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

2017-04-12侯岳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

侯岳峰

摘 要: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校企合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基础。将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突出职业岗位需要,使学生经受岗位实务训练,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其综合职业素质。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中等职业学校;实训体系

G712.4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衡量职业教育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当学生具备了就业和创业能力,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而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来实现。

以往实训基地建设以学校为主,不但投资过大,并且实训环境缺少真实性,实训内容“学科性”和实验性强。不少中职学生还不习惯于这种要求,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面对学校与企业的各方面差异,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学生角色转换慢,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延长。实训基地建设怎样适应就业的要求,如何与企业对接,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題。

一、基地建设主要目标

以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为切入点,从“企业化”仿真实训环境、构建实训教学体系、校企互动育人与创收合一,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多方位深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企业适用性”。

二、基地建设实施过程

(一)规划基地建设,营造“企业化”仿真实训环境

1.建设仿真化实训基地

近几年,随着我校汽修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使新建基地的功能布局、设施设备能与生产企业对接,我校从湖南汽车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内,遴选了企业全程参与基地的规划建设。从施工图的设计、设施配备、设备采购、基地功能布局等全方位予以指导。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为参照,引入行业标准规范,按照行业标准的具体要求选择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设备,不但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费用,更有效强化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配置基地功能区,主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来进行规划。新建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发动机实训车间、底盘实训车间、汽车电气实训车间、车身修复车间、喷涂车间、零配件和工具材料领用区、修理车间。对外服务车间是由学校提供场所并参与管理,企业增配所需设备并提供技术人员、运行资金,按一类整车维修企业标准配备的。实训基地通过对外服务区面向社会承接生产性服务,为学生提供了符合职业氛围的实训条件,还方便了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践,形成前校后厂的办学模式。

2.营造“企业文化”育人环境

(1)在实训基地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参照汽修企业维修车间的布置风格。设置学习生产任务工作看板,悬挂、张贴生产标识、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等,利用图片、警句、标语等努力营造职业氛围,将“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贯穿实训始终,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基地,就能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的熏陶。

(2)基地采用“4S”规定,强化教学、生产现场管理,按照工作流程,课前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分组领用实训材料和用具,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进行操作,而且在作业过程中应养成严格按工艺流程生产、工量具摆放有序、设备及时维护保养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要求学生按照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那样准时上下班,进入实训场所必须着工装;每天的实训要像企业一样,有班前会布置任务,结束检查公布,班后会激励。教师的行为就像是师傅带徒弟一样,又像是车间主任管理员工一样,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素质像企业员工。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教学体系

1.建立凸显职业性的“五段递进”实训教学体系

在汽修专业实训教学实施中,遵循“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五段递进”实训教学体系。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践操作的特点,将实践项目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组织教学。

2.坚持“七结合”的实训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素养

(1)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业务的工作室。

(2)学生与学徒合一。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里,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一定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

(3)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

(4)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在生产性实训中,教学的内容往往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

(5)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爱护教学设备就是爱护生产设备。

(6)作业与产品合一。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

(7)育人与创收合一。通过汽车维护保养和美容清洗等生产性实训,既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进行了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工作获取劳动报酬,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养成“朴实、踏实、务实,能干、肯干、会干”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3.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汽修实训基地打破传统的学习考核方法,实训工位学习实行与生产相近的多元化、多样化考核。一是单项技能合格考试,主要考核学生个体对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如重点考察对零部件的认知、总成的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及生产用表填报等。二是双人考核,如汽车的二级维护考核,以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考核。三是班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检验学生的技能应用和技术拓展能力。如整车诊断与维修工位,教师设置故障后,由全组同学探究完成。四是企业考核,由企业按照生产流程规范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将企业的工作规范告诉学生,不仅要有完成任务的数量要求,还应该有质量要求;不仅要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知识技能的应用,更要考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情感、责任、合作、创新等软指标。

(三)加强行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培一体化运作机制

1.发挥汽车职教集团的桥梁作用

我校汽修基地依托职教集团的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成果链和信息链等资源优势,开展人员培训、开放实训基地、组织课题研究等,同时利用职教集团成员地域分布优势,发挥其在非学历教育中的作用,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进行学生校外生产性实训和学生顶岗实习安排等。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

汽修基地先后和30余个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还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些校外实习基地使汽修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得到了质的保证,同时也是汽修专业教师接受实践训练和学生的就业基地。

3.推广新技术

學校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将学到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通过举行的各类培训班将其传授给相关企业和教师。如车身无损修复、柴油机高压共轨、电动汽车检修等,新技术在区域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产品质量和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三、体会与反思

1.以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的实训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教、产、学、研、培方面的系统性不够强,“教”与“学”、“模块”与“岗位”的对接研究目前做得还不错,由于生产性实训基地才刚刚起步,对于“教”与“产”的研究没有深入。下一步,要把教、产、学、研、培五方面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提升学校和企业的效益,实现基地持续发展。

2.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虽然属于教学部门,但兼有教学与企业经营的双重属性。在工作中教学与生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利益冲突,如何平衡双方的利益,进一步搞好校企双方的合作还有待于在机制上进一步探索。

实训基地是教学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在校内实训基地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既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生产经营的需要,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李显贵 中职教育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轻工科技》2010.26

[2] 刘付金文 如何建设中职三年制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交通职业教育》2009.2

[3] 高振庆 技工学校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职业技术》2013.12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