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经济学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

2017-04-12孙浩进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区位范式古典

孙浩进

空间经济学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

孙浩进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区域经济的新发展,空间经济学日渐崛起并成为经济学的重要独立分支。在当代,对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创新亟待进一步加强,传统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自身存在着固有的不足与内在缺陷,严重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也严重影响到其对空间经济现实问题的解释、对发展实践的指导。从未来趋势来看,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将不仅是一个逐步解决自身理论缺陷的过程,也是一个受现实中全球区域经济增长新趋势影响变化的过程,在理论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上,空间经济学将实现一种研究范式内部的累积性新进展。

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内生化;经济学方法论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必然需要空间的承载,这是从古至今的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长期以来,空间经济学都与主流经济学并行,游离于其体系之外,正如尽管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但城市经济学却不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因此,对于空间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创新亟待进一步加强。本文在对空间经济学主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存在的主要缺陷,总结了理论范式创新发展所必须传承的主要范畴,并对未来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范式演变进行了前瞻性的前景展望。

一、空间经济学主要理论综述

1.基于外生化分析的空间经济学理论

(1)前古典范式:空间的绝对“中性”。空间经济学理论中的“前古典范式”,并不是前古典经济学范式,而是在古典区位论形成之前的空间经济思想诸流派。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空间因素在早期的经济思想史上并不是研究的主题,一直被视为完全“中性”、“纯粹”的,空间经济学的前古典范式主要代表人物也都是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开创者。1730年,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爱尔兰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在 《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论述了村庄、市集、城市如何在空间内形成,还分析了人口与空间的比例关系;而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在1767年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中专门论述了土地在特定空间内如何利用的模式①。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在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中有多处关于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分布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的系统论述。古典经济学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发表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于国家间要素在特定空间上的完全不流动,以及国家内要素在特定空间上的完全流动,提出了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②。在19世纪之前,尽管众多经济思想家对于空间因素与经济活动进行了一定分析,但其主要理论贡献均并不在于空间经济学理论,关于空间经济的分析只是在他们的著作中“碎片化”、“中性化”存在,空间经济思想并未成为经济学中的独立分支。在空间经济学的前古典范式中,空间被视为绝对“中性”的,被完全地外生化③。

(2)古典区位论:“点”状空间的比较性选择。1826年,德国学者杜能在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对运输成本决定农业空间区位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将成本作为考察空间区位的唯一因素,奠定了古典区位论范式的基础④。1909年,德国学者韦伯在 《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延续了用成本考察空间区位的范式,并由单一的运输成本扩展为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集聚利益这三者之间的比较成本最低点是工业企业的最佳空间区位⑤。1933年,德国学者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在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中通过考察市场空间的层级性而将市场划分为高级中心地和低级中心地,构建了沿线状布局的中心地体系,认为最大市场辐射面的中心才是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最优区位⑥。1939年,德国学者勒施在 《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构建了区位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到市场竞争对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利润最大化的“面”状市场中心点是最优空间区位,实现了古典区位论由局部均衡分析向一般均衡分析的延伸⑦。

古典区位论主要兴起于德国,但深受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影响。古典区位论的核心是对于经济活动中“点”状空间的比较性选择,其中心内容是在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来选择最优的经济区位,即空间区位选择的“成本决定”与“利润决定”。古典区位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主要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中静态局部均衡、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把价格、供求、市场、竞争、成本、利润等引入分析框架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的空间区位选择。应该说,古典区位论是空间因素在经济学理论中得以系统化分析的新开端,使空间经济学成为经济学中的独立分支,在空间经济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尽管与前古典范式相比,古典区位论把空间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来进行探讨,但仍局限于在既定空间内研究经济问题,这是外生化的分析范式。

