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教学相长
2017-04-12吕琦
吕琦
摘要:2013年6月,安顺市教科所送课下乡,安顺实验中学老师和紫云县猫营中学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交流活动,猫营中学语文组的王泽莉老师和安顺实验中学的陈老师同上一堂课,同上一篇课文——《雪》,他们在教学中对《雪》教学背景的处理各自展现不同的精彩。
关键词:《雪》;同课异构;背景处理;教学相长。
【分类号】G612
“教学有法,教无常法”,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来教,就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各有千秋。2013年6月,安顺市教科所带领安顺实验中学十位老师送课下乡。他们来到猫营,与猫营中学几位老师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教学交流活动,老师们都受益匪浅,感慨颇深。我校语文组的王泽莉老师和实验中学的陈老师同上一篇课文《雪》(鲁迅)。在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对写作背景的处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各具特色的教学效果。
王泽莉老师《雪》的教学思路:
教师导语——介绍作者(提问式)——写作背景——学生朗读课文一遍(女生读第一段,要求把南方的雪读得柔美;男生读第二段,要求把北国的雪读得高亢)——南方雪的特点(美艳之至),北国雪的特点(如粉如沙),——主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王老师:“鲁迅先生在这篇散文诗中,用象征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雪寄寓了美好的理想,表现了强烈的反帝反封的斗争精神(主旨)。”(板书)
王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发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把江南柔美的雪景和北方壮丽缤纷的大雪生动有趣,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点明了雪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中心,挖掘了主题。课堂上,老师发问生动有趣而自然,学生回答丰富而多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阅读教学分男女组,女同学读南方的雪,读得柔美;男同学读北方的雪,读得高亢。把文章的色彩、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了,情境教学很到位。另外,教学时间拿捏得非常好,课程内容一讲完,下课铃就响起来了,传统教学上出了精彩,也上出了个性。
而安顺实验中学的陈老师则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精彩之处是对写作背景教学的处理,这种处理灵活、新颖、有趣而又自然,在讲授完南方雪和北方雪特点的时候,陈老师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是喜欢南方的雪还是喜欢北方的雪?为什么?
当然有的同学喜欢南方的雪,有的同学喜欢北方的雪,他们都说出了各自很多很不错的理由。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我们喜欢南方的雪,因为南方的雪“滋润美艳”,“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还写了蜜蜂在飞,在梅花丛中“忙碌地飞着”,“嗡嗡的闹着”。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里蹦蹦跳跳的跑着、笑着,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从视觉、听觉、触觉方面生动形象地把南方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写了出来,南方的雪正象征着南方轰轰烈烈革命形势,引出文章的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这时候正是北伐战争时期,南方的革命形势正在蓬勃发展,就像“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及健壮的处子的皮肤”,“青春”“处子”都是最有生命力的,点明了南国雪的象征意义;而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它“旋转、升腾”“升腾地闪烁”,北方雪的这些特点正象征着那种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陈老师对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的处理自然而又灵活,新颖而又有很强的逻辑性,把时代背景融合在文章的主体教学中,使学生容易产生联想,由“滋润美艳”的雪景联想到南方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形势,由“蓬勃奋飞”、“升腾闪烁”的北国雪景联想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这种写作背景的教学处理让人耳目一新,异彩绽放,给人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因此,在这篇精美的散文里,作者不但喜欢南方的雪,而且也喜欢北方的雪。南方的雪象征着南方轰轰烈烈的革命形势,北方的雪则是象征着革命斗争中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冷酷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向黑暗势力作斗争的革命情怀。
陈老师的授课过程富有启发性、趣味性、逻辑性、联想性,让学生从精美的语言中、多彩的雪景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文章的写作背景,点明雪的象征意义,突出了文章中心,深化了主题。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同课教研”对于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就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英--哲学家-萧伯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常法”,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有许许多多长处,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才。灵活而有特色的应用,也能够把课上出更多的精彩来。而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则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是新时期新一代最能接受的新方法,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教育的进步。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探求新课程、教学新理念的大背景下,“传道授业”的方法将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开创一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
《中学语文教学法》 (貴州安顺师范学院 王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