扬无法促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反而会让小学生养成随意应付的坏习惯。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真情实感,既要果断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又要给他们真诚的鼓励,让他们在改正错误的同时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用《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传统教学为了加快教学速度,往往用笼统的“很好,对”“不对,谁再来回答”等句子进行评价。然而,这种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言却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真情实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发现有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于是提问:“哪位同学能再将这篇课文的标题读一下?”并特意让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来读。此时该学生将“松”的平舌音读成翘舌音了,有学生指出其读错了。此时教师评价:“相信这位同学其实是会读这个字的,只是之前没有认真听而已,下面我再给这个同学一次机会,来,证明给大家看。”此时该学生读对了发音,教师再次指出:“读得很好,但要注意,在别人读的时候耐心听,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自己读的时候也不会读错了。”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该学生的错误,而是在表扬的同时指出其缺点,这样的评价显得更有真情实感,也能更好地让人接受。
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情感要真实,避免在自己的主观情绪上带着居高临下的态度,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在真挚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给予一定的启发,这样也能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评价科学合理,用语拿捏准确,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构筑起灵动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