(3)市场空间竞争理论:“线”状空间的竞争性选择。1929年,霍特林考察了空间区位导致的价格竞争,认为市场空间分布不是点状而是线状,企业的竞争价格会使其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帕兰德1935年在 《区位理论研究》一文中试图把不完全竞争引入空间区位论,设定了直线空间市场,以价格作为变量研究空间区位的均衡,突出了竞争对于空间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市场空间竞争理论在古典区位论的基础上引入竞争因素,研究在空间线性市场状态下企业之间竞争如何决定市场空间区位。尽管市场空间竞争理论所重点探讨的经济空间形态与以往有变化,并强调了竞争的市场力量,但研究限于既定空间,属于外生化分析范式。

(4)新古典区位论:“网”状空间的风险性选择。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空间相互作用模式、空间规划模式、空间网络与扩散理论、系统论、运筹学等的兴起使得区位论有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新古典区位论在假设条件、研究内容以及分析方法等方面对古典区位论进行了拓展,建立了区位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主要代表人物有凯克尼、雅克·弗朗科、斯塞、拉伯等学者。新古典区位论认为不同区位点的成本利润不同,企业的最优区位是分散的,认识到企业区位选择也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新古典区位论主要从“网络”的视角研究企业区位选择问题,认为现实中的经济区位选择是一种网络体系的构成。新古典区位论范式认为在整个网络体系中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后的利润最大化区位是网络中的最优生产区位⑧。尽管新古典区位论以网络中的企业区位选择为新的研究内容,但其仍是在新古典经济学和古典区位论的框架下探讨企业区位选择问题,只是从多个方面放宽了古典区位论的假设条件,研究更具系统性和综合性。尽管新古典区位论将空间形态的分析拓展到了“网络”,但其研究亦限于既定空间,仍属外生化分析范式。

(5)区域科学理论:空间的“折中”性范式融合。1956年,沃尔特·伊萨德在 《区位与空间经济》一书中将投入和产出的地理分布以及价格和成本的地理变化纳入一般均衡框架,提出了一个区位和空间经济的一般理论,开创了区域科学,将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理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框架,把空间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标准的替代问题,即厂商通过权衡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选择空间区位,但未能给出一个一般区位均衡模型⑨。区域科学理论创立的初衷是为了实现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与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融合,但最终被认为是一个在主流经济学与区位理论之间“折中”的应用领域,伊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未能实现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与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融合。

(6)城市经济学理论:空间经济与居民福利。传统城市经济学家如亨德森(1974)等将整个空间经济视为一个城市体系,即城市的空间集合来研究问题,将福利(用效用表示)作为影响人口空间移动的重点变量,着重分析了城市最优空间规模与居民福利之间的平衡关系。传统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为什么和怎么样在离心力作用下扩散出去,以及扩散过度的“扩散不经济”,并未深入探讨集聚力量的机理。尽管传统城市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秉持了主流经济学的理念,其研究的实质是空间问题,但模型本身却是非空间的,未能实现将城市空间区位问题纳入经济学范式。

(7)国际贸易理论:要素跨国自由流动。1931年,俄林在其开山之作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将区位理论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起来,认为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多边市场理论”,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要素在空间上不可自由流动的假设,从要素空间流动的角度来研究一种空间边界——“国界”如何影响国际专业化与贸易、产业集聚问题。俄林认为区位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开拓了贸易与区位理论之间关系的新领域,开创了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空间经济研究的新范式。

(8)非主流经济学的空间经济理论。尽管未能融入主流经济学,但空间经济学的多数学派都深受其范式的影响。也有一些学派,并不是基于主流经济学范式来对空间经济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自身范式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如:经济史学派的著名学者诺思于1955年在 《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一文中从经济史的角度批判了伊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认为空间增长的阶段序列与经济史是割裂的,并体现出诸如欧洲、美国这样不同的空间区域。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苏联的生产力布局理论,是对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地区发展的形式和手段的概括总结,是对地域分工的一种安排,是社会分工在空间上的实现形式⑩。生产力布局理论从俯视的角度分析资源与要素流动、产业区域布局等,如趋优分布理论等,由于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因而无法融入主流经济学。

