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2017-04-12袁林静袁健
袁林静++袁健
摘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探索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是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能力素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
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党建思政工作研究立项课题(sz201604)。
G641;G206
近年来,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和组成部分,在改变大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将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应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更是适应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能力素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档升级”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在客观上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途径,[1]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但是,新媒体挑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削弱了高校教育者主体地位,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作为新时期科技带来的“双刃剑”,不免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一)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相对固定、影响力小、覆盖面窄的局限,给大学生提供前了所未有的多元化信息和多样化视角,已成为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启发开放思维的重要途径。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大学生追求平等、注重自我意识日益突显,他们会通过更多的载体和方式来张扬个性、展现自我,激发自我教育意识和主体价值意识,增强参与意识和话语权,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一味地盲从,而是趋向于服从于自己的道德认知、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随着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拓展和多媒体接受者与传播者逐步合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话语权逐渐被削弱,其主体地位在无形中受到冲击。
(二)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难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内容的纷繁复杂且杂乱无序、良莠不齐,且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势力都会利用新媒体的无限延展性发布、输出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2]对信息分辨和判断能力尚不够健全的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形成了极大冲击,存在复杂性和难以把握性,无形中消解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的功能。
(三)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使用多媒体时存在一定的猎奇心理、判断力不够等,他们不愿意主动去获取官方正面的信息,而是片面地不加选择地接受不良信息的误导,很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辨别能力来选择并接受正确的思想,在探索信息来源真相上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敢把自己好的想法、好的创意通过新媒体传递正能量,实现它的价值。另一方面,少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时,没有主动求变、创新,一味的强调单方面的教育灌输,缺少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的激情,在正确引导大学生全面地看待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中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其教育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新媒体时代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主动介入,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一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内涵的自我建设,提高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二要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技巧。找到适应新媒体特征的教育理念,适时将学生关注的焦点话题引入课堂教学,解疑释惑,主动走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沿,发挥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三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二)健全机制,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
面对新媒体的强势发展,高校各部门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依法依规对新媒体实行科学管理等,建立健全必要的信息监管机制,掌控在因新媒体而生的新兴舆论阵地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倡导健康文明上网,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帮助大学生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一是主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设和掌握可信、可管、可控的网络阵地,强化對新媒体技术应用的管控,规范传播秩序,加大对有害信息、网络谣言等的整治力度,构建理性客观、健康向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论生态;二是进一步健全舆情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网上监控发现、处置、防控、调查一体化的互联网信息监控工作体系,推动网上监控工作正规化、专业化,切实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控能力。三是健全齐抓共管领导机制。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管理的体制机制。
三、结语
新媒体技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只是手段和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发展形势,理性对待其优缺点,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新媒体技术完美结合,全面开创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晖,秦世成.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及应对[J] .《人民论坛》,2013(21).
[2]韩毅.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05).
[3]李艳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工作的形势和对策[J] .《河南科技》,2013(05).
作者简介:袁林静,1987年10月,汉,女,硕士,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向的研究。
通讯作者:袁健,男,硕士,主要从事教育行政管理、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等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