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选课课堂教学问卷分析及优化对策

2017-04-12鲁峰王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公选课调查问卷探索与实践

鲁峰+++王丽

摘要:本文在调查安徽财经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从建立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突出特色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加强教学监督,严格考试制度等措施,优化公选课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选课;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42

1引言

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重要作用。为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认真剖析影响公选课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找出优化公选课教学模式的对策,使公选课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突出学生个性培养等方而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是安徽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从对公选课兴趣、学习动机、教学态度等10个方面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427份,回收问卷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80份。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2.1 对公选课的兴趣调查

从对公选课的兴趣调查(图1)可以看出,兴趣高的占56%,兴趣一般的占42%,兴趣低的仅占2%。绝大部分学生是按照兴趣选课的,包括一般兴趣和较高兴趣。但学校安排的公选课有时与专业课冲突,导致选不了自己感兴趣的课。最后不得不选“兴趣低”的课程。

2.2 对公选课的学习动机调查

从对公选课的学习动机调查(图2)可以发现,公选课的选课动机主要是凭兴趣,有67%的学生持这种观点,持挣学分和学知识的选课动机的学生合计仅占33%,不足兴趣选课的一半。

2.3 对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调查(图3)可以发现,多数人认为(占59%)对公选课采取一般性的教学管理就可以了,但是,认为公选课应该严格管理比不严格管理要高出5%。

2.4对公选课教学态度的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态度调查(图4)可以发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满意的占比59%,认为教师教学态度一般的占比36%,对教师教学态度不满意的占比5%。

2.5对公选课学习态度的调查

对公选课的学习态度调查(图5)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态度一般的占比60%,学习态度认真的占31%,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占9%。

2.6公选课的教学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教学方法调查(图6)可以發现,学生普遍适应多媒体教学方法,有59%的被调查者喜爱这种教学方法。多媒体集视频、图片、表格、文字等形式于一体,加上老师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肢体动作,能较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与模拟教学使学生有亲临实境之感,师生间易形成较好的亲和力,也要重视加以采用。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必须坚决摒弃的。

2.7公选课考核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核方法调查(图7)可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写一篇论文,有55%的被调查者选择这种方法。公选课考查以写论文的方式实施,的确是师生双方都喜欢的方法,老师喜欢是因为它便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思维,也便于统一标准。学生喜欢是因为不用死记硬背,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组织材料,完成论文。作业或课堂提问可作为辅助测验方法,作业一般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配合论文完成总体测验。

2.8公选课缺勤次数调查

对公选课的缺勤调查(图8)可以发现,缺勤3次以下的占比72%,4-7次占比22%,8-11次占比4%,12次以上占比2%,多数学生能坚持到教室听课。

2.9公选课考勤方法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勤方法调查(图9)可以发现,选择随机抽查占的比例最高达到57%,提问代点名和不考勤分别占18%和16%,选择每次点名的仅占9%。

2.10公选课的考评满意度调查

对公选课的考评满意度调查(图10)可以发现,满意的占比63%,不满意占比仅7%,一般的占比30%。学校对公选课的总体考评基本满意,项目包括教学管理、考勤方法、学习态度、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试方法、教学效果,学习成绩等等。

3优化公选课教学的对策

3.1建立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为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一般应从有利于学生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等方面构建公选课的课程体系。

3.2突出特色优势,打造精品课程

高校在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中应把国家的教育目标、学校的办学特色、社会市场的需求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对教学效果好、学生选修踊跃的公选课,学校应给予资金及设备的投入,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网络教学方面给予资助,并在评级、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除应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一些知识,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学校应当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开设公选课,严格规范公选课的准入机制,加大公选课的资金投人。鼓励教授、名师开设公选课,以确保并提高公选课的师资队伍水平。学校同时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科研人员及退休教授开设公选课,并可通过专题、讲座等多种样式来进行公选课教学,扩大学生的视野,以此构建多元化、特色鲜明的公选课师资队伍。

3.3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要求,了解公选课的教学管理运行流程、课程内容及教师情况。教学管理部门应编制详细的手册,其中应含有内容简介、课程类别、选课对象、奖惩方法等。另外,对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应作介绍,包括学历、职称、教学经历、研究方向、论著等。使学生在选课前对自己所要选择的课程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再经过一到两周的试听,学生一次选择成功的比率将大大提高。针对学生避重就轻“凑学分”的情况,学校还可以通过相关管理措施加以引导。比如,合理划分公选课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选修一定类别的课程;不同类别的课程,可视课程的选课对象来进行内容组织,学分的权重应有体现,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部分课程的学分好混而蜂拥选之。

3.4加强教学监督,严格考试制度

公选课的教学监控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公选课应当比照必修课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组织,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制订和实施课程质量调查制度,采取专家听课、同行互评及师生互评等有效途径,从多种途径收集各方面信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应转变观念,采取多种考核形式,健全考试机制,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平时考查在最终成绩认定中的比重,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对公选课的考核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读书心得、调查报告、课题设计、论文答辩、开卷或闭卷考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钱厚斌.加强高校公选课教学与管理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02):105-107.

[2]吴慧华,徐燕. 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01):71-72.

猜你喜欢

公选课调查问卷探索与实践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