2.基于内生化分析的空间经济学理论

(1)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的极化效应。发展经济学范式对空间经济分析的立足点是空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化,注重从解决空间发展差距问题的视阈进行研究。法国学者佩鲁于1955年提出了空间增长极理论,空间增长极就是具有吸引力排斥力,在抽象经济空间里具有自发增长能力的主导产业群,几个城市也可以构成一个空间增长极,其作为某种空间功能组织能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城市中心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1957年,美国学者缪尔达尔在其 《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一书中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理论,认为空间集聚由某种循环逻辑创造并维持,促进繁荣地区因市场的作用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而落后地区愈加衰落。1958年,赫希曼在 《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空间不平衡增长战略,即应创造出一些“关键部门”促进空间极化,但当空间不平衡超过一定界限时,应培育新的空间增长极,用新的空间不平衡替代原来的空间不平衡,维持经济增长⑪。

(2)空间政治经济学:空间生产、压缩与修复。空间政治经济学派的列斐伏尔在 《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基于哲学本体论构建了三维空间理论,分析了空间“生产”及其自我“生产”⑫,以及资本扩张、城市模式和生产力的关系,虽并未基于经济学范式,但对空间在社会实践意义上的内涵界定上有其独到之处;而哈维重点探讨了空间因人类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实践性、因生产关系而产生的异化性,在列斐伏尔超越空间的物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空间的社会性。哈维基于空间的社会性,以资本主义城市化为主线,通过技术进步缩短距离带来的“时空压缩”,以及资本流动重构布局带来的“空间修复”,阐发了空间经济不平衡问题⑬。

(3)演化经济学:创新生成与扩散的空间脉络。被称为“现代经济学革命策源地”的演化经济学将空间视为经济演化——创新生成与扩散的环境,研究创新的空间脉络⑭。1992年,演化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纳尔逊和温特等人认为,空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类生活场所,还作为一种经济演化的环境存在,这代表了经济演化中的某种链接和次序,意味着影响新奇产生的一系列的变量值⑮。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生物进化论,并不从属于主流经济学,其强调非均衡的思想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悖,因此根本无法实现空间融入主流经济学。

(4)新经济地理学:规模报酬递增下的空间均衡与非均衡。“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揭开空间不平衡发展之谜”⑯。1991年,新经济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正式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边缘”模型,实现了空间因素与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均衡的有效融合,从而成功地把空间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克鲁格曼也因此理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经济地理学成功解释了空间经济不平衡现象,分析了空间集聚为什么会发生在有限的地区。与传统区位理论和经济地理学不同,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扩散力两种力量作用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即“问题的答案都取决于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⑰。

回顾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史,无论是早期的经济思想家,还是古典经济学的斯密等人,都曾专门对空间经济思想进行过阐释,但未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范式,更谈不上独树一帜的理论特质。后来,李嘉图用比较优势替代了古典经济学中的空间因素,几乎将空间因素从主流理论剔除出去,从那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里,空间因素未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被分析过。“这个意义上,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在空间经济的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消极的分水岭。”⑱古典区位论产生后,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空间经济学因缺乏自身的思想发展史上必要的理论积累,导致其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大多脱胎于主流经济学,且仅是依附于主流经济学但又未融入主流经济学。其后,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演变主要从两个向度展开:

一是使空间经济学融入主流经济学范式。尽管空间经济理论有悠久历史,其基础也源自主流经济学,但与时间因素不同,空间一直未能成功融入主流经济学范式,主要原因在于,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在整个经济中,不同层级、不同规模的空间集聚处于一个复杂的体系中,应通过一个一般均衡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这样才能实现空间融入经济学的核心。但主流经济学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强调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且其建模技术无法把空间因素模型化,因此忽略了空间与经济学的融合。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两次将空间融入经济学的努力尝试,但都未获成功。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伊萨德没有实现将空间带入经济学核心的目标,却开创了区域科学;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城市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创立了“新城市经济学”,但也未能将空间融入经济学。以上努力未成功的原因则在于未能给出一个同时包括收益递增及其导致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要素流动等的正式框架,直到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才改变这一局面。

