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学习真正地发生

2017-04-12秦旭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秦旭峰

【摘要】以对话学习理论角度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话学习策略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以对话核心主题为中心点、以对话分主题为线索以及以对话以拖点为具体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话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的主要特征为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回归课堂本质以及重视学生的预习能力。笔者通过引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4-6年级的相关案例,阐述了如何让语文学习真正地发生,从对话学习的角度具体分析了目前小徐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

【关键词】对话学习理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对话教学理论古已有之,在中西方文化早期奠定的时候,很多先哲都推崇并主张通过对话学习的方式追求真理和知识。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走向越来越死板的形式,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风格正逐渐成型。在当前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需求的时候,对话学习理论便重新受到了重视。但在目前的教育實践中,教师对对话学习理论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仅仅将对话当成形式,而忽略了对话的实质意义,根本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等。很多教师采用所谓的对话教学方式,其实只是简单地改变了原有的板书教学方式,并没有作出根本意义上的变革。因此,重新认识并重视对话学习理论,是当前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下面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为例,具体分析从对话学习理论角度实现课堂教学变革。

一、 以“对话”为学习指导的教学模式特征

(一) 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

1. 对话核心主题

在以对话理念为学习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话的核心主题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师和学生以及教材作者借助教材一起构建对话学习方式。教师在针对对话教学的核心主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实质性的、具体的教学过程。

2. 对话分主题

以对话核心主题为基本框架,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同一事物拥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1],因此他们会提出很多不同的观点,而这些在对话核心主题之下讨论的主题就是对话分主题。

3. 对话依托点

在各对话主题之下,需要对话依托点对主题进行具体的阐述和论证。语文课堂的对话依托点包含了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和篇等各层面的语言单位,当然也包含以此为基础的延伸性内容。

4. 对话基本要求

首先应确定切入点,通过交流,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对话核心主题;其次,由点到线,以核心主题为基础,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及感受准确表达出来;然后,由线至面,学生和教师以对话分主题为基础,寻找各话题的依托点,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由面回到点,师生在完成以上三步学习步骤之后,根据课堂对话的具体情况,整合并提升所有主题的依托点,使对话教学回归主题。

(二) 新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特点

1. 强调对话核心主题

语文课堂一定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对话场景,所有的教学都应围绕某一核心主题展开。在对话式的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强调不同对话核心主题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通过师生对对话核心主题的感受,还原教材应有的完整性。因此,在教学之初,师生就应共同确定一个对话的核心主题,或者确定一个对话认知角度、思想角度或情感角度[2]。不同的课文应采用不同的对话主题和角度,因此,对话教学的方式是建立在对学生阅读心理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

2. 归回课堂本色

就教学本身而言,最朴素、最本质的教学内容是最重要的,但如今社会充斥着浮华与功利,很多教师在引用新教学模式时,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而是以近乎作秀的方式呈现出来,看似新颖,实则为传统教学理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话教学则是回归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紧扣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感受能力,提高课堂活力。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作为引导者,教师应更多地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而不是纯粹地授教。

3. 重视预习能力

对话教学更多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因此,应充分发挥课前预习和阅读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提前对教材课文获得一定程度的掌握。课前阅读能够让学生首先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会被激发出来,产生交流的想法,产生对话的动机[3]。基于此,预习对于对话教学会产生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 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活动过程

第一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第8课《虎门销烟》。这一课程的对话核心主题可以确定为我国近代史的大事件,林则徐的虎门禁烟运动是这一课的核心主题。在此核心主题之下,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切入点或理解,设置分主题,例如禁烟人物林则徐、此次禁烟的结果与后果、此次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等等。以不同的分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同组别的学生首先通过组内对话的方式,对各自的分主题和核心主题进行阐述、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每组选派1名代表,分别和教师进行对话,学生先发表自己的观点以及得出此观点的依据,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终引导学生对虎门销烟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作出正确的认识。

第二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三单元第8课《三顾茅庐》。老师应首先和学生们探讨此文的核心主题,也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文中“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等语句都是在表现刘备的诚心,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通过这些关键语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刘备都作出了哪些牺牲?通过刘备的行为得到怎样的启示?”等,可以让学生以座位为单位,四人一组进行简单探讨,得出结论,之后进行师生对话,对话的核心主题为心诚是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品质,在此核心主题上设置多个分主题,例如此次探访中关张二人的表现和刘备表现的对比、诸葛亮的表现等,进行对话探讨。

三、 结论

第一,通过对话理论教学,学生们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明显提升;第二,通过对话理论教学,学生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从目前的教学效果上来看,只要教师能够正确运用对话教学的理念,就能够让语文学习真正地发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芳英.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0(51):362.

[2] 邹小琼.初探小学语文"对话式"学习策略[J].东方教育,2015,13(11):305.

[3] 王成兰.让“对话”激活小学语文的教学氛围[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8(11):4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