二是构建独立于主流经济学范式之外的空间经济学范式。从以上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一些学派的空间经济思想并不受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影响,而是有自己独立的逻辑和原理,如空间政治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的兴起,相对而言更加独立于主流经济学,将更多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空间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但由于其学派的理论渊源、价值判断等不同,这些空间经济思想和理论并未实现统一范式下的整合。

综合来看,空间经济学范式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内生化崛起和驱动的历程与趋势。然而,尽管克鲁格曼等人的新经济地理学成功地实现空间因素与主流经济学的融合,哈维等人的空间政治经济学和纳尔逊等人的演化经济学关于空间与经济增长分析也愈加得到重视,但传统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自身也存在着固有不足与内在缺陷,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亦严重影响其对空间经济现实问题的解释、对发展实践的指导。

二、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内在缺陷

1.空间经济学发展取得的重要理论贡献

首先,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长期以来空间经济学理论主要研究要素如何融入空间实现组合和配置而促进增长,将空间本身就视为静态意义上的社会工具,忽视了空间的内生化,但其各学派的理论中,对空间与经济增长的分析工具经过长期应用和发展,已经能够对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适用性很强的分析。传统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中的这些分析工具,有的源自一般经济学方法,有的源自其他社会科学甚至数学方法,大多基于空间的外生化研究范式,既有理论研究模型,也有实证分析工具。在理论研究模型中,被广泛认同的有农业区位模型、工业区位模型、中心地理模型、国际贸易模型、空间乘数模型、空间成本—收益模型、空间投入—产出模型、城市层级模型以及著名的“D-S模型”和“冰山成本”模型等。在实证分析工具中,被认为科学合理的如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区位商分析、信息与博弈论等,对集聚经济的测度和经验估计,对空间引力的计量分析以及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等,分析和揭示了空间经济的总体变化、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外部联系。传统空间经济学理论中“适用”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需要传承,并已集合成“工具箱”支撑起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一般性研究。

其次,总结出具有共识性和应用价值的重要规律。在空间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些经过学者们深入思考和严谨推断的一般性原理,以及源自对空间经济发展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和概括的经验性规律,这些已由一般性假说变为共识性规律,在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创新与构建中起到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传统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中被普遍接受的一般规律,如厂商区位选择理论、产业集群与竞争力演进规律、区域增长极发展规律、空间经济梯度分布规律、集聚的规模报酬递增规律,以及新经济地理学中本地市场效应与价格指数效应构成的集聚力作用规律、“中心—边缘”演化规律、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构成的持续集聚规律等,都在空间经济学说史乃至整个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成为需要传承的“致用”规律,能够科学解释经济现实和预测发展趋势。

2.空间经济学理论有待弥补的内在缺陷

由于长期以来空间经济学理论一直在是否融入、如何融入主流经济学这一重大问题上摇摆不定,游离在主流经济学的边缘,又没有建立起凝聚本学科特质的成熟研究范式,所以其理论范式结构并不完善,有着自身的固有不足与内在缺陷,在理论界定、理论内涵、理论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首先,基础理论有界定模糊之处。一是空间在经济学中的本质属性界定模糊。在经济学范式中,对于空间是物质性还是社会性的界定模糊。无论是传统区位论还是主流经济学,都将空间视为“中性”、“纯粹”的,即唯“物质性”,并未考虑从空间“社会性”的角度展开研究;空间政治经济学虽然界定了空间的“社会性”,但并未实现其与经济学范式的融合;新经济地理学虽然注重从空间的社会性的视阈探讨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仅是默认这一理论前提,并未将社会性明确地放入其理论假设中使其显性化。二是在空间经济主体的理性假设上界定模糊。理性假设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实现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传统经济学将完全理性作为经济主体的理性假设,早已被经验事实证明为不符合现实,但其已潜移默化地植入西方空间经济学诸理论中。后来兴起的有限理性作为经济学理性假设的一场革命,被逐渐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理论的各研究领域,但尚未完全用于空间经济学研究领域,而仅在与空间博弈有关的极少数研究领域得到应用。因此,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究竟是延续完全理性假设,还是延用有限理性假设,尚未明确。 三是在空间与区域如何辨析上界定模糊。关于“区域”与“空间”之间的辨析,一直是区域经济学亦或空间经济学必须明确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但无论国际空间经济学界还是国内空间经济学界,有诸多辨析的标准和结论,这些标准和结论越多反而导致二者之间的辨析愈加模糊,甚至关于本研究领域是称为“空间经济学”还是“区域经济学”也尚未有定论。四是在空间经济学范式自身是基于外生化还是内生化上界定模糊。目前在空间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注重空间规模、功能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外生化分析,与注重空间结构变迁与演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化分析并存,政府的政策设计偏重于外生化分析,学界的理论发展则更崇尚内生化分析,究竟是外生化范式延续还是内生化范式主导,亦或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来构建整体性范式,还未有明确的结论。

其次,重要理论内涵有明显缺失。空间经济学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理论体系,尽管在空间经济增长的原理、规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建树,如集聚外部性、集聚的非均衡力等,但其理论范式中的基本概念绝大多数是延用主流经济学的概念,少有能够体现自身学科特点的基本概念产生。目前空间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除了“集聚经济”、“经济区位”、“增长极”等能体现出空间经济特征的概念,再加上成本、需求、公共产品等经济学最基础的概念外,绝大多数概念,如外部性、报酬递增、规模经济、比较优势、市场潜力等都是源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由最初时“借用”到成熟后“延用”的过程,并非是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中产生和形成的。在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中,真正能体现具有空间经济研究特征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缺失之处。

第三,理论体系仍然割裂不统一。空间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包括了诸多学派的观点和结论,目前还仅是一个总体性范式,并未形成成熟的整体性范式。既有的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还较为松散甚至割裂,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尽管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中的绝大多数学派都源自新古典经济学,但由于各自形成的历史背景、学术脉络、价值取向等存在较大差异性,无论是古典区位论、新古典区位论、区位科学、城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空间政治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都无法纳入同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而且,这些理论彼此之间有着一些研究领域重复的内容,比如对空间集聚的研究,就有集聚外部性理论、循环累计因果效应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中心—边缘”理论等,从不同的理论基础、逻辑起点和现实需要来系统研究空间集聚的起因、形成和演化,从整体范式的角度来看还是较为零散和分裂。而且,现有空间经济学理论突出的是对于空间集聚的系统研究,且有多个分析角度与理论构建,而对于空间经济的另一重要范畴——空间扩散的系统研究则严重不足,仅注重从价值链空间分离来进行探讨,其理论体系存在明显的割裂性。

三、未来空间经济学发展的前景展望

从未来趋势来看,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将不仅是一个逐步解决自身理论缺陷的过程,也是一个受现实中全球区域经济增长新趋势影响变化的过程,在理论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上,将实现一种研究范式内部的累积性新进展⑲。

1.基础逻辑界定将更加明确

一是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分析逻将更加明确。首先,应明确空间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本质属性,物质性仅是客体空间的特征,空间因其社会实践的存在、社会工具的价值而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其次,关于空间经济学是什么、研究什么的问题,这是范式的最基本问题。一门学科能够相对独立存在,首先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依据。当前,围绕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观点认为其是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活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等,但从纯粹经济学要义的视阈审视,空间经济学应是经济学的空间维度,研究既定空间内的资源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空间经济学学科自身特征的排他性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的明确。

二是空间经济学理论的理性假设将得到明确。传统空间经济学的各种理论或是缺乏理性假设,或是沿袭主流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没有体现出“空间”影响下的经济主体的理性假设。空间经济学范式中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理性假设,可以排除源自经济主体的各方面复杂因素对于研究的干扰。空间经济学必须根植于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实践,这一实践范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完全理性假设不符合空间经济的实践维度,空间经济主体必然带有有限理性的特征。

三是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概念界定将更加明确。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中应有独具自身理论特质的基础性概念,具体而言,空间在生产、交换、消费、分配四个环节都能影响经济活动,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界定空间的使用价值乃至价值,亦引入空间政治经济学派的空间生产理论等元素,界定空间的非中性、非线性、同构性等,也可以从主流经济学的视阈界定空间的经济效用、空间的稀缺性等,丰富其自身的概念体系。

四是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结构层次将更加明确。空间本身在经济分析中具有层次性,人类空间经济活动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上都能决定经济增长,因此空间与经济增长的三个层次可以作为明确的基本结构层次,具体可以从主流经济学的微观视阈界定空间如何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从传统区位理论的中观视阈界定空间如何作为国民经济的子系统,从演化经济学的宏观视阈界定空间如何作为一种创新生成与扩散的经济演化环境这三个维度来考察。

2.内生化研究范式将成为主流

空间经济学范式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内生化崛起的历程与趋势。长期以来,空间在经济学中都被置于工具理性之下的外生化分析之中,突出的是规模扩张、功能转换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内生化分析一直被忽视。现代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不断放松假定条件,将新的内生变量引入解释和分析的框架中。在空间的规模、功能不变的假设下,通过研究空间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把空间结构的变化纳入内生化分析,突出空间内生化分析,即空间结构变迁如何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实现理论范式在内生化分析主导下的创新。未来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内生化研究范式将成为主流,这一趋势主要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

一是空间经济集聚性研究将更加系统化。经济学范式下的空间结构作为依据一定经济逻辑而连接形成的空间形态,既要分析动态变化的非对称效应,即如何开启集聚变化;也要分析动态变化的自组织效应,即如何持续地集聚变化;还要分析动态变化的外部性效应,即如何扩展其集聚变化影响。

二是空间经济的扩散性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在关于空间集聚的研究已经难以拓展的前提下,未来空间经济学理论将重点分析空间经济的扩散效应,即成本、拥挤、竞争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空间结构变化的分工效应,即价值链空间分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

3.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不断加强

在当代,经济学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理论融合逐渐成为发展的大趋势。空间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空间维度,在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必然要用到大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借鉴空间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分析工具。空间经济学不仅包括诸多学派,也借鉴了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这决定了其理论范式必然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的范畴。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不应是松散的、割裂的,而是在同一逻辑、同一脉络下融合后的统一。就目前空间经济学的创新之需而言,应立足于构建空间内生化研究主导的理论范式,在其统一逻辑和整体框架下,将实现以下借鉴中的融合:一是将哲学上的空间认识论引入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形成方法论的引领和指导;二是将研究空间竞争冲突的博弈论引入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进一步拓展理论模型的构建思路;三是将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工具引入空间经济学理论范式,促进分析工具更加科学化;四是将空间政治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相关观点与空间经济学融合,进一步提升思想的创新性、理论体系的丰富性。综合来看,未来空间经济学理论将从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多学科融合的视阈,构建空间内生化研究主导下的统一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将在揭示空间经济发展规律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注释:

①③ 吴宇晖、张嘉昕:《外国经济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2、96页。

②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82页。

④ 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81页。

⑤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9页。

⑥ 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6页。

⑦ 勒施:《经济空间秩序》,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4页。

⑧⑩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55页。

⑨ 沃尔特·艾萨德:《区位与空间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8页。

⑪ 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3页。

⑫ 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⑬ 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⑭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⑮N·纳尔逊:《美国支持技术进步的制度》,参见多西:《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2页。

⑯ 皮埃尔·菲利普·库姆斯、蒂里·迈耶,雅克·弗朗索瓦·蒂斯:《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

⑰ 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⑱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25页。

⑲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43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研究”(16BJL120)

F062

A

(2017)10-0017-07

孙浩进,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责任编辑 陈孝兵)

猜你喜欢

区位范式